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工学类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第12章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7月31日]  【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第12章

  第十二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概述

  一.单选题

  1.公害一词最早出现于( B )

  A.中国 B.日本 C.德国 D.美国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污染防治专门法律的是( A )

  A.《水土保持法》 B.《海洋环境保护法》C.《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D.《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3.在我国环境立法中“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这种表述源于( A )

  A.1978年《宪法》 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C.1982年《宪法》 D.1989年《环境保护法》

  我国现行环境立法对环境污染一词并没有统一的用语,其较完整的表述是“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这种表述形式源于1978年《宪法》第11条的规定。

  4.根据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主要物质和因素介入环境要素的不同,可以将污染分为(C)

  A.第一环境污染和第二环境污染 B.生物污染危害、化学污染危害、物理污染危害

  C.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海洋环境污染、土壤(土地)污染及放射污染等

  D.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以及振动危害、噪声危害(妨害)和电磁波辐射危害等

  《环境保护法》第24条所列举的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主要物质和因素,如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都是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主要物质。

  在污染类型上,根据以上主要物质和因素介入环境要素的不同,可分为大气、水质、海洋、土壤(土地)污染等。

  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可以分为生物、化学、物理、放射污染等。

  根据这些物质和因素的形态,又可以分为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振动、噪声、电磁波辐射危害等。

  5.根据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主要物质和因素的不同,可以将污染分为( B )

  A.生物污染危害、化学污染危害、物理污染危害、放射污染等

  B.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以及振动危害、噪声危害(妨害)和电磁波辐射危害等

  C.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海洋环境污染、土壤(土地)污染等放射污染等

  D.第一环境污染和第二环境污染.

  6.对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直接的防治方法是( C )

  A.用经济的方法对工业实行控制 B.工业技术控制

  C.污染源的行政管理控制 D.用市场的方法对工业生产实行控制

  7.用环境要素保护来划分各部门的优点主要在于( A )

  A.便于在科学研究上对该类部门的整理 B.便于分清各个不同的法律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C.便于行政机关执法 D.便于保护受害人利益

  8.在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的预防、治理和救济等各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引、预测、评价、警示、教育和管理等作用的防治方法是( B )

  A.技术的方法 B.法律的方法 C.行政的方法 D.经济的方法

  9.下列关于“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表述错误的是( C )

  A.该表述源于1978年《宪法》第十一条 B.该表述形式的主要内涵是指“环境污染“

  C.其他公害特指生态破坏指环境污染 D.与欧美环境立法中“环境污染”和日本的公害意义不完全相同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