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章节试题:第2章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6月1日]  【

自学考试《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章节试题:第2章

  第二章 有效教学条件

  作业题

  1.教师应如何全面认识学生的特点?

  2.认识学生特点的途径有哪些?

  3.有效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哪些?

  4.如何有效设计与利用教学环境?

  5.教学资源对有效教学实施有何意义 ?

  参考答案 :

  1.教师应如何全面认识学生的特点?

  ( 1 )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与培养学生的个性是高效能教学的鲜明特征之一,认识学生个性差异是创造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不同学生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区别,教师只有将教学活动建立在对每个学生独特个性的认识之上,其教学活动才可能产生预期效能。

  ( 2 )认识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情况,是教师找准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选择新知识的呈现方式,实现对知识的有效传授的基础。

  ( 3 )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善于站在学生的立场和想法上来认识,来思考时,他才可能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创造出有效的教学形态,最终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的预定目标。

  ( 4 )认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尤其是那些表现为学生学习风格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是学生个性的延伸和再现

  2.认识学生特点的途径有哪些?

  ( 1 )观察。观察是教师认识学生的基本途径,是教师了解学生相关发展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为有效教学活动提供基础信息与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在观察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内容与方式不一而同。

  ( 2 )聆听周围人的看法。单凭观察是不够的,教师在必要时还应该注意听取周围人对学生的评论,尤其是学生身边的“重要他人”,如父母、其他教师、挚友等人对他的评论。这些看法与评议常常能够成为学生深入认清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重要信源。

  ( 3 )走访。走访家长,走访学生群体,走访学生的邻里,走访学生的前任教师与其他科任教师,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另一重要途径。走访的最大优点是教师亲身拜访某一学生的相关人群或个人,能够得到走访人的大力支持与协助。

  ( 4 )查阅学生作品与成绩。学生的情况不仅可以通过直接观察个人表现的方式来了解,还可以通过查阅其个人作品的方式来获得。学生的作品和成绩从各个方面反映着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是洞察学生个人生活、学习状况的重要依据。

  3.有效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哪些?

  作为一名有效教师,他应该具备以下七个方面的基本素养:

  ( 1 )具有为人师表的崇高道德。教师职业是培养人的职业,不仅要传递社会知识,还要教人做人,教人为善,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人格。相对于社会上的其它职业而言,教师职业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高。

  ( 2 )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 是否具备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科学理念是区分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标准,也是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不同于以往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教师应具备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育理念。

  ( 3 )拥有立体多维的知识结构。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有以下内容:本体性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这是教师顺利完成本职工作的必须前提;条件性知识: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即条件性知识,这类知识是教师与学科专家的区别所在,主要涉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与学的相关知识;涉及具体课堂情境的实践性知识;工具性知识,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知识;背景性知识,即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有关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知识等。

  ( 4 )具备丰富多样的教学能力。要顺利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应具备多种能力和技术:教学设计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肢体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提问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创设适宜课堂环境的能力、课堂创新能力等。

  ( 5 )具有高超的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 6 )具有深入的教学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反思是指教师以自身的教学活动为对象,审视和分析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结果的思维活动。

  ( 7 )具有主动参与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4.如何有效设计与利用教学环境 ?

  ( 1 )物理环境的创造与设计。教师要想创造出有效教学,他就应该考虑如何通过对教室设施的摆放、美化、布局来创造一种学生学习活动所期待的,安静、幽雅、舒适、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以求让学生从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为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外围条件。

  ( 2 )心理环境的营造与利用。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他会在与周围人交往中产生出一种情感感应、心绪反应,这就是心理氛围。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心理氛围的主要调节者和营造者,他们应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调控课堂教学的心理氛围主调,尽可能地创造一种惬意、互信、积极的心理氛围。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应坚持把微笑带进课堂,用微笑来建立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氛围主调。

  其次,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要以欣赏的姿态面对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坚持用民主、平等、公正的原则来对待学生,处理师生间的纠纷,将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和意见,给每一个同学平等的表达自己见解、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

  最后,教师要呵护学生的主体性,多用肯定性评价来保护学生的自主性。

  5.教学资源对有效教学实施有何意义?

  ( 1 )教学资源的运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运用教学资源是教师改变教学时空、教学场景、教学进程、教学方式、教学思路的良方和策略,它彻底改变了教学活动的进程和形貌,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活动的表现方式。教学活动与教学资源的融合是现代教学活动的象征和走向。

  ( 2 )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开发可以成倍放大基本教学手段的效能。在现代教学活动中,传统教学媒体,如语言讲授、板书演示、教态传达等仍旧是教学活动的基本教学手段。如果说“课堂教学的效果 = 基本教学手段 * 教学资源”的话,那么,教学资源的运用可能成倍地放大教学活动的效能,创造一种学生喜闻乐见,教学过程轻松愉快,教学效益、效率大大提高的教学活动形态。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