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小学语文教学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六

来源:华课网校  [2019年7月8日]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措施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案:D; 试题难度:易;

  分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内容的阅读与掌握。课文论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与根本措施。论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只要考生熟读课文,是很容易回答出来的。

  2.《容忍与自由》论析"绝对之是"时援引的事例是(   )

  A.胡适痛骂《西游记》

  B.孔子诛杀少正卯

  C.高尔文烧死科学家

  D.陈独秀提倡白话文

  答案:D; 试题难度:较难;

  分析:这道题考核对全篇课文思想内容的掌握。"胡适痛骂《西游记》"与"孔子诛杀少正卯"论述的是思想自由;"高尔文烧死科学家"论述的是宗教自由;"陈独秀提倡白话文"论述的是政治自由。五四时期的陈独秀,一面赞同"容纳异议,自由讨论"的原则,一面又断言,在"以白话为正宗"的问题上,"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3.《吃饭》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   )

  A.巧设陌生化的比喻

  B.多用反诘性的问句

  C.以寓言化故事开头

  D.从自身的经验谈起;

  答案:A;试题难度:易:

  分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课后"提示"明确指出:"《吃饭》主要采取比较法中的类比论证方法。用结婚,烧菜,厨房等比喻来类比说明作者要阐明的道理,通过相似性联想展开的。巧设陌生化的比喻更是本文的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附:B."多用反诘性的问句"的课文是《秋水》;C."以寓言化故事开头"的课文是《秋水》D."从自身的经验谈起"的课文是《容忍与自由》

  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三次弹剑的真正目的是(   )

  A.展示才能

  B.表示不满

  C.试探孟尝君

  D.争取好待遇

  答案:C;试题难度:易;

  分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第一段中心思想的理解。冯谖三次弹剑表现冯谖怀才不露,巧于试探,其真正目的在于试探孟尝君是否真正的礼贤下士。,

  5.《种树郭橐驼传》中,与郭橐驼形成直接对比关系的人是(   )

  A.他植者

  B.长人者

  C.问者

  D.豪富人

  答案:A;试题难度:较难;

  分析:这道题有一定难度。首先需要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文章通过郭橐驼善于养树的寓言故事,揭露了当时统治者政令繁多的社会弊端,阐发了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再来分析:与郭橐驼形成对比关系的有"他植者"与"长人者"两种人。郭橐驼植树能够"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而他植者种树却使"木之性日以离","长人者"为官的"好烦其令",都与郭橐驼种树形成对比关系。但是,"长人者"为官的"好烦其令"是由郭橐驼种树引申出来的,应该属于间接对比。因此形成直接对比关系的应该是"他植者"。

  6.《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文选自(   )

  A.《战国策》

  B.《史记》

  C.《柳河东集》

  D.《资治通鉴》

  答案::D;试题难度:易;

  分析: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史记》----《垓下之围》;

  《柳河东集》-----柳宗元作品集;

  《资治通鉴》--------司马光

  7.《前赤壁赋》一文中,"客"所起的作用是(   )

  A.启发作者的思考

  B.衬托作者的形象

  C.代表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

  D.在思想上与作者形成对比

  答案: C;试题难度:易;

  分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的理解与对提示的阅读。《前赤壁赋》中"客"是虚设的人物,作者以之代言,表示作者思想中消极的一个侧面。"主"即"苏子"是自己的形象,表示作者思想中积极的一个侧面。主客对答,以主说服客,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积极思想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思想。

  8.下列传记文章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

  A.《垓下之围》

  B.《张中丞传后叙》

  C.《先妣事略》

  D.《马伶传》

  答案:D;试题难度:较易;

  分析:这道题考核对四篇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A,B,C三篇文章均没有讽刺意味。《马伶传》侯方域是复社成员,痛恨朝中閹党,写此文意在讥讽朝中奸权。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一举成功,"见昆山犹之见分宜",有力地提示了严嵩与顾秉谦是一丘之貉,具有很强的讽刺意义。

  9.下列《秋夜》语词中,比喻小青虫的是(   )

  A.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

  B.向日葵子似的

  C.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D.默默地铁似的(枣树)

  答案:B;试题难度:较难;

  分析: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考核对课文的阅读熟练程度及对修辞手法的掌握。首先要认真审题,题目要求的是"比喻"小青虫,要用"比喻修辞手法"的知识来分析四个选项。再次,我们要根据课文来分析。"D.默默地铁似的"是描写枣树的,而A,B,C三项都是描写小青虫的。这三项中只有把小青虫比喻成"B.向日葵子似的",属于比喻。

  1O.据《纪念傅雷》,下列外国作家中,其作品在五十年代初被傅雷翻译的是(   )

  A.罗曼·罗兰 四十年代

  B.显克微支

  C.巴尔扎克

  D.莎士比亚

  答案:C:试题难度:难;

  分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阅读的熟练程度,只有对课文各个部分都十分熟练的阅读才可能正确回答。本题问的课文的这些内容往往是考生容易忽略的内容。从课文描述中,可以看到,罗曼·罗兰是傅雷 四十年代在上海翻译的作家;显克微支是施蛰存五十年代翻译的作家;莎士比亚是两位作家争论的作家;只有巴尔扎克是傅雷五十年代翻译的作家。

  11.《都江堰》中说"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路线遥相呼应",这句话的含义是(   )

  A.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

  B.科学研究可能会有超前性

  C.科学研究没有国界

  D.三者均代表了文明发展的成果

  答案:D;试题难度:较难;

  分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第三部分内容的理解。《都江堰》第三部分是需要重点掌握的部分,内中许多的具体内容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作者把水系图谱与裁军数据,登月线路三者并列,是因为这三者都是为民造福的产物,代表了文明的发展成果。

  12.《蚂蚁大战》末尾分别记载了胡贝尔·玛格纳斯和作者所描述的三次蚂蚁大战的具体时间,其真正的用意在于(   )

  A.展现蚂蚁进化的历史

  B.将蚂蚁与人类社会作类比

  C.标示其记载的真实性

  D.记录人类观察自然的进程

  答案:C;课、试题难度:难;

  分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全部内容的掌握。《蚂蚁大战》明写蚂蚁大战,实际是在描写人类的战争,在描写人生。这是课文的中心思想,也是重点阅读与思考的内容。而课文的末尾部分的内容,考生很容易忽略,而这一部分内容又不是十分容易理解的。在课文末尾部分分别记载了胡贝尔·玛格纳斯和作者所描述的三次蚂蚁大战的具体时间,是为了说明记载蚂蚁大战的历史悠久,以揭示其记载的真实性。

  13.《湘夫人》中以假想的反常景象比况事与愿违,表现人物内心焦虑的诗句是(   )

  A.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B.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C.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D.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答案:B;试题难度:难;

  分析:这道题重点考核对语文知识中"六种间接抒情"方法的掌握。六种"间接抒情"方法中"借景抒情"又有的四种情况:自然天成,融情入境,移情于景,因情造景。这四种情况的区分是考生学习的难点。"假想的反常景象"属于因情造景。"A.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属于"融情入景";"D.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属于"借举止抒情";而B,C都属于因情造景。再分析B,C两项,可以看出C属于一般叙述;B则反映了人物内心焦虑。

  14.《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所表现的诗人心态是(   )

  A.忘世

  B.忘我

  C.忘情

  D.忘言

  答案:A;试题难度:易;

  分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心远"是本诗的诗眼,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忘世(开始四句);第二层:忘我(中间四句);第三层:"忘言"(最后两句)。从虚静,到物化,再到"得意",从忘世,到忘我,再到"忘言",这是陶渊明适意自然人生哲学的深刻揭示,也是他返璞归真诗歌风格的充分体现。

  15.下列诗词作品中,抒写了亡国之痛的是(   )

  A.《早雁》

  B.《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C.《秋兴八首》(其一)

  D.《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答案:B;试题难度:较易;

  分析:考核对四篇诗词思想内容的理解。

  《秋兴》表现作者的时代苦难,羁旅之感,身世之感,家国之思;

  《早雁》以"早雁"为题,托物寓意,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而寄予深切同情。

  《鹧鸪天》这是一首悼亡词,表现作者对亡妻赵氏的深挚追怀。词中通过旧地重游抒发感情,追念了作者与亡妻长期同甘共苦的生活中培育出来的深厚爱情。

  《虞美人》本词写于李煜亡国之后,身为囚徒之时,抒发了他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思想感情

  16.《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直接抒写羁旅之愁、思乡之情的词句是(   )

  A.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B.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D.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答案:D;试题难度:较易;

  分析:A,B,C 三句为描写景物,是借景抒情,属于间接描写;只有"D.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直接抒写羁旅之愁、思乡之情。

  17.《再别康桥》的写作特点之一是(   )

  A.首尾呼应

  B.多用典故

  C.抒情议论结合

  D.韵脚时有时无

  答案:A;试题难度:较易;

  分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写作特点的掌握。《再别康桥》没有B,C,D所列的写作特点。只有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诗歌开始,结尾都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18.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意象中,展现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沉重负载的是(   )

  A.淤滩上的驳船

  B.神话的蛛网

  C.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D.飞天袖间的花朵

  答案:A;试题难度:易;

  分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是对祖国历史的反思,精心选取五组意象(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象征祖国千百年来落后、贫穷、灾难深重的面貌:第三节倾吐希望,激情昂扬,又连用五组意象(神话的蛛网,古莲的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期的祖国百废待举的面貌。"飞天袖间的花朵"则是感叹祖祖辈辈美好理想的一再失落。

  19.下列《婴宁》所提到的行为方式中,体现了婴宁反抗礼法束缚的是(   )

  A.见人辄笑

  B.矢不复笑

  C.笑须有时

  D.笑处嫣然

  答案;D;试题难度:难;

  分析:这道题有难度。不仅考核对课文的内容的较深度的理解,还考核考生对试题的审题与理解。试题要求找出"婴宁反抗礼法束缚"。婴宁的B.矢不复笑;C.笑须有时;二项都反映了礼法对婴宁的束缚以及婴宁对礼法的顺应。"A.见人辄笑"是描写婴宁女儿的句子。只有开始生活在深山里未经世俗污染,具有自然天性时的婴宁的"D.笑处嫣然"反映对礼法束缚的反抗。

  20.《苦恼》中不听姚纳倾诉并谩骂姚纳的人是(   )

  A.军人

  B.驼背乘客

  C.看门人

  D.年轻车夫

  答案:B;试题难度:易;

  分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的阅读。姚纳要把自己心中的苦恼对别人述说,在课文中描写他想对军人,三个年轻人,看门人,年轻车夫述说。其中"三个年轻人"中有一个驼背的"不听姚纳倾诉并谩骂姚纳"。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j1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