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模拟题 >> 天津语文模拟题 >> 文章内容
  

天津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第六套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8年1月24日 ]

  第Ⅰ卷(基础题 共32 分)

  一、(本大题共6 小题,每题2 分,共12 分)

  1、下列各项的加点字字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栈桥(zàn ) 拮据(jū) 发窘(jiǒng ) 流氓(máng )

  B、煞白(shà ) 牡蛎(mǔ ) 秕谷( bí) 书声琅琅(lǎng)

  C、襁褓(qiáng) 褴褛(lǚ) 抽噎(yē) 恣睢(suī)

  D、变更(gēng) 凌驾(líng) 廿年(liàn) 窸窸窣窣( sū )

  2、下列各句中没有字形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他委曲地离开教室。

  B、母亲有点迟疑不绝。

  C、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D、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呢?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要求学生们注重积累好词佳句,学生们因此坚持寻章摘句,语言素养得到了提高。

  B、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C 、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从而增加

  酒店收入。

  D、我们所说的优秀学生,即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要有扎实的知识和良好的学习

  能力,这是不二法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几个学校的老师找他就升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B、近一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D、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勤于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5、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生平最爱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B、“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

  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C、“神舟5 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返回,不仅在政治与科技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

  效益,而且对中国“航天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D、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

  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6、对下列诗词的赏析,都有误的一组是( )

  ①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赏析:“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②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赏析:句中的“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法,形象而又含蓄地表达了这位女子整天等待远行爱人而未果的失望、痛苦的心情。

  ③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从尾联来看,这首诗写的是朋友为诗人送行,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友人真挚情谊的感动。

  ④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赏析:此句作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自己期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课内文言文

  阅读下面《唐雎不辱使命》内容,回答7- 10 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

  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

  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

  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

  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

  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

  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

  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

  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

  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7、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而安陵以五十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8、选择下列句子的恰当译文,把字母填入括号内(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A、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表示感谢。

  B、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

  C、秦王变了脸色,长时间跪着向唐雎道歉。

  D、秦王的脸色表现屈服,长跪着向唐雎表示感谢。

  9、下列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安陵君不答

  应,秦王不高兴,所以安陵君派他出使秦国。

  B、秦王初见唐雎时,显得很骄横,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的, 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

  致的理由,义正词严地反驳了秦王,有理也有礼。

  C、秦王开始没有接受唐雎的劝告,而是怫然大怒,并以天子之怒来威胁唐雎。

  D、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威然不惧,他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秦王最后的“长跪而谢之”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武功高强,有以武力制敌的

  能力。

  三、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选段完成11—13 题。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

  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

  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②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

  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

  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③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

  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

  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

  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④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⑤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

  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⑥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

  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

  就是中国的脊梁。

  ⑦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

  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

  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⑧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

  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0、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A、作者运用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

  B、“总”字刻画出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

  C、“只”字刻画出一副真挚、虔诚、执著的样子。

  D、“一味”刻画出一副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11、下面对选段①-⑤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的“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作者反复强调这些事实,可见

  作者用冷峻的目光关注着社会现实,关注着这些“公开的文字”。

  B、第③段画线句子中的“新生路”指的是“相信自己”。

  C、第⑤段是过渡段,由揭露不但失掉“自信力”而且发展着“自欺力”的一小撮中国人

  转向歌颂“并不失掉自信力”的广大人民。

  D、文章段与段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第⑤段“然而,在这笼罩

  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使全文从前面的间接批驳转向直接批驳。

  12、选段⑤-⑧中论证的观点是( )

  A、“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B、要论中国人,必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D、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

  四、阅读《故乡》的选段完成14—16 题。

  ①这来的便是闰土。( )( )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 )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

  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 )( )加上了很深的

  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

  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

  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像是松树皮了。

  ②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

  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③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

  不出话。

  …… ……

  ④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

  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

  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

  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

  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

  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⑥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

  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

  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3、在第一段的方框内填上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 就 并且 B、即使 也 何况

  C、虽然 但 而且 D、虽然 而 况且

  14、下列选项对选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以外貌描写为主,表现了闰土因生活重负、精神的压迫而憔悴、苍老。

  B、第②段语言描写只有一句,然而“老爷”足以证明“我”与闰土之间童年的纯真感情

  已完全为隔膜所代替。

  C、第④段中“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中的“辛苦”含义是不相同的。

  “辛苦展转”中的“辛苦”指因受重压而迟钝愚昧,“辛苦麻木”中的“辛苦”是指劳碌

  奔波;“辛苦恣睢”中的“辛苦”是指放纵、放任,处心积虑。

  D、文中第⑥段加点的“这”字指代的内容是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15、对于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个“愿望”是指闰土渴望生活有所改善,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第二个“愿望”

  是指我心中对自由平等的新生活的向往。

  B、闰土的希望在眼前,较实际,比我的愿望更容易实现,所以说他的“切近”,我的“茫远”。

  C、从“只是……罢了”的语气中可以感受到作者认为“我”的“愿望”与闰土的“愿望”

  都是一种对于自己心中“偶像”的顶礼膜拜,反映的不过是不同人对于生活的不同理解。

  D、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新生活的到来彻底失去了信心,认为这一切不过是一个遥

  远的“梦”。

  16、 对于文中结尾处“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

  的圆月”这一景物描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这是“我”眼前出现的真实画面,因为离开所以有一种释然的感觉,所以再看故乡也

  就客观了许多。

  B、这是“我”眼前出现的一幅虚幻的画面,这并不是现实故乡的景象,是“我”因为太

  热爱故乡而对它的一种美化。

  C、此句再现了故乡神异景色,展示了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这是“我”理想中新生活

  的象征。

  D、这是“我”在离开时对记忆中故乡美好的景象的最后怀念,表达了“我”对故乡的依

  依不舍。

首页 1 2 3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