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资讯 >> 中考报名 >> 内蒙古中考报名 >> 文章内容
  

2019年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中考考试说明_第4页

来源:呼伦贝尔市教育局  收藏本页   【 】  [ 2019年3月14日 ]

  基础性

  注重基本历史知识,包括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考查;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

  发展性

  试题要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考试内容要体现全面性,考试结构要多元化,考虑不同应试者的特点,体现差异性,要有利于教学中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使不同程度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时代性

  注重历史与当今时代的联系,贴近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既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并适当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三、命题范围、内容及比例

  1.命题范围: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

  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中国近代史(八年级):

  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中国现代史(八年级):

  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世界近代史(九年级):

  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世界现代史(九年级):

  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初步了解“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2.试卷内容及比例:

  中国史约占60%左右(其中古代史约占10%左右,近现代史约占50%左右),世界近现代史约占40%左右。

  四、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和难易比例

  1.考试形式:

  历史试题满分为60分。与道德与法治合考,共120分。采用闭卷笔答的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题型比例:

  单项选择题:约50% ;非选择题:约50%。

  3.试题难易比例:

  易、中、难题比例约为6∶3∶1。

  物 理

  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的物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物理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本届毕业生所用教材为重要参考。结合教学实际,按照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考查“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综合考查物理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

  三、命题原则

  1.导向性: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命题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课改理念,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能力培养。引导师生更加关注物理实验、关注科学探究,注重科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  2.基础性:试题注重考查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即考查学生学习及应用物理知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