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模拟题 >> 湖南语文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6届湖南中考语文专题精练(三)_第3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6年1月30日 ]

  16.文章第一段对雪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文中活动的主题是“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雪景的描写渲染了活动的氛围,让人想起了血泪的历史。结构上,由雪景写到人的活动,引出下文。

  答案:①有效地渲染了纪念活动的氛围,仿佛让人想起血泪的历史。(2分)②由雪景而写到雪中人的活动,自然地引出下文。(2分)

  17.文章第四段说“将形式变成了内容的一部分”,这里的“形式”和“内容”分别指什么?整句话的具体意思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要找到该句所在原文的位置,再根据上下文作答。“形式”在原文指参加活动的领导人的动作形态。“内容”是指活动的主题和意义。

  答案:“形式”是指所有出席纪念活动的各国领导人都无一例外地置身在纷飞的大雪之中,所有的发言人都脱帽。(1分)

  “内容”是指:①对战争中无辜死亡者的哀悼。②对人类自身曾经所犯罪行的忏悔。③对人类永久和平的向往。(每小点1分)

  文中所说的“将形式变成了内容的一部分”是指各国领导人在大雪中的行为恰恰体现了人们的哀悼、忏悔和向往。(1分)

  18.根据原文,我们应该从这样的纪念活动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能力。本文启示我们,任何活动都不应该只追求形式而抛弃内容本身,杜绝官本位思想,追求平等。答案要自圆其说,言之成理。

  答案:①反对形式主义,任何活动都不应该只追求形式而抛弃内容本身。②杜绝官本位思想,切忌将活动办成领导们展示自己的政治秀。③追求平等思想,反对特权。(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下面这则邀请函有三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邀 请 函

  贵校第十五届艺术节将于11月24日—30日举行。我们向教育系统的各位领导、教师及各位家长、校友发出鼎力邀请。届时,您会欣赏到花的绽放,舞的优雅;您会聆听到琴的悠扬,歌的高亢。这里洋溢着青春的激情,激荡着创造的魅力;这里是心灵驰骋的原野,这里是放飞梦想的蓝天。

  同行在热情相邀,孩子在期待,母校在呼吁,恭候您的光临!

  龙腾中学

  2014年11月6日

  (1)将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语境灵活表达,考生改后的词语符合语境即可。“贵校”是对其他学校的敬称。“鼎力”,敬辞,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不合语境。“呼吁”,向个人或社会申述,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不合语境。

  答案:(1)贵校—我校 (2)鼎力—诚挚 (3)呼吁—召唤(每空1分)

  20.写一张给老师或亲属的节日或生日贺卡。要求:感情真挚自然,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得出现真实姓名,50字左右。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开放性高,鼓励创新。贺卡词表达祝福情意,多与祥和美好联系,根据具体情境与对象,用语可以轻松幽默,也可以正规庄重。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运用修辞,注重文采。

  答案:(示例一)爸爸:今天是您的生日。您在千里之外为事业,为家人的生计奔波。您辛苦了!今天是您的生日,儿子祝您生日快乐!

  (示例二)老师:有您温暖的阳光普照,有您甘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能绿草成茵。感谢您,祝您教师节快乐!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这段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此作文贴近高中学生的生活,立意应以弘扬“正能量”为主。审题时首先要抓住第一段材料中的“美好的时光”、“深厚的情谊”、“互相帮助,彼此激励”、“难忘的记忆”等正面词语;其次要注意材料中出现的数据所给的提示,进而思考同学间关系紧张的原因,打开写作思路;最后就如何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等进行思考。材料中“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是我们必须把握的关键句。

  答案:略。

首页 1 2 3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