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物理 >> 物理模拟题 >> 广东物理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6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训练试题18_第3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5年11月17日 ]

  17.(2010秋•常熟市期中)从地上拿起一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在这过程中对鸡蛋做的功大约为 1 J,照明电路的电压 220 V.

  考点: 物理常识.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①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确定最符合实际的答案.

  ②在我国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都是220V,只有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

  解答: 解:

  ①一只鸡蛋的质量约50g,受到的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

  从地上拿起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通过的距离大约2m,

  所以对鸡蛋做的功大约为W=Gh=0.5N×2m=1J;

  ②为保证家用电器正常工作,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

  故答案为:1;220.

  点评: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8.(2010秋•合川区期中)物理学中“热”字的含义通常有“温度”、“热量”、“内能”等,请解释成语“热不可耐”中“热”字的含义表示 温度 ;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沸点 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 2008年9月25日21时34分,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其完成托举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所运用的燃料是液态氢,这是利用氢具有较大 热值 的特点.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区别优劣煤质最科学的办法是检测煤炭的 热值 .如果某容器中装有1kg的20℃的水,在温度升高10℃的过程中,水的比热容将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考点: 物理常识.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根据三个物理量的概念进行分析.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是指在热传递或做功的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

  (2)对液体进行加热,当温度升高到液体的沸点后,温度就不会再升高.

  (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4)热值是燃料的特性,表示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吸放热的多少、质量、体积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解答: 解:(1)“热不可耐”中“热”字的含义表示温度高的受不了,所以指温度.

  (2)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要高,所以炸麻花要用油才能炸得金黄,而煮水饺只需要用水.

  (3)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4)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越大,说明该煤的热值越大,即是优质煤炭;

  (5)比热 容是物质的一种热性.物质的比热容只跟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跟物体质量、温度高低等无关.因此在水温度升高10℃的过程中,水的比热容不变.

  故答案为:温度;沸点;热值;热值;不变.

  点评: 此题考查了温度、热量、内能三者间关系、液体沸点不同、热值的性质与作用、比热容特性,都是基本知识的考查,属于识记的内容.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9.下面是在上科学课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节时,小明和小亮发生的争论,他们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物理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 电灯通电时发光、发热

  (2)小亮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 燃料燃烧时发光、发热

  (3)你支持哪个同学的观点﹖

  (4)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发生争论的原因是: 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都可能伴有发光、发热现象 .

  考点: 物理常识.

  专题: 应用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形的物质生成,若有新的物质产生,则为化学变化,否则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

  (1)电灯通电时会发光、发热,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各种燃料燃烧时,发光、发热的同时有形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小亮和小明的判断结果都没有抓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都不可取;

  (4)小亮和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同主要是因为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都可能伴有发光、发热现 象.

  故答案为:(1)电灯通电时发光、发热;(2)燃料燃烧时发光、发热;(3)都不支持;(4)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都可能伴有发光、发热现象.

  点评: 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的物质区别:是否是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20.(2015•肇庆三模)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国家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除了提高排放标准外,还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关于电动汽车你观察到了吗?拧钥匙转动点火 ;冬天开空调能将前挡风玻璃上的“雾气”吹散;汽车 高速行驶中紧急刹车时汽车还要滑行一段路程;车轮都有很深的花纹;倒车时使用倒车雷达;通过后视镜可以看到车后的情况;汽车设计成流线型;汽车靠电驱动…从短文中找到与下列物理知识对应的现象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能量转化: 汽车靠电驱动 ;

  物态变化: 冬天开空调能将前挡风玻璃上的“雾气”吹散 ;

  惯性: 汽车高速行驶中紧急刹车时汽车还要滑行一段路程 ;

  杠杆: 拧钥匙转动点火 ;

  光的反射: 通过后视镜可以看到车后的情况 ;

  声音定位: 倒车时使用倒车雷达 .

  考点: 物理常识.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电动汽车工作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3)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4)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5)汽车后视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

  (6)利用回声定位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物体间距离.

  解答: 解:

  (1)“汽车靠电驱动”说明电动汽车以电能为动力来源,行驶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冬天开空调能将前挡风玻璃上的“雾气”吹散”说明水滴汽化形成水蒸气;

  (3)“汽车高速行驶中紧急刹车时汽车还要滑行一段路程”,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拧钥匙转动点火”的过程中,钥匙绕着轴线转动,是杠杆的应用;

  (5)汽车的后视镜是面镜成像的应用,是光的反射现象;

  (6)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的是超声波的回声定位.

  故答案为 :(1)汽车靠电驱动;(2)冬天开空调能将前挡风玻 璃上的“雾气”吹散;(3)汽车高速行驶中紧急刹车时汽车还要滑行一段路程;(4)拧钥匙转动点火;(5)通过后视镜可以看到车后的情况;(6)倒车时使用倒车雷达.

  点评: 此题是一道材料阅读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物态变化、惯性现象、杠杆的应用、光的反射和超声波的应用,考查角度全,形式新颖,是一道创新题.

首页 1 2 3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