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化学 >> 化学模拟题 >> 福建化学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6福建中考化学考前专项试题11_第4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5年11月20日 ]

  21.(5分)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表示原子的粒子有 BD (填序号,下同);

  (2)表示阳离子的是 C ;其离子符号为 Na+

  (3)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CE ;

  (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B .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

  (3)根据当最外层电子数为8或第一层电子数为2为稳定结构进行解答;

  (4)根据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进行解答.

  解答: 解:(1)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BD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为原子;故填:BD;

  (2)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C中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是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

  故填:C;Na+;

  (3)当最外层电子数为8或第一层电子数为2为稳定结构,所以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ACE;故填:ACE;

  (4)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进,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B.故填: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2.(6分)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A 量筒  E 胶头滴管

  (2)用如图仪器的编号填写:

  ①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物质时,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D ;

  ②将硫粉放入集气瓶中燃烧,所用的仪器是 B ;

  ③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 E ;

  ④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 AE .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根据仪器的用途辨识仪器:对每种仪器的基本用途要一目了然.

  解答: 解:(1)仪器的名称:A量筒;E胶头滴管;故填:A量筒;E胶头滴管;

  (2)①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物质时,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试管夹;故填:D;

  ②将硫粉放入集气瓶中燃烧,所用的仪器是燃烧匙;故填:B;

  ③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胶头滴管;故填:E;

  ④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故填:AE.

  点评: 本题考查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只要留心观察就可做好此题.

  23.(1分)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微观模拟图.图中“○”“●”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根掘图示判断,该反应属于 化合 反应.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微观粒子模拟图型.

  分析: 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微观方面分析,化合物就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

  解答: 解:由图中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只有确定了物质的种类才能正确的判断物质的反应类型.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小题,每空1分,共分)

  24.(9分)通过实验现象和题给信息,按要求填空.为测定空气的成分按如图进行实验:

  (1)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 象是 红磷燃烧,发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4P+5O2 2P2O5 该反应属于 化合 反应.(填反应类型)

  (2)反应后冷却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达到集气瓶体积的  .

  (3)待红磷熄灭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少于瓶子容积的,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填2种):

  ① 装置漏气 ② 红磷的量不足等 .

  (4)此实验说明集气瓶中有 氧气 ,剩余气体主要是 氮 气.

  (5)已知:镁+氧气 氧化镁(固体),镁+氮气 氮化镁(固体) 根据上述反应,能否用镁代替磷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 不能 (填“能”或“不能”)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的特点分析回答;

  (2)根据实验的结论分析解答;

  (3)根据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4)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回答

  (5)根据镁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 解:(1)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发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红利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4P+5O2 2P2O5.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2)反应后冷却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达到集气瓶体积的;

  (3)待红磷熄灭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少于瓶子容积的,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①装置漏气,②红磷的量不足等.

  (4)通过该实验,得出空气中含有氧气,且体积为,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

  (5)镁+氧气→氧化镁,氮气+镁→氮化镁(固体).根据用于空气成分测定药品的要求(本身不是气体,且能够和空气中某一成分反应,生成物不能是气体),由于镁不仅能够和氧气反应,而且能够和氮气反应,所以无法准确测得空分的组成及含量.因此镁不可以用于代替红磷.

  故答案为:(1)红磷燃烧,发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4P+5O2 2P2O5,化合;(2);(3)装置漏气,②红磷的量不足;(4)氧气,氮;(4)不能.

  点评: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选择消耗氧气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只能够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并且生成物是固体.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