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模拟试题 >> 2020中西医助理医师传染病学强化练习题:细菌感染

2020中西医助理医师传染病学强化练习题:细菌感染

来源:考试网   2020-04-03   【

  目前我国流行的脑膜炎双球菌群以下列哪群为主

  A.A群

  B.B群

  C.C群

  D.D群

  E.E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流脑流行多数由A、B、C群引起,我国以A群为主。

  流脑最重要的传染源是

  A.家畜

  B.带菌者

  C.现症病人

  D.恢复期病人

  E.病程极期病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流脑的传染源是带菌者和患者,人是唯一宿主,患者易于被发现和隔离,而带菌者不易被发现,因此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重要。

  流脑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日常生活接触

  B.蚊虫叮咬

  C.呼吸道

  D.粪-口

  E.体液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流脑病原菌主要借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流脑的流行季节是

  A.全年散发,冬春季高发

  B.全年散发,夏秋季高发

  C.只有夏秋季节发生

  D.只有冬春季节发生

  E.全年散发,无高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流脑全年散发,但以冬春季高发。

  脑膜炎球菌致病的主要因素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荚膜

  D.菌毛

  E.自溶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脑膜炎球菌致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内毒素。

  流脑败血症期特征性的表现是

  A.高热

  B.休克

  C.病理征阳性

  D.皮肤黏膜瘀斑

  E.脑膜刺激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流脑败血症期最特征表现——瘀点瘀斑。

  普通型流脑的临床表现是

  A.低热、头痛、瘀点

  B.高热、循环衰竭、大片瘀癍

  C.高热、瘀斑、昏迷、呼吸衰竭

  D.高热、头痛、瘀斑、脑膜刺激征

  E.间歇性发热、反复皮肤瘀点、血培养可阳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普通型流脑最核心表现1.脑膜刺激征2.瘀点瘀斑3.儿童常见。

  恢复期:

  体温逐渐降至正常,症状逐渐消失,皮疹大部分被吸收。

  一般1~3周痊愈。

  下列哪项不是暴发型流脑(休克型)的典型表现

  A.高热,中毒症状重

  B.血压低

  C.脑脊液“米汤样”

  D.迅速扩大的全身瘀点、瘀斑

  E.血培养脑膜炎双球菌阳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暴发型流脑(休克型)特点:

  急骤起病,寒战高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常于短期(12小时)内出现遍及全身的瘀点、瘀斑,且迅速扩大融合成片,伴中央坏死。继尔出现面色苍灰,唇指发绀,皮肤花斑,肢端厥冷,呼吸急促,尿少,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急性循环衰竭的症状,易发生DIC。

  脑膜刺激征大多缺如,脑脊液大多澄清,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血培养多为阳性。

  6岁男孩,突然寒战,高热1天后全身出现多处紫斑,查体: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多处皮肤瘀斑,血压70/35mmHg,P120次/分,颈软,心肺无异常,克氏征(-),血WBC28×109/L,中性粒细胞90%,血小板60×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暴发型流脑(脑膜脑炎型)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暴发型流脑(休克型)

  D.中毒型菌痢

  E.休克型肺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暴发型流脑(休克型)特点:

  急骤起病,寒战高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常于短期(12小时)内出现遍及全身的瘀点、瘀斑,且迅速扩大融合成片,伴中央坏死。继尔出现面色苍灰,唇指发绀,皮肤花斑,肢端厥冷,呼吸急促,尿少,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急性循环衰竭的症状,易发生DIC。

  脑膜刺激征大多缺如,脑脊液大多澄清,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血培养多为阳性。

  特别指出:

  暴发型流脑(休克型)易错点

  多无脑膜刺激征

  多无脑脊液显著异常

  流脑典型脑脊液外观是

  A.透明

  B.毛玻璃样

  C.绿色脓样

  D.混浊

  E.血水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流脑典型脑脊液外观多是混浊的。

  3岁小儿,发热3天,有头痛,呕吐。查体:皮肤有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腰穿脑脊压升高,外观混浊,细胞数2000×106/L,糖和氯化物明显降低,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脑脊液直接涂片检菌阳性,临床诊断

  A.结核性脑膜炎

  B.肺炎球菌性脑膜炎

  C.普通型流脑

  D.乙脑

  E.病毒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普通型流脑最核心表现1.脑膜刺激征2.瘀点瘀斑3.儿童常见。

  流脑普通型病原治疗首选

  A.氯霉素

  B.青霉素

  C.磺胺药

  D.头孢菌素

  E.氨苄青霉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青霉素:为治疗流脑普通型的首选药物。

  流脑暴发型脑膜脑炎型对症治疗的关键是

  A.镇静,止惊

  B.降温,吸氧

  C.及时脱水治疗

  D.补充有效血容量

  E.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流脑暴发型脑膜脑炎型的治疗:减轻脑水肿(关键),防治呼吸衰竭和脑疝。脱水剂以20%甘露醇为主。改善脑组织的微循环障碍,亦应早期使用莨菪类药物。

  流脑患者密切接触后的重要预防措施是

  A.隔离治疗

  B.注射青霉素

  C.口服磺胺药

  D.口服氯霉素

  E.菌苗预防注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流脑患者密切接触后的重要预防措施是口服磺胺药。

  伤寒慢性带菌者常见的细菌存在部位( )

  A.肝

  B.胆

  C.结肠

  D.回肠

  E.脾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慢性带菌者细菌常常存在部位:胆囊

  能使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是( )

  A.潜伏期末的病人

  B.伤寒的极期病人

  C.恢复期带菌者

  D.慢性带菌者

  E.缓解期带菌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少数患者病后可成为长期带菌者,持续带菌超过3个月者称为慢性带菌者

  伤寒病理学的主要特点是( )

  A.心肌坏死

  B.骨髓受抑制

  C.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D.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

  E.肝细胞广泛坏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伤寒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全身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的炎性增生反应。

  伤寒出现肝脾肿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

  B.合并肝硬化

  C.Ⅱ型变态反应

  D.Ⅲ型变态反应

  E.中毒性肝炎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伤寒出现肝脾肿大的主要原因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

  伤寒最具特征性的病变部位在哪里最显著( )

  A.肝、胆囊

  B.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

  C.乙状结肠

  D.肠系膜淋巴结

  E.结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伤寒主要病变部位在回肠末段肠壁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

  肠出血肠穿孔一般出现于伤寒哪一期( )

  A.潜伏期

  B.初期

  C.极期

  D.缓解期

  E.恢复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极期极易出现肠穿孔肠出血。

  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A.肠出血

  B.肠穿孔

  C.中毒性心肌炎

  D.支气管肺炎

  E.中毒性肝炎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肠出血。

  伤寒患者,起病急,症状典型,于1周左右迅速痊愈,其临床分型是( )

  A.轻型

  B.普通型

  C.迁延型

  D.逍遥型

  E.顿挫型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顿挫型:起病较急,开始症状典型,但病程极短,约1周左右发热等症状迅速消退而痊愈。

  诊断伤寒血常规检查最有意义的是( )

  A.血白细胞计数

  B.红细胞计数

  C.嗜酸粒细胞计数

  D.嗜碱粒细胞计数

  E.血小板计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诊断伤寒血常规检查;嗜酸粒细胞计数减少或消失,此有助于诊断和判断病情。

  伤寒发病第1周内阳性率最高的检查是( )

  A.血培养

  B.肥达反应

  C.大便培养

  D.尿培养

  E.补体结合试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血培养:病程第1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0%,以后阳性率逐渐下降。

  对曾应用抗生素短期治疗疑诊伤寒的患者,用哪种培养阳性率最高( )

  A.粪便培养

  B.骨髓培养

  C.血培养

  D.胆汁培养

  E.尿培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骨髓培养:较血培养阳性率高,可达90%,阳性持续时间较长,适用于已采用抗菌治疗或血培养阴性者。

  关于肥达反应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

  A.应用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

  B.若只有“H”抗体凝集价上升,而“O”抗体不升高,可能为疾病早期

  C.若只有“O”抗体凝集价上升,而“H”抗体不升高,可能为疾病早期

  D.仅“H”抗体升高而“O”抗体不增高者提示从前患过伤寒或有伤寒菌苗接种史

  E.可以假阳性,不是确诊的检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只有“0”抗体效价的升高,可能是疾病的早期;仅有“H”抗体效价增高,而“0”抗体效价不高,可能是患过伤寒,或接种过伤寒、副伤寒菌苗的回忆反应。

  12岁女孩,持续发热12天,右下腹痛,体温在38℃~39℃,脉搏80次/分,每日腹泻2~3次,稀便,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血象白细胞4.0×109/L,肥达反应“O”1:160,“H”1:160,肝功检查:ALT 90U/L(正常<40U/L),尿胆原阳性,尿胆素阴性,抗-HBs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病毒性肝炎  B.伤寒

  C.疟疾     D.钩端螺旋体病

  E.粟粒型肺结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患者表现为稽留热、右下腹痛、相对缓脉及肝脾肿大,并且肥大反应“0”效价≥1:80,“H”效价≥1:160,提示为伤寒早期。

  小儿伤寒治疗首选( )

  A.氯霉素

  B.复方磺氨甲基异唑

  C.青霉素

  D.头孢曲松

  E.环丙沙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体外对伤寒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体内分布广,胆汁浓度高,不良反应少尤其适用于孕妇、儿童、哺乳期妇女等患者。

  治疗伤寒慢性带菌者首选的药物是( )

  A.氯霉素

  B.磺胺嘧啶

  C.四环素

  D.氨苄西林

  E.红霉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成人带菌者可用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治疗,疗程4~6周。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试题】【进入购买】

  欢迎加入执业医师交流群:248943119,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123
纠错评论责编:wzj123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