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十六)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十六) 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2018-06-28   【

  第61题 A1 行气与利水法并用的理论依据是

  A. 气能生津

  B. 气能行津

  C. 气能摄津

  D. 津能载气

  E. 以上均非

  答案:B

  解析: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故行气药常与利水药配伍,以提高疗效。

  第62题 A1 针灸治疗腰痛的主穴是

  A. 委中、昆仑、太溪

  B. 阿是穴、肾俞、太溪

  C. 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D. 阿是穴、背俞、太溪

  E. 命门、昆仑、委中

  答案:C

  解析:针灸治疗腰痛的主穴是阿是穴、大肠俞、委中。阿是穴、大肠俞可疏通局部经脉、络脉及经筋之气血,通经止痛。委中为足太阳经穴,“腰背委中求”,可疏调腰背部膀胱经之气血。

  第63题 A1 肺胀病的特点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

  A. 病程长

  B. 时轻时重

  C. 反复性

  D. 发作性

  E. 病久累及多脏器

  答案:D

  解析:肺胀的特点为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经久难愈,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第64题 A1 虚寒型肺痿可选用

  A. 苓桂术甘汤

  B. 理中汤

  C. 甘草干姜汤

  D. 炙甘草汤

  E. 生脉散

  答案:C

  解析:虚寒型肺痿证机为肺气虚寒,气不化津,津反为涎。方用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第65题 A1 烧伤后壮热烦渴,躁动不安,口干唇焦。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等,其证属

  A. 火热伤阴证

  B. 阴伤阳脱证

  C. 火毒内陷证

  D. 气血两伤证

  E. 脾胃虚弱证

  答案:C

  解析:辨证为火毒内陷证。烧伤后热毒炽盛,体表大面积创面存在,全身抵抗力下降,火毒内陷,内攻脏腑,症见壮热烦渴,躁动不安,口干唇焦,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第66题 A1 窦道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 肾气亏虚

  B. 肝郁气滞

  C. 外感寒邪

  D. 气血凝滞

  E. 正气内虚

  答案:D

  解析:窦道多由手术创伤,或局部残留异物,或兼有邪毒侵袭,导致局部气血凝滞,蕴蒸化脓,溃破成漏。

  第67题 A1 结节疼痛,中医辨证多属

  A. 风湿郁阻

  B. 血虚风燥

  C. 气血凝滞

  D. 热毒炽盛

  E. 肝肾不足

  答案:C

  解析:痛是气血凝滞、阻塞不通的反映。

  第68题 A1 由龟板、白芍、黄芩、黄柏、香附、椿根皮组成的方剂名为

  A. 大补阴丸

  B. 虎潜丸

  C. 玉女煎

  D. 固冲汤

  E. 固经丸

  答案:E

  解析:固经丸药用炒黄芩、炒白芍、炙龟板、炒黄柏、椿树根皮、香附。

  第69题 A1 组成中不含牛膝的方剂是

  A. 济生肾气丸

  B. 玉女煎

  C. 济川煎

  D. 镇肝熄风汤

  E. 清胃散

  答案:E

  解析:清胃散方用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

  第70题 A1 不属于“正治法”的是

  A. 治寒以热

  B. 治热以寒

  C. 用热远寒

  D. 热者寒之

  E. 实则泻之

  答案:C

  解析:正治主要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第71题 A1 “客主人”是指

  A. 上关

  B. 下关

  C. 太阳

  D. 头维

  E. 颊车

  答案:A

  解析:客主人:即上关穴,当耳前颧弓上缘。

  第72题 A1 应与经间期出血相鉴别的疾病是

  A. 月经先期

  B. 经乱

  C. 经期延长

  D. 胎漏

  E. 激经

  答案:A

  解析:经间期出血应与月经先期相鉴别。月经先期的出血时间非经间期,个别也有恰在经间期这一时间段出现周期提前,经量正常或时多时少,基础体温由高温下降呈低温开始时出血;而经间期出血较月经量少,出血时间规律地发生于基础体温低高温交替时,发生出血。

  第73题 A1 丹痧的好发年龄是

  A. 1岁左右

  B. 2~5岁

  C. 2~8岁

  D. 3~10岁

  E. 任何年龄

  答案:C

  解析:丹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8岁儿童发病率较高。

  第74题 A1 发生积滞最常见的年龄段是多见于

  A. 婴幼儿

  B. 青春期

  C. 幼童

  D. 新生儿

  E. 学龄儿童

  答案:A

  解析:积滞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婴幼儿为多见。

  第75题 A1 适用于“土壅木郁”证的治则是

  A. 抑强为主

  B. 扶弱为主

  C. 补母为主

  D. 泻子为主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A

  解析:抑强,适用于相克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如木本克土,若土气壅滞,或脾胃湿热或寒湿壅脾,不但不受木之所克,反而侮木,致使肝气不得疏达,称为“土壅木郁”,治疗应以运脾祛邪除湿为主。抑其强者,则其弱者机能自然易于恢复。

  第76题 A1 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排列从前往后为

  A. 厥阴、少阳、太阴

  B. 少阴、太阴、厥阴

  C. 太阴、厥阴、少阴

  D. 厥阴、太阴、少阴

  E. 太阴、少阴、厥阴

  答案:C

  解析: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排列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第77题 A1 既能利水通淋,又能利湿退黄的药物是

  A. 车前子

  B. 泽泻

  C. 金钱草

  D. 木通

  E. 茯苓

  答案:C

  解析:金钱草具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石淋、热淋。

  第78题 A1 麦门冬汤中配伍半夏的意义在于

  A. 和胃降逆

  B. 降逆化痰

  C. 化痰散结

  D. 散结除痞

  E. 燥湿化痰

  答案:B

  解析:麦门冬汤中佐以半夏降逆下气,化其痰涎,虽属温燥之品,但用量很轻,与大剂麦门冬配伍,则其燥性减而降逆之用存,且能开胃行津以润肺,又使麦门冬滋而不腻,相反相成。

  第79题 A1 腕掌横纹中点处,当掌长伸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腧穴是

  A. 神门

  B. 阳溪

  C. 太渊

  D. 大陵

  E. 阳池

  答案:D

  解析:大陵在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第80题 A1 在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的是

  A. 少海

  B. 小海

  C. 大井

  D. 阳谷

  E. 肘尖

  答案:B

  解析:小海的定位是屈肘,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