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十六)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十六) 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2018-06-28   【

  第41题 A1 治疗产后血虚身痛的代表方剂是

  A. 归脾汤

  B. 当归地黄饮

  C. 黄芪桂枝五物汤

  D. 当归芍药散

  E. 当归生姜羊肉汤

  答案:C

  解析:血虚型产后身痛治宜养血益气、温经通络,代表方剂是黄芪桂枝五物汤。

  第42题 A1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治疗咳血的主要方法

  A. 补肺益气

  B. 清热润肺

  C. 泻肝宁络

  D. 滋阴降火

  E. 凉血止血

  答案:A

  解析:燥热伤肺证咳血治宜清热润肺,宁络止血;肝火犯肺证咳血治宜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阴虚肺热证咳血治宜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第43题 A1 小儿泄泻的病因包括

  A. 感受风寒

  B. 内伤饮食

  C. 脾胃虚弱

  D. 感受时邪

  E. 以上都是

  答案:E

  解析: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

  第44题 A1 哪项是正常妊娠脉象

  A. 阳搏阴别

  B. 滑疾流利

  C. 滑利而尺脉按之不绝

  D. 手少阴脉动甚

  E. 以上都是

  答案:C

  解析:妊娠脉滑轻取流利,中取鼓指,重按不绝。

  第45题 A1 治疗肾阴虚型经断复来的代表方剂是

  A. 顺经汤

  B. 一贯煎

  C. 知柏地黄丸

  D. 滋血汤

  E. 清血养阴汤

  答案:C

  解析:肾阴虚型经断复来方用知柏地黄丸,治以滋阴清热,安冲止血。

  第46题 A1 在下列病证中,哪一病证多属湿邪为患

  A. 热入血室

  B. 产后发热

  C. 痛经

  D. 癥瘕

  E. 带下病

  答案:E

  解析:湿为有形之邪,随着湿邪留滞的部位、时间不同,分别发生经行浮肿、经行泄泻、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带下病、子肿、子满、产后身痛、不孕症等。

  第47题 A1 舌菌相当于西医的哪种疾病

  A. 舌癌

  B. 唇癌

  C. 鼻咽癌

  D. 甲状腺癌

  E. 口腔粘膜白斑

  答案:A

  解析:舌岩是发生于舌部的恶性肿物,因其形状如菌状,故又有舌菌之名称。本病西医称舌癌。

  第48题 A1 颜面疔疮治宜下列何法为主

  A. 散风清热

  B. 泻火解毒

  C. 凉血清热

  D. 清热解毒

  E. 和营解毒

  答案:D

  解析:颜面疔疮内治以清热解毒为大法,火毒炽盛证宜凉血清热解毒。

  第49题 A1 犀角地黄汤中丹皮、赤芍的主要配伍意义是

  A.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B. 清热解毒

  C. 凉血散瘀

  D. 凉血解毒

  E. 凉血止血

  答案:A

  解析:犀角地黄汤中用苦微寒之赤芍与辛苦微寒之丹皮共为佐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功。

  第50题 A1 指纹从虎口到食指端,可分为三关,下列哪项顺序正确

  A. 命关、气关、风关

  B. 气关、命关、风关

  C. 气关、风关、命关

  D. 风关、气关、命关

  E. 风关、命关、气关

  答案:D

  解析:指纹分三关,自虎口向指端,第1节为风关,第2节为气关,第3节为命关。

  第51题 A1 蛔虫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其疼痛部位主要在

  A. 痛无定处

  B. 胃脘部

  C. 脐周部

  D. 左下腹

  E. 右下腹

  答案:C

  解析:蛔虫病以脐周疼痛、时作时止、饮食异常、大便下虫、或粪便镜检有蛔虫卵为主要特征。

  第52题 A1 痹的病名最早见于

  A. 《难经》

  B. 《伤寒论》

  C. 《金匮要略》

  D. 《外台秘要》

  E. 《内经》

  答案:E

  解析:《内经》提出了痹之病名,而且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转归、预后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第53题 A1 哮喘的主要病机是

  A. 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管挛急狭窄

  B. 外邪犯肺,肺失宣肃

  C. 肺肾气虚,肾不纳气

  D. 胸阳不振,水气凌心

  E. 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答案:A

  解析:哮病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

  第54题 A1 带下过少的主要病机是

  A. 血虚

  B. 瘀阻

  C. 津液损伤

  D. 阴液不足

  E. 肾阴虚

  答案:D

  解析:带下过少的主要病机是阴液不足,不能润泽阴户。

  第55题 A1 子痰初起内治宜用

  A. 透脓散

  B. 五味消毒饮

  C. 黄连解毒汤

  D. 阳和汤

  E. 滋阴除湿汤

  答案:D

  解析:子痰初起硬结期,属浊痰凝结证,方用阳和汤。

  第56题 A1 具有“温化痰饮”功用的方剂是

  A. 苓桂术甘汤

  B. 二陈汤

  C. 温胆汤

  D. 瓜蒌薤白白酒汤

  E. 小陷胸汤

  答案:A

  解析:苓桂术甘汤的功用是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

  第57题 A1 由白术、芍药、陈皮、防风组成的方剂名为

  A. 四逆散

  B. 痛泻要方

  C. 芍药汤

  D. 健脾丸

  E. 四物汤

  答案:B

  解析:痛泻要方药用炒白术,炒白芍药,炒陈皮,防风。

  第58题 A1 纳少,厌食油腻,黄疸胁痛,身热不扬,证属

  A. 肝脾不调

  B. 肝胆湿热

  C. 肝胃不和

  D. 肝火炽盛

  E. 湿热蕴脾

  答案:B

  解析:肝胆湿热证指湿热内蕴,肝胆疏泄失常,以身目发黄、胁肋胀痛等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第59题 A1 郄穴一共有

  A. 12个

  B. 14个

  C. 16个

  D. 18个

  E. 24个

  答案:C

  解析: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共16个。

  第60题 A1 耳穴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A. 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与下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

  B. 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甲

  C. 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在耳甲

  D. 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屏,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在耳甲,与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C

  解析:根据耳穴分布图,与头面对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居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