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公卫助理医师 >> 考试辅导 >> 文章内容

2017年公卫助理医师《流行病学》章节考点:第七章_第3页

   2016-11-06 15:49:13   【

  第三节 筛检效果的评价

  一、筛检效果的评价指标:

  (一)收益:

  收益也称收获量,指经筛检后能使多少原来未发现的病人得到诊断和治疗。

  提高筛检收益的方法有:

  (1)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理解为什么)

  (2)选用高灵敏度的筛检试验

  ★(3)采用联合试验:

  联合试验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筛检试验检查同一受试对象,以提高筛检的灵敏度或特异度,增加筛检的收益。

  联合试验分为串联试验和并联试验,其原理类似于物理中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A.串联试验:全部筛检结果均为阳性者才定位阳性。特异度↑,灵敏度↓

  B.并联试验:全部筛检试验中,任何一项筛检试验结果为阳性就可定位阳性。灵敏度↑,特异度↓。

  (二)生物学效果评价:

  1.病死率:比较经筛检的患者病死率是否低于未经筛检的患者;

  2.死亡率:比较经筛检人群死亡率是否低于未经筛检的人群;(★比较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差异)

  3.生存率:常用1、3、5年生存率评价筛检计划效果;

  ★4.效果指数(IE):未筛检组的事件发生率与筛检组的事件发生率之比;

  ★5.绝对危险度降低(ARR):未筛检组的事件发生率与筛检组事件发生率之差;

  ★6.相对危险度降低(RRR):未筛检组的事件发生率与筛检组事件发生率之差再除以为筛检组的事件发生率;

  7. (了解)需要筛检人数。

  (三)卫生经济学效果评价:

  1.成本效果分析(对直接结果的分析)

  2.成本效益分析(对获得的经济效益的分析)

  3.成本效用分析(对获得的生命质量的改善的分析)

  二、筛检评价中存在偏倚:

  1.领先时间偏倚:通过筛检试验,在慢性病自然史的早期即发现患者,使患者从诊断出疾病到死亡时间较未经筛检试验患者长,而事实上筛检试验并未延长患者寿命;

  2.病程长短偏倚:病程长,进展慢的疾病容易被筛检出来,而病程短,进展迅速的疾病不容易被筛检出来,从而出现筛检患者比未筛检患者存活时间长的假象(其实是病程的原因);

  3.过度诊断偏倚:如果没有筛检就不会诊断出来,这些未被诊断出来的患者中可能在未诊断出来期间因其他原因而死亡,但因为筛检,这些个体被发现,并被记入患者总体之中,导致经筛检发现的患者有较多的生存者或较长的平均生存期,造成过度诊断偏倚。

  4.志愿者偏倚:参加筛检的志愿者往往是文化水平较高,卫生保健知识水平高,健康意识强的一部分人。

123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