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助理医师 >> 复习指导 >> 2019中医助理医师外科学考点: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2019中医助理医师外科学考点:皮肤及性传播疾病_第2页

考试网   2019-03-30   【

  西医治疗

  一般药疹,使用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和钙剂。

  重症药疹,宜早期足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预防调护

  细目 瘾 疹

  要点 瘾疹的病因病机

  先天禀赋不足,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所致;或表虚不固,风寒、风热外袭,客于肌表,致使营卫失调而发;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厚,或肠道寄生虫,使肠胃积热,复感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此外,情志内伤,冲任不调,肝肾不足,血虚生风生燥,阻于肌肤也可发生。对食物、生物制品、肠道寄生虫等过敏亦发作本病。

  要点 瘾疹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临床表现

  急性荨麻疹 皮疹为大小不等的风团,色鲜红,也可为苍白色,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数小时内风团减轻,变为红斑而渐消失。

  慢性荨麻疹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病程在6周以上。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病因,有约50%的患者在5年内病情减轻,约20%患者病程可长达20年以上。

  特殊类型荨麻疹

  皮肤划痕症 亦称人工荨麻疹。用钝器划或用手搔抓皮肤后,沿着划痕发生条状隆起,并有瘙痒,不久即消退。

  寒冷性荨麻疹 较常见。可分为家族性(较罕见)和获得性两种。好发于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在接触冷物、冷空气、冷风或食冷物后,发生红斑、风团,有轻到中等度瘙痒。

  胆碱能性荨麻疹 即小丘疹状荨麻疹。在热水浴,进食辛辣的食物、饮料,饮酒、情绪紧张、工作紧张、剧烈运动等刺激后数分钟发生风团。

  压迫性荨麻疹 身体受压部位如臀部、上肢、掌拓等处受一定压力后,约4~8小时,局部发生肿胀性斑块,累及真皮和皮下组织,多数有痒感,或灼痛、刺痛等。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若伴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及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增高。

  治疗

  辨证论治

  风寒束表证

  证候: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恶寒怕冷,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痒。

  方药: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

  风热犯表证

  证候:风团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得冷则减;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止痒。

  方药:消风散加减。

  胃肠湿热证

  证候:风团片大、色红、瘙痒剧烈;发疹的同时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疏风解表,通腑泄热。

  方药:防风通圣散加减。

  血虚风燥证

  证候: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剧;伴心烦易怒,口干,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沉细。

  治法:养血祛风,润燥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外治疗法

  中药熏洗 瘙痒明显,无胸闷气憋者适用。风团红,瘙痒明显者,选用马齿苋、白鲜皮等解毒止痒中药熏洗;风团色淡白,皮肤干燥者,选用当归、茯苓、白术等健脾养血中药熏洗,每日1次。

  中药保留灌肠 对于因饮食不慎而诱发者,采取苦参、黄柏等中药保留灌肠以泻浊解毒,每日1次。

  其他疗法

  西药治疗

  急性荨麻疹可选用1~2种抗组胺药物。严重者可短期内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慢性荨麻疹应积极寻找病因,一般以抗组胺药物治疗为主,可根据风团发生的时间决定给药的时间。

  特殊类型荨麻疹常选用兼有抗5-羟色胺、抗乙酰胆碱的抗组胺药物,或与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联合应用。

  针灸疗法

  细目 牛皮癣

  要点 牛皮癣的皮损特点

  皮损多为圆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剧烈瘙痒,搔抓后皮损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极易形成苔藓样变。

  要点 牛皮癣的治疗

  本病治疗以疏风清热、养血润燥为治则。

  辨证论治

  肝郁化火证

  证候:皮疹色红,伴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眩晕,心悸,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风湿蕴肤证

  证候:皮损呈淡褐色片状,粗糙肥厚,剧痒时作,夜间尤甚;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法:祛风利湿,清热止痒。

  方药:消风散加减。

  血虚风燥证

  证候:皮损色淡或灰白,状如枯木,肥厚粗糙似牛皮;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女子月经不调;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法:养血润燥,息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外治疗法

  肝郁化火:风湿蕴肤,用三黄洗剂外搽,每天3~4次。

  血虚风燥:外用油膏加热烘疗法,局部涂油膏后,热烘10~20次,烘后可将所涂药膏擦去,每天1次,4周为1疗程。

  羊蹄根散,醋调搽患处,每天1~2次。

  醋泡鸡蛋,以醋泡过鸡蛋的蛋黄与蛋白搅匀,用棉棒或棉球蘸其液外搽数次。

  皮损浸润肥厚剧痒者,外用核桃枝或叶,刀砍取汁,外搽患处,日1~2次。

  细目 白 疕

  要点 白疕(寻常型)的皮损特点

  皮损初起为针头大小的丘疹,逐渐扩大为绿豆、黄豆大小的淡红色或鲜红色丘疹或斑丘疹,可融合成形态不同的斑片,边界清楚,表面覆盖多层干燥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则露出发亮的半透明的薄膜,为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出现多个筛状出血点,为点状出血现象。在头部可出现束状发,在指甲甲板可呈顶针状凹陷。可见点滴状、钱币状、斑块状、地图状、蛎壳状、混合状等多种皮损形态。

  要点 白疕(寻常型)的辨证治疗

  血热内蕴证

  证候:多见于进行期。皮疹多呈点滴状,发展迅速,颜色鲜红,层层鳞屑,瘙痒剧烈,刮去鳞屑有点状出血;伴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心烦易怒,便干溲赤;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滑或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血虚风燥证

  证候:多见于静止期。病程较久,皮疹多呈斑片状,颜色淡红,鳞屑减少,干燥皲裂,自觉瘙痒;伴口咽干燥;舌质淡红,舌苔少,脉沉细。

  治法:养血滋阴,润肤息风。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气血瘀滞证

  证候:多见于静止期或消退期。皮损反复不愈,皮疹多呈斑块状,鳞屑较厚,颜色暗红;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缓。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湿毒蕴阻证

  证候:皮损多发生在腋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红斑糜烂,痂屑黏厚,瘙痒剧烈;或掌跖红斑、脓疱、脱皮;或伴关节酸痛、肿胀、下肢沉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通络。

  方药:萆薢渗湿汤加减。

  火毒炽盛证

  证候:全身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痒痛,大量脱皮,或有密集小脓疱;伴壮热、口渴、头痛、畏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细目 淋 病

  要点 淋病的病因病机

  因宿娼恋色或误用污染之器具,湿热秽浊之气由下焦前阴窍口入侵,阻滞于膀胱及肝经,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湿热熏蒸,精败肉腐,气化失司而成本病;病久及肾,导致肾虚阴亏,瘀结于内,由实转虚,形成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本病的病原体为淋球菌,系革兰阴性球菌,多寄生在淋病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统。

  要点 淋病的诊断

  临床表现

  有不洁性交或间接接触传染史。

  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

  男性淋病 一般症状和体征较明显。

  急性淋病:尿道口红肿、发痒及轻度刺痛,继而有稀薄黏液流出,引起排尿不适,24小时后症状加剧。排尿开始时尿道外口刺痛或灼热痛,排尿后疼痛减轻。尿道口溢脓,开始为浆液性分泌物,以后逐渐变稠出现黄色黏稠的脓性分泌物,特别是清晨起床后分泌物的量较多。当病变上行蔓延至后尿道时,可出现终末血尿、血精、会阴部轻度坠胀等现象。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少数患者可伴有发热(38℃左右)、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

  慢性淋病:多由急性淋病治疗不当,或在急性期嗜酒及与配偶性交等因素而转为慢性;也有因患者体质虚弱或伴贫血、结核,病情一开始即呈慢性经过。

  慢性淋病患者表现为尿痛轻微,排尿时仅感尿道灼热或轻度刺痛,常可见终末血尿。尿道外口不见排脓,挤压阴茎根部或用手指压迫会阴部,尿道外口仅见少量稀薄浆液性分泌物。患者多有慢性腰痛,会阴部胀感,夜间遗精,精液带血。淋病反复发作者,可出现尿道狭窄,少数可引起输精管狭窄或梗塞,发生精液囊肿。

  女性淋病

  急性淋病的主要类型有:

  淋菌性宫颈炎:表现为大量脓性白带,宫颈充血、触痛,若阴道脓性分泌物较多者,常有外阴刺痒和烧灼感。因常与尿道炎并见,故也可有尿频、尿急等症状。

  淋菌性尿道炎:表现为尿道口充血、压痛,并有脓性分泌物,轻度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有烧灼感,挤压尿道旁腺有脓性分泌物。

  淋菌性前庭大腺炎:表现有前庭大腺红、肿、热、痛,严重时形成脓肿,触痛明显。全身症状有高热、畏寒等。

  辅助检查

  采取病损处分泌物或穿刺液涂片作革兰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染色阴性的淋球菌,可作初步诊断。经培养检查即可确诊。

  要点 淋病的辨证论治

  湿热毒蕴证(急性淋病)

  证候:尿道口红肿,尿液混浊如脂,尿道口溢脓,尿急,尿频,尿痛,尿道灼热,严重者尿道黏膜水肿,附近淋巴结红肿疼痛,女性宫颈充血、触痛,并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前庭大腺红肿热痛等;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化浊。

  方药:龙胆泻肝汤酌加土茯苓、红藤、萆薢等。

  阴虚毒恋证(慢性淋病)

  证候:小便不畅、短涩,淋沥不尽,女性带下多,或尿道口见少许黏液,酒后或疲劳易复发;腰酸腿软,五心烦热,食少纳差;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利湿祛浊。

  方药:知柏地黄丸酌加土茯苓、萆薢等。

  要点 淋病的其他治疗方法

  临床应选用以下抗生素治疗,且应早期足量使用。

  普鲁卡因青霉素G480万U一次肌肉注射;壮观霉素(淋必治)2g,1次肌肉注射;或头孢三嗪(菌必治)250mg,1次肌肉注射。急性期且为初次感染者,给药1~2次即可,慢性者应给药7天以上;诺氟沙星800mg,1次口服,或800mg,每天2次;氧氟沙星400mg,1次口服,或每天2次,共服10天。

  细目 梅 毒

  要点 梅毒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为淫秽疫毒与湿热、风邪杂合所致。传播方式主要是精化传染(直接传染),间有气化传染(间接传染)和胎中染毒。邪之初染,疫毒结于阴器及肛门等处,发为疳疮;流于经脉,则生横痃;后期疫毒内侵,伤及骨髓、关窍、脏腑,变化多端,证候复杂。

  要点 梅毒的诊断

  临床表现 一般有不洁性交史,或性伴侣有梅毒病史。

  一期梅毒 主要表现为疳疮(硬下疳),一般无全身症状。硬下疳90%发生在男女外生殖器部位,少数发生在唇、舌、口腔、咽及肛门、直肠等处。其典型表现初为丘疹或浸润性红斑,继之轻度糜烂或成浅表性溃疡,其上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内含大量的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强。边缘隆起,边缘及基底部呈软骨样硬度,无痛无痒,直径1~2 cm,圆形,常为单个,偶为多个。局部淋巴结肿大。疳疮不经治疗,可在3~8周后自然消失,而淋巴结肿大持续较久。

  二期梅毒 一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梅毒螺旋体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播散全身,引起皮肤黏膜及系统性损害,称二期梅毒。主要表现为杨梅疮。

  三期梅毒 亦称晚期梅毒,主要表现为杨梅结毒。此期特点为病程长,易复发,除皮肤黏膜损害外,常侵犯多个脏器。

  三期皮肤梅毒:损害多为局限性、孤立性、浸润性斑块或结节,发展缓慢,破坏性大,愈后留有疤痕。常见者有:

  结节性梅毒疹:多见于面部和四肢,为豌豆大小铜红色的结节,成群而不融合,呈环形、蛇形或星形,质硬,可溃破,愈后留有萎缩性疤痕。

  树胶样肿:先为无痛性皮下结节,继之中心软化溃破,溃疡基底不平,为紫红色肉芽,分泌如树胶样黏稠脓汁,持续数月至2年,愈后留下疤痕。

  近关节结节:为发生于肘、膝、髋等大关节附近的皮下结节,对称发生,其表现无炎症,坚硬,压迫时稍有痛感,无其他自觉症状,发展缓慢,不溃破,治疗后可逐渐消失。

  三期黏膜梅毒:主要见于口、鼻腔,为深红色的浸润型,上腭及鼻中隔黏膜树胶肿可侵犯骨质,产生骨坏死,死骨排出,形成上腭、鼻中隔穿孔及马鞍鼻,引起吞咽困难及发音障碍,少数可发生咽喉树胶肿而引起呼吸困难、声音嘶哑。

  三期骨梅毒:以骨膜炎为多见,常侵犯长骨,损害较少,疼痛较轻,病程缓慢。其次为骨树胶肿,常见于扁骨,如颅骨,可形成死骨及皮肤溃疡。

  三期眼梅毒:可发生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炎及角膜炎等。

  三期心血管梅毒:主要有梅毒性主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瘤和梅毒性冠状动脉狭窄等。

  三期神经梅毒、脑膜梅毒、脑血管梅毒及脊髓脑膜血管梅毒和脑实质梅毒可见麻痹性痴呆、脊髓痨、视神经萎缩等。

  潜伏梅毒(隐性梅毒) 梅毒未经治疗或用药剂量不足,无临床症状,血清反应阳性,排除其他可引起血清反应阳性的疾病存在,脑脊液正常,这类患者称为潜伏梅毒。若感染期限在2年以内者称为早期潜伏梅毒,早期潜伏梅毒随时可发生二期复发损害,有传染性;病期在2年以上者称为晚期潜伏梅毒,少有复发,少有传染性,但女患者仍可经过胎盘而传给胎儿,发生胎传梅毒。

  胎传梅毒(先天梅毒) 胎传梅毒是母体内的梅毒螺旋体由血液通过胎盘传入到胎儿血液中,导致胎儿感染的梅毒。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后。发病小于2岁者称早期胎传梅毒,大于2岁者称晚期胎传梅毒。胎传梅毒不发生硬下疳,常有严重的内脏损害,对患儿的健康影响很大,病死率高。

  辅助检查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或蛋白印迹试验阳性,均有利于诊断。聚合酶链反应检查梅毒螺旋体核糖核酸阳性,或取硬下疳、病损皮肤、黏膜损害的表面分泌物、肿大的淋巴结穿刺液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查到梅毒螺旋体,均可确诊。

  要点 梅毒的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为及早、足量、规范。

  肝经湿热证

  证候:多见于一期梅毒。外生殖器疳疮质硬而润,或伴有横痃,杨梅疮多在下肢、腹部、阴部;兼见口苦口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驱梅。

  方药:龙胆泻肝汤酌加土茯苓、虎杖。

  血热蕴毒证

  证候:多见于二期梅毒。周身起杨梅疮,色如玫瑰,不痛不痒,或见丘疹、脓疱、鳞屑;兼见口干咽燥,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滑或细数。

  治法:凉血解毒,泻热散瘀。

  方药:清营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毒结筋骨证

  证候:见于杨梅结毒。患病日久,在四肢、头面、鼻咽部出现树胶肿,伴关节、骨骼作痛,行走不便,肌肉消瘦,疼痛夜甚;舌质暗,苔薄白或灰或黄,脉沉细涩。

  治法:活血解毒,通络止痛。

  方药:五虎汤加减。

  肝肾亏损证

  证候:见于三期梅毒脊髓痨者。患病可达数十年之久,逐渐两足瘫痪或痿弱不行,肌肤麻木或虫行作痒,筋骨窜痛;腰膝酸软,小便困难;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滋补肝肾,填髓息风。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

  心肾亏虚证

  证候:见于心血管梅毒患者。症见心慌气短,神疲乏力,下肢浮肿,唇甲青紫,腰膝酸软,动则气喘;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弱或结代。

  治法:养心补肾,祛瘀通阳。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

  要点 梅毒的其他治疗方法

  一旦确诊为梅毒,应及早实施西医驱梅疗法,并足量、规范用药。

  早期梅毒 水剂普鲁卡因青霉素G 80万U/d,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续10日;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1次/周,共2周;四环素或红霉素,2g/d,分4次口服,连续15日,肝肾功能不良者禁用。

  晚期梅毒 水剂普鲁卡因青霉素G 80万U/d,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续15日为1个疗程,也可考虑给第二个疗程,疗程间停药2周;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肉注射,1次/周,共3次;四环素或红霉素,2 g/d,分4次口服,连续服30日为1个疗程。

  胎传梅毒 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5万U/kg,肌肉注射,连续10日;苄星青霉素5万U/kg,肌肉注射,1次即可(对较大儿童的青霉素用量不应超过成人同期患者的治疗量)。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7.5~25 mg/kg,口服,每日4次。

  细目 尖锐湿疣

  要点 尖锐湿疣的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为性滥交或房室不洁,感受秽浊之毒,毒邪蕴聚,酿生湿热,湿热下注皮肤黏膜而产生赘生物。

  本病的病原体系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6、11、16、18等型。该病毒属DNA病毒,具有高度的宿主性和组织特异性,只侵犯人体皮肤黏膜,不侵犯动物。病毒通过局部细微损伤的皮肤黏膜而接种在患部,经过一定的潜伏期而出现赘生物。

  要点 尖锐湿疣的诊断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12个月,平均3个月。

  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湿润区为好发部位,少数患者可见于肛门生殖器以外部位(如口腔、腋窝、乳房、趾间等)。

  基本损害为淡红色或污秽色、柔软的表皮赘生物。赘生物大小不一,单个或群集分布,表面分叶或呈棘刺状,湿润,基底较窄或有蒂,但在阴茎体部可出现基底较宽的“无蒂疣”。由于皮损排列分布不同,外观上常表现为点状、线状、重叠状、乳头瘤状、鸡冠状、菜花状、蕈状、扁平状等不同形态。巨大的尖锐湿疣多见于男性,且好发于阴茎和肛门附近,女性则见于外阴部,偶尔可转化为鳞状细胞癌。

  辅助检查

  醋酸白试验:用3%~5%的醋酸液涂擦或湿敷3~10分钟,阳性者局部变白,病灶稍隆起,在放大镜下观察更明显。组织病理学检查有特异性。

  要点 尖锐湿疣的鉴别诊断

  假性湿疣 多发生于20~30岁的女性外阴,特别是小阴唇内侧和阴道前庭;皮损为直径1~2mm大小的白色或淡红色小丘疹,表面光滑如鱼子状,群集分布;无自觉症状。

  扁平湿疣

  为梅毒常见的皮肤损害,皮损为扁平而湿润的丘疹,表面光滑,成片或成簇分布;损害内可找到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反应强阳性。

  阴茎珍珠状丘疹

  多见于青壮年;皮损为冠状沟部珍珠样半透明小丘疹,呈半球状、圆锥状或不规则状,色白或淡黄、淡红,沿冠状沟排列成一行或数行,或包绕一周;无自觉症状。

  要点 尖锐湿疣的辨证论治

  以清热解毒、燥湿除疣为主要治法,中医药在控制复发方面有较好疗效。

  湿毒下注证 2011

  证候:外生殖器或肛门等处出现疣状赘生物,色灰或褐或淡红,质软,表面秽浊潮湿,触之易出血,恶臭;伴小便黄或不畅;苔黄腻,脉滑或弦数。

  治法: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方药:萆薢化毒汤酌加黄柏、土茯苓、大青叶。

  湿热毒蕴证

  证候:外生殖器或肛门等处出现疣状赘生物,色淡红,易出血,表面有大量秽浊分泌物,色淡黄,恶臭,瘙痒,疼痛;伴小便色黄量少,口渴欲饮,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浊利湿。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苦参、萆薢、土茯苓、大青叶、马齿苋等。

  要点五 尖锐湿疣的其他治疗方法

12
纠错评论责编:jianghongying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