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临床助理医师 >> 考试辅导 >> 文章内容

2017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复习笔记_病理学: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_第2页

   2016-11-20 10:03:38   【

  ⑶心瓣膜变形:心瓣膜上较大的赘生物生物机化可引起的瓣膜纤维化和变形。 ⑷广泛性出血

  栓塞(embolism):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至远处阻塞血管,这种现象称为栓塞。

  栓子: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可见:脱落的血栓栓子,进入血流的脂肪滴、羊水、气体及侵入血管的肿瘤细胞团(瘤栓)。

  一、栓子运行的途径 : 栓子运行的途径与血流方向一致

  特异: 1.交叉性栓塞:又称反常 性栓塞,发生于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者。 2.逆行性栓塞:罕见于下腔静脉血栓。

  二、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一)血栓栓塞血栓引起的栓塞称为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是栓塞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1.肺动脉栓塞: 血栓栓子95%以上来自下肢深静脉(股、髂、腘静脉),少数为盆腔静脉,偶尔来自右心

  2.体循环动脉栓塞: 来源:左心(赘生物、附壁血栓,占80%)大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和A瘤的附壁血栓)

  栓塞部位及后果:脾、肾、脑、心终末动脉-局灶梗死 下肢大A、肠系膜A-广泛梗死 上肢A、肝A很少发生梗死

  (二)脂肪栓塞: 循环血流中出现脂肪滴阻塞小血管,称为脂肪栓塞。见于长骨骨折、重脂肪组织挫伤或脂肪肝挤压伤时。

  (三)气体栓塞(gas embolism):血由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溶解于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血管所引起的栓塞。

  1.空气栓塞 2.减压病(又称沉箱病、潜水员病 )

  (四)羊水栓塞: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的强烈收缩,尤其是在羊膜破裂又逢胎儿头阻塞阴道口时,可能会将羊水压入破裂的子宫壁静脉窦内,并进入肺循环,造成羊水栓塞。

  栓塞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a.栓子大小、数量 b.部位:局部——梗死全身——相应器官功能障碍、急死栓子性质

  c.能否建立有效的侧枝循环

  梗死(infarction):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滞,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动脉阻塞引起的梗死较多见,静脉回流中断或静脉和动脉先后受阻亦可引起梗死。

  (任何引起血管管腔阻塞,导致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中止和缺血的原因均可引起梗死。)

  (一)梗死形成的原因: 1.血栓形成 2.动脉栓塞 3.动脉痉挛 4.血管受压闭塞

  (二)梗死形成的条件 1.供血血管的类型: ①双重血液供应的器官或侧支循环丰富的组织,通常不易发生梗死,如肺、肝、前臂。

  ②侧支循环较差的,易发生梗死,如脾、肾、心、脑。

  2.局部组织对缺血的敏感程度

  梗死的形态特征: 1.梗死灶的形态 取决于该器官的血管分布方式

  ①锥体形,切面上呈三角形,如脾、肾 肺等。 ②不规则地图状,如心梗。 ③节段,如肠梗死。

  2.梗死灶的质地 取决于坏死的类型。

  ①脾、肾、心的凝固性坏死,早期局部肿胀,晚期坏死组织较干燥,质地坚实。 ②脑等液化性坏死。

  3.梗死灶的颜色 取决于梗死灶的含血量

  ①血量少时,贫血性梗死或白色梗死 ②血量多时,出血性梗死或红色梗死

  梗死的类型: (根据梗死灶含血量的多少、有无细菌感染进行分类)

  1.贫血性梗死: 见于组织结构比较致密和侧支血管细而少的器官。

  特点: ⑴常发生于结构致密、血管吻合枝不丰富的组织,动脉阻塞,出血很少。 ⑵多见于心、肾、脾、脑。

  ⑶病理改变: ①大体:圆锥形或不规形、黄白色,边缘有白细胞浸润带和充血、出血带。

  ②镜下:凝固性坏死,原有轮廓隐约可见,后期细胞崩解、肉芽和瘢痕形成。液化性坏死,可形成空洞,脑坏死灶可形成胶质疤痕。

  2.出血性梗死 ⑴发生条件:①严重淤血伴有动脉阻塞:肺、肠、卵巢。

  ②组织疏松:富有弹性、易扩展,梗死区血 液不易挤出

  ⑵病理特点:① 大体:梗死灶,圆锥形、节段性或不规则形,暗红色,无出血充血带。

  ②镜下:梗死区组织坏死、弥漫性出血。

  ⑶常见的类型:①肺出血性梗死: 左心衰竭,在肺静脉压力增高和肺淤血的情况下,单以支气管动脉的压力,不足以克服肺静脉压力增高的阻力或栓子出现时可发生。患者咳嗽、咯血、胸膜刺激症、发热、血象改变。

  ②肠出血性梗死: 常见于肠套叠、扭转和嵌顿性疝,初时肠段肠系膜静脉受压而淤血,以后受压加剧,伴有动脉受压而使血流减少或中断,肠段缺血坏死。患者腹痛、呕吐、肠梗阻、腹膜炎。

  3.败血性梗死: 由含有细菌的栓子阻塞血管引起。常见: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感染来源:梗死前已有感染, 细菌来自感染性栓子, 细菌来自血液, 梗死后细菌自外侵入

  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取决定于梗死的器官、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细菌感染等因素。

  1.肾梗死:腰痛、血尿,不影响肾功

  2.脾梗死:脾被膜炎→左上腹疼痛

  3.肺梗死:胸痛和咯血、呼吸困难

  4.肠梗死:剧烈腹痛、血便、坏疽、穿孔、腹膜炎

  5.心肌梗死:导致心绞痛、动脉瘤、心脏破裂、心力衰竭,猝死

  6.脑梗死:失语、偏瘫、死亡

  7.四肢、肺、肠梗死:继发腐败菌感染 坏疽

  梗死的结局 1.溶解、吸收 2.机化、包裹、钙化

  水肿的发病机制:

  1.静脉流体静压的增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降低 3.淋巴液回流障碍

  水肿的病理变化: 1.大体:组织肿胀、颜色苍白、质软、切面可呈胶冻状。

  2.镜下:水肿液积聚于细胞和纤维结缔组织之间或腔隙中,HE染色为透亮空白区。

  例题:

  【A型题】

  1. 妊娠后期的妇女往往出现下肢或足背皮下水肿,引起水肿的原因为:

  A. 下肢动脉生理性充血 B.下肢血管的炎症性充血 C. 下肢动脉的减压后充血

  D. 下肢静脉的淤血 E. 下肢血管的出血

  2. 下列对肺淤血组织学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 B. 肺泡腔内有水肿液

  C. 肺泡腔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渗出

  D. 肺泡腔内有多少不等的红细胞 E. 肺泡腔内可见心力衰竭细胞

  3. 下列对肝淤血脂肪变的病变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肝脏体积增大,表面和切面呈暗红色 B. 肝小叶中央静脉肝窦明显扩张充血

  C. 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高度脂肪变性

  D. 肝小叶周边肝细胞高度脂肪变性 E. 肝小叶中央肝细胞坏死、崩解

  4. 减压病一般是指:

  A.氧气栓塞 B.氮气栓塞 C.二氧化碳栓塞 D.脂肪栓塞 E.羊水栓塞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12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