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药师 >> 执业西药师 >> 模拟试题 >> 药学知识一 >>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题库_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第八章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题库_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第八章 _第5页

来源:考试网  [ 2017年04月07日 ]  【

  答案部分

  一、最佳选择题

  1、

  【解析】:E。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精神活性药物,具有以下共同的药理学特点:①驱使用药者连续或定期用药的潜能,即强化作用;②连续反复地应用,机体对其反应减弱,呈现耐受性或对其反应增强,呈现药物敏化现象;③连续反复地应用,导致机体对其产生适应状态,呈现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及药物渴求现象。

  2、

  【解析】:A。队列研究又称定群研究,是将样本分为两个组,一组为暴露于某一药物的患者,与另一组不暴露于该药物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验证其结果的差异,如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或疗效。

  3、

  【解析】:B。按照疾病所累及的器官系统分为药源性肝脏疾病、药源性肾脏疾病、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和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等。

  4、

  【解析】:E。WHO将药物警戒定义为:发现、评价、认识和预防药品不良作用或其他任何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和活动。

  5、

  【解析】:E。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评定依据包括:时间相关性、文献合理性、撤药结果、再次用药结果和影响因素甄别。

  6、

  【解析】:C。有些药物可引起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如奎尼丁、利多卡因、美心律、恩卡因、氟卡胺、胺碘酮、安搏律定、溴苄胺、硝苯地平、洋地黄类、异丙肾上腺素、氯丙嗪、异丙嗪、阿米替林及一些新型的H1受体阻断药,例如阿司咪唑等。

  7、

  【解析】:D。药物附加剂属于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诱因的药物因素。

  8、

  【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传统分类,共分为三类:A型、B型和C型。过敏反应属于是B型不良反应。

  9、

  【解析】:B。副作用:是指在治疗量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治疗时所用一个作用,其他作用就成了副作用。一般都较轻微,多为一过性可逆的功能变化。例如阿托品有抑制腺体分泌,解除平滑肌痉挛,加快心率等作用。在麻醉时利用其抑制腺体分泌,引起的腹胀、尿潴留就是副作用;在用于解痉作用时,口干与心悸就成了副作用。

  10、

  【解析】:C。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所残存的药理效应。

  二、配伍选择题

  1、

  <1>【解析】:A。

  <2>【解析】:B。

  <3>【解析】:E。

  <4>【解析】:D。

  <5>【解析】:C。1.麻醉药品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停药后产生戒断症状,能形成瘾癖的药品,可分以下三类。

  (1)阿片类:包括阿片粗制品及其主要生物碱吗啡、可待因、二乙酰吗啡即海洛因以及人工合成麻醉性镇痛药哌替啶、美沙酮和芬太尼等。

  (2)可卡因类:包括古柯树叶中的生物碱可卡因及其粗制品古柯叶和古柯糊。

  (3)大麻类:包括印度大麻、其粗制品大麻浸膏和主要成分四氢大麻酚。

  2.精神药品

  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使之兴奋或抑制,反复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按药理作用性质可分成以下几类。

  (1)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类和苯二氮卓类。

  (2)中枢兴奋药:如苯丙胺、右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冰毒)和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俗称摇头丸,DMA,或迷幻药)。

  (3)致幻药:如麦角二乙胺(LSD)、苯环利定(PCP)和氯胺酮(俗称“K”粉)等。

  3.其他

  包括烟草、酒精及挥发性有机溶剂等精神活性物质。

  2、

  <1>【解析】:A。

  <2>【解析】:C。

  <3>【解析】:B。

  <4>【解析】:D。

  <5>【解析】:E。药物滥用是国际上通用的术语,是指非医疗目的地使用具有致依赖性潜能的精神活性物质的行为。精神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是一种以反复发作为特征的慢性脑病。身体依赖性又称生理依赖性,是指药物滥用造成机体对所滥用药物的适应状态。药物的交叉依赖性,可能表现为两药间所有药理作用均可相互替代,亦可能仅表现于两药的部分药理作用间的交叉依赖。药物耐受性指人体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减弱的状态。

  3、

  <1>【解析】:C。描述性研究是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

  <2>【解析】:A。队列研究又称定群研究,是将样本分为两个组,一组为暴露于某一药物的患者,与另一组不暴露于该药物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验证其结果的差异,如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或疗效。

  <3>【解析】:D。病例对照研究是对比有某病的患者与未患此病的对照组,对某种药物的暴露进行回顾性研究,找出两组对该药物的差异。

  <4>【解析】:B。实验性研究是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研究人群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4、

  <1>【解析】:B。

  <2>【解析】:C。

  <3>【解析】:E。我国缺乏G-6-PD人群的分布很广。当有此种缺陷者应用氧化性药物后,极易引起药源性氧化性溶血性贫血。伯氨喹属于此类药物。患者对氧化剂药物特别敏感,易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新生儿服氯霉素后因其葡萄糖醛酸结合力低下,对药物缺乏解毒能力,可致“灰婴综合征”,所以是年龄因素。

  5、

  <1>【解析】:A。

  <2>【解析】:C。

  <3>【解析】:B。

  <4>【解析】:D。

  <5>【解析】:E。此题考查药源性疾病的分类,按病因学分类是指按照引起药源性疾病的药品不良反应类型,将其分为与剂量相关的药源性疾病(A型药品不良反应)和与剂量不相关的药源性疾病(B型药品不良反应)。按病理学分类是指按照药源性疾病的病理学特点,将其分为功能性改变的药源性疾病和器质性改变的药源性疾病。按量-效关系分类是指根据药理学和毒理学的量-效关系概念进行分类,同时考虑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和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将药源性疾病分为:量-效关系密切型(A型)、量-效关系不密切型(B型)、长期用药致病型和药物后效应型。可将药源性疾病按给药剂量及用药方法分为以下三类:(1)与剂量有关的反应(2)与剂量无关的反应(3)与用药方法有关的反应。可将药源性疾病按药理作用及致病机制分为四种类型:(1)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或毒副作用所致的药源性疾病。(2)与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主要由药物的异常性及患者的异常性所致的意外特异性药源性疾病。(3)由于药物相互作用所致的药源性疾病。(4)由于药物的杂质、异常性及污染所致的药源性疾病。

  6、

  <1>【解析】:E。首剂效应是指一些患者在初服某种药物时,由于机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例如哌唑嗪等降压药首次应用治疗高血压可导致血压骤降。

  <2>【解析】:D。停药反应指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机体对这些药物产生了适应性,若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易使机体的调节功能失调而发生功能紊乱,导致病情加重或临床症状上的一系列反跳回升现象。

  <3>【解析】:C。继发性反应指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为治疗矛盾。例如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导致许多敏感菌株抑制,以至于一些不敏感的细菌,如耐药性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等大量繁殖,引起葡萄球菌假膜性肠炎或白色念珠菌病等继发感染,也称二重感染。

  <4>【解析】:A。副作用是指在药物按正常用法用量使用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治疗时所用一个作用,其他作用就成了副作用。一般都较轻微,多为一过性可逆的功能变化。例如阿托品有抑制腺体分泌,解除平滑肌痉挛,加快心率等作用。在麻醉时利用其抑制腺体分泌,引起的腹胀、尿潴留就是副作用;在用于解痉作用时,口干与心悸就成了副作用。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1、

  <1>【解析】:C。治疗结核病的药物首选是异烟肼,可以与利福平合用增强疗效。

  <2>【解析】:B。复方制剂如甲氧苄啶-磺胺甲异噁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异烟肼-利福平的肝毒性比单个药严重,其原因为其中一药能诱导CYP450,增加另一药物的毒性代谢产物生成增加。

  四、多项选择题

  1、

  【解析】:ABCDE。中国刑法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

  【解析】:ABCDE。2009年国家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的要求,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了基本药物的品种(剂型)和数量。

  3、

  【解析】:ABE。易引起肾病综合征的药物有金盐、青霉胺、卡托普利等。

  4、

  【解析】:ABCDE。药物警戒的意义:在加快新药上市审批的同时,必须加快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控。从宏观上来说,药物警戒对我国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体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仅仅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所不能达到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对安全、经济、有效的使用药品是必需的,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更加深入和更有成效离不开药物警戒的引导。药物警戒工作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挽救生命,这对保障我国公民安全健康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5、

  【解析】:ACD。肯定用药以来的时间顺序是合理的;该反应与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相符合;停药后反应停止;重新用药,反应再现。

  6、

  【解析】:ABCDE。药物警戒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①早期发现未知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其相互作用;②发现已知药品的不良反应的增长趋势;③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和可能的机制;④对风险/效益评价进行定量分析,发布相关信息,促进药品监督管理和指导临床用药。

  7、

  【解析】:AB。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方法大体上可分评价和宏观评价。

责编:duoduo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在线题库
  • 医药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