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物业管理师 >> 物业管理综合能力 >> 复习指导 >> 物业管理师考试物业管理综合能力考点:创新管理

物业管理师考试物业管理综合能力考点:创新管理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  [ 2016年2月4日 ]  【

  1.创新过程

  创新过程涉及的活动很多,主要有:研究开发、技术管理、组织、工程、制造、营销、用户参与及管理和商业活动等。创新不仅包括重大的技术进步,而且还包括小的改进和技术进步。创新过程伴随着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生产创新和商业营销创新等。

  创新的微观过程是指一个具体的创新从构思产生经过营销、研究开发、工程、制造等活动到市场引入这一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和推进方式。创新的微观过程研究某个创新的具体实现过程,但任何重大技术创新都会引起创新群和一系列连续创新,从而引起新产业的成长和老产业的再生或衰亡。

  持续创新过程分析的是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关系,主要描述在重大创新之后的创新分布类型、竞争格局变化、产业组织变化以及管理重心的转变。持续创新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它是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不了解持续创新模式或规律、缺乏对持续创新经济价值的认识、缺乏持续创新能力、存在着制度障碍等,都会构成企业持续创新的阻力。这也是企业创新过程中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效果降低的原因。从持续创新的观点看,创新者未必能从创新中获益最大,而模仿者或竞争对手却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这种现象在产业竞争过程中是值得注意的。

  2.创新模式

  企业创新模式主要有“内生型”创新模式、“外生型”创新模式和“混合型”创新模式三种。

  企业在创新实践中对创新模式的选择,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科技资源及技术控制能力。一般来说,技术基础雄厚的大型企业,尤其是垄断性企业,大都采用“内生型”技术创新模式。这一方面可以达到降低因借用“外生”科技资源而必须耗费的创新成本;另一方面,采用“内生型”创新模式有利于技术保密,并尽可能延长追赶式“模仿创新”的时间,使模仿者或竞争者难以轻易获取创新技术。

  从上述可以看出,创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要时刻接受来自创新利润实现状况或亏损状况的检验。

  (二)企业创新活动管理

  从企业创新过程看,它是创新源、研究开发、营销和制造等共同参与的过程。由于现代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多机构参与的复杂过程,所以,用户、部件供应商以及其他企业和个人,甚至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环境,都在考虑之列。企业创新活动管理的重点是创新源和研究开发管理。

  1.创新源管理

  创新者或创新源是指第一个将创新开发至可使用状态和有效产出水平的个人或企业。创新源描述的是:谁是创新者或创新构思从何而来。传统观念认为,产品创新是由产品制造商实现的,但大量的研究表明,对不同的创新种类和不同的产业,创新源差异很大。在有的领域内,产品用户开发了大多数创新;在另外一些领域,创新有关的部件和材料供应商是典型的创新源;还有一些领域,产品制造商则是名副其实的创新者。

  具体分析创新源,至少在研究开发和营销的组织与管理手段两方面对创新企业具有重大意义。企业可以依据其对创新源的假设来组织其创新活动和分配人员。大多数企业仍按传统的观念来组织创新活动,即认为新产品应该由制造该产品的企业来开发,这往往促使制造商组成一个自己就能完成全部新产品开发任务的研究开发部门,并组织市场研究部门来寻找某种市场需要。如果制造商完全依赖其内部创新开发来获得新产品概念,有时也能成功。但是当用户、供应商和其他创新源被加入到创新过程中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培养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核心能力及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条件。研究开发、营销和制造,任何一个职能的失误,都会造成创新的失败。

  2.研究开发管理

  研究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能力是企业和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和重要衡量指标。国际著名企业都把研究开发看作企业的生命源,不惜重金投资于研究开发。如何在企业中培养起强大的研究开发力量,以及如何提高企业已有研究开发队伍的创造力,不仅对企业的成败至关重要,而且对国家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研究开发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担负着创造新技术、获取新技术、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提供创新构思等任务。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研究开发活动首先是一种商业活动,其次才是技术活动。因此,研究开发管理要以市场为导向,并通过市场来检验研究开发效果。

  (三)创新成功因素与成功创新的一般特征

  1.过程因素

  影响创新成功的过程因素有:

  (1)建立良好的内、外部沟通交流;与外部科学源和技术源有效地联结;接受和采纳外部构思。

  (2)将创新看成是整个企业的任务;有效的交叉职能联结;从创新早期阶段开始,所有部门就一体化地参与创新;设计出的物品可制造性强。

  (3)精心计划项目控制程序;对新项目进行公开筛选;定期评价项目;对项目实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4)开发工作效率高、质量高;实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程序,利用最新式生产设备。

  (5)强烈的市场导向,强调满足用户需要,尽可能让潜在用户参与或涉及开发过程。

12 3
纠错评论责编:zhanglu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