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统计师 >> 行业知识 >> 行业要闻 >> 文章内容

改革开放40周年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

来源:山西省统计局  [2018年11月21日]  【

山西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40周年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从山西实际出发,制定有效的粮食发展规划,落实出台一系列重农、强农、惠农政策,带领全省人民不懈努力,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努力增加农业投入,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总产和单产不断创新纪录,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山西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一、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攀升,40年增长91.5%

  改革开放40年,伴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山西粮食从生产总量、种植结构到生产方式、种植理念乃至生产环境都发生了巨大而可喜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彻底结束了农业支持工业的原始积累时代,形成了全社会关注“三农”,多方位反哺农业,保护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良好发展环境。山西粮食生产克服十年九旱、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等不利条件的制约,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播种面积调减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在波动中不断攀升,综合产能显著提高。1978--2017年,全省粮食生产总量从70.7亿公斤提高到135.4亿公斤,依次迈上80亿公斤、90亿公斤、100亿公斤、110亿公斤、120亿公斤和130亿公斤六大台阶,2012年以来全省粮食总产稳定在130亿公斤以上,2014年创出138.7亿公斤的历史最高水平,进入历史最好时期。纵览改革开放40年山西粮食生产的发展轨迹,经历了快速发展--波动发展--超常发展三个阶段。

  图1 改革开放4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

  单位:亿公斤

  (一)1978--1990年的快速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山西农村发展的温饱问题。到1984 年,山西粮食总产量达到87.2亿公斤,比1978年增加16.5亿公斤,增长23.3%,年均增长3.6%。此后,针对农民怕变的心理,198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确立土地承包期延长至15年以上的政策,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同时为解决部分农民“卖粮难”问题,国务院决定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和议购议销相结合的双轨制,期间连续三年上调粮食定购价格,并实施粮食合同定购与供应平价化肥、柴油和预发定金“三挂钩”政策,全省粮食国家定购量大幅度增长,进一步促进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1990年山西粮食总产达到96.9亿公斤,比1978年增加26.2亿公斤,增长37.1%,年均增长2.7%。这一时期,播种面积比较稳定基本保持在5000万亩左右,单产水平则较大幅度增长,1990年全省粮食单产水平达到196公斤/亩,比1978年提高53.1%。

  (二)1991--2003年的波动发展时期。1991年到1993年,山西提出 “两高一优”和“两高一低一优”高效农业的战略,对全省粮食产量产生了积极影响,播种面积由1991年的4799.2万亩扩大到1993年的4920.7万亩,扩大121.5万亩,单产水平提高47公斤,总产量由74.2亿上升为99.0亿公斤。1995年中央提出要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和农村社会稳定。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的相关文件,促进了粮食产能的提高。1994年到1998年,虽然总产水平不断刷新历史记录,相继迈上了100亿公斤和105亿公斤的新台阶,1998年全省粮食总产达108.1亿公斤,比1978年的70.7亿公斤增长53.0%,但起伏不稳,年际间高低相差10亿公斤的现象比较频繁,呈现出波动式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全省中低产田面积较高,占到总耕地的2/3,这些中低产田产量低而不稳,对全省粮食产量形成较大影响。1999年,随着全国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升温,山西出台一系列文件,明确以产业化方式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培育主导产业,并实施退耕还林,1999年-2003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由1998年的4945万亩降至2003年的425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净减少695万亩,加之此阶段粮食价格一直低位运行,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粮食总产徘徊在82-96亿公斤之间,2001年产量下跌到69.2亿公斤,比上年下降幅度达16.1亿公斤,跌至上世纪70年代的生产水平。

  (三)2004--2017年的超常发展时期。这是山西粮食生产史上的最佳时期。针对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粮价持续走低粮食生产效益滑坡,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2004年初,中央颁布一号文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连续颁布发展“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从多方位、多角度,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力度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保护和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被提到空前高度。惠农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成为山西粮食生产历史上保持高产时间最长、稳定性最好的时期。这一时期,播种面积恢复性扩大,且种植结构以高产作物为主的产量型结构逐步向集高产、优质、高效、多样为一体的综合效益型结构转化,玉米生产在稳定的市场需求与较高的价格影响下,以其高产、多样、优质、高效的优势持续扩增。玉米面积所占比重由38.5%一路提高到57.0%,从而拉动全省粮食总产量由2003年的95.9亿公斤稳步走高,2014年达到138.7亿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2004年到2009年,平均年产量101.1亿公斤,且年际间比较平稳。2010到2014年,粮食产能迅速提高,连续跨越110亿公斤、120亿公斤、130亿公斤3个台阶, 5年年均生产粮食127.8亿公斤,年均递增速度高达7.8%,实现有史以来的五连增。近3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粮食播种面积有所调整,但单产水平比较稳定,全省粮食总产仍保持年均134.9亿公斤的生产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的山西粮食生产,在波动起伏中不断攀升,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40年间,全省粮食总产超过百亿公斤的年份共有14个,有2个是上世纪90年代的1996年和1998年,其余12个是2004年以来,除2005年和2009年遭遇严重旱灾,粮食总产量为97.8亿公斤和95.5亿公斤外的其他年份。尤其是2010年以来,全省粮食面积连续8年稳定在4750万亩以上,单产由230公斤/亩提升到285公斤/亩,粮食生产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山西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二、粮食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联袂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一)粮食种植结构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联产责任制的实行,农业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在粮食生产总量迅速增加的同时,“以粮为纲”的单一生产结构也随之得到改变,此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种植意向逐渐由自给自足向商品化、社会化、效益化迈进,从而促进种植结构、种植理念的转变。

  40年来,山西粮食播种面积总体上虽在不断减少,由1978年的5538.7万亩减少为2017年的4757.4万亩,减少781.3万亩,但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了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山西粮食生产主要由小麦、玉米及杂粮构成。1978--1994年间,粮食生产的首要目标是追求以小麦为主的细粮生产,以解决长期以来“细粮不能顿顿见”的问题。小麦种植比例迅速提高并稳定在30%以上,期间玉米种植比例一直徘徊在20%以内,杂粮比重则保持在50%左右。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提升,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逐步被以商品生产为主的市场农业所取代,由以高产作物为主的产量型结构逐步向集高产、优质、高效、多样为一体的综合效益型结构转化。小麦生产由于受种植区域限制和生产效益影响,在品质不断提高的同时,面积和比重逐年下降。玉米生产在稳定的市场需求与较高的价格影响下,以其高产、多样、优质、高效的优势持续扩增。从2001年开始,玉米播种面积首次超过小麦,此后一路提高,到2010年面积占到粮食作物的50.9%,此后所占比重连续走高,2015年达到58.2%,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2017年的比重开始下降,分别为57.9%和57.0%;杂粮生产在整合资源,提升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朝着区域化、优势化方向发展。小麦、玉米和杂粮的种植比例由1978年的29.9:21.5:48.7到2001年的28.5:29.1:42.4,发展为2015年为17.7:58.2:24.1,此后玉米比重开始下降,2017年种植比例为17.7:57.0:25.3。

  图2 1978年-2017年全省粮食种植结构变化

  单位:%

  (二)粮食单产水平在波动中提升,40年实现成倍增长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端,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农业生产“十年九旱”,基础条件脆弱,弱质性的粮食生产难以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影响。尽管如此,粮食生产结构的不断优化,科技含量的不断增长,山西的粮食单产水平在波动中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由拼资源、拼劳力的粗放经营逐步向以科技为先导、以优化结构为主线、以管理为保障的集约经营转化,粮食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改革开放40年间,山西粮食的单产水平,经历了1978年到1985年的快速提高,由128公斤提高到180公斤,年均增长5.0%;1986年到2001年期间起伏不稳,波动幅度较大,最低为1987年的147公斤,最高为1996年的221公斤,但年均水平保持在181公斤; 从2002年开始,单产水平突破200公斤,并且一路增长, 2016年达到286公斤创历史单产最高纪录。1978年以来的40年,单产水平由1978年的128公斤/亩提高到2017年的285公斤/亩,增长1.2倍,实现了单产翻番。

  图3 1978年-2017年全省粮食单产

  单位:公斤/亩

  (三)玉米持续扩增,为稳定山西的粮食生产做出突出贡献

  玉米种植在山西南北皆宜,适种面广,单产水平高,管理方便,是山西粮食生产的优势所在。1981—1994年全省玉米播种面积一直徘徊在1000万亩以内,种植比例保持在20%以下。1995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洞悉优势,利用和发挥优势,适时实施玉米高产战略。在积极引导农民增加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推出、推广玉米增产适用技术,大力推动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不仅使玉米单产水平突破创新,而且在优良品种的推广方面,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由普通的食用良种发展到特种专用玉米,包括甜糯玉米、高油玉米、饲料玉米、爆裂玉米等。特别是2001—2015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增长,以年均扩增110万亩的速度,于2015年达到历史最高面积2841.7万亩,玉米产量随之连续刷新纪录,跨过60亿、70亿、80亿、90亿和100亿公斤的台阶,于2013年达到104.9亿公斤的最高水平,占粮食产量的77.1%。与此同时,玉米单产水平稳定提高,从2004年以来,平均亩产已基本稳定达到350公斤。面积和单产的同向增长拉动了生产总量的大幅度增长。生产总量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玉米在粮食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对稳定山西粮食生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

  三、山西粮食生产的经验

  改革开放40年,山西粮食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纵观山西粮食生产发展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山西的粮食增产靠的是党的富民政策、农业科技的支撑和经济体制的变革。

  (一)制度变革是影响粮食生产发展的直接动因

  山西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政策因素发挥了主导作用。每一次生产力的解放,生产技术的提升,都伴随着一系列制度的重大改革。20世纪80年代初,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这一政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于农业生产的复苏、生产潜力的发挥、生产力的进步、农民收入的增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农业生产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开始,开启了减轻农民负担的农村财政体制改革,征收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于2006年画上了句号;2004年以来,国家连续15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力度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精神,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有增无减,补贴金额持续增长,补贴范围不断扩大。财政对“三农”工作的明显倾斜,各项支持“三农”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水平的稳步提升。

  (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直接推动粮食生产方式的转变

  农业产业化是按照市场要求和资源条件,确立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各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70年代末,我国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了农工商联合体,到80年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工商业注入了农业,延长了农业链条。山西农业产业化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进行探索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顺应和遵循市场规律,在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千方百计倡导绿色化、特色化、标准化生产,促进了粮食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它们上联市场,下联基地,发挥了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逐步把分散的小农户生产带入现代市场。通过建设农产品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围绕“公司+基地+农户”的绿色产业发展思路,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为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从2006年到2016年,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由0.4万个发展到4.2万个,增长8.4倍;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发展到2.8万个。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不断发展,全省各地粮食生产方式实现了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以商品生产为主的市场农业的历史性转变,从而促进了粮食生产方式由单纯的外延扩张向挖掘内潜、提升结构、增强后劲的可持续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促进粮食产出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40年,是山西农业现代化水平高速发展的40年。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为导向,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从而推动了粮食产出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创建部、省级万亩和千亩粮食高产示范片,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各地在创建过程中,集成优良品种和高产配套技术,集中资金,依靠科技,改善品质,主攻单产,通过典型示范,高产粮食创建示范片区辐射带动了全省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全省粮食优良品种比例逐年扩大,目前全省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优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高产万亩示范片更是实现了优种覆盖率达100%,优种普及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农业劳动效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全省小麦机耕率高达98.5%、机播率97.1%、机收率达到95.8%,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4.0个、15.1个、3.6个百分点,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玉米机耕率为91.7%、机播率75.4%,均高出全国和中部省份平均水平。三是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先进技术顺利推广。农作物有效灌溉面积和机电排灌面积同步扩增,特别是2003年以来,全省农作物有效灌溉面积由2003年的1095.25千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1511.2千公顷,年均递增2.7%;机电排灌面积由2003年的948.5千公顷增加到1173.6千公顷,年均递增1.7%;同时机械化秸杆还田、机械铺膜等旱作农业技术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深施等先进技术得以顺利推广,为山西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合理的农业布局为发挥生产优势形成区域化生产提供了条件

  山西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农产品的多样性特点。一直以来,山西注重充分发挥各地自然生态和生产优势,将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举措和基础工程,积极调整粮食生产布局,在政策和市场双重因素的带动下,已初步形成了玉米、小麦、马铃薯等多个优势种植区域和小杂粮特色种植区域。主要包括以中南部平川盆地为主的小麦生产区域;以太行山河谷带、晋北盆地、忻定盆地、晋中盆地、晋南盆地为主的“一条带,四大区”的玉米生产优势区域;以东西两山和北部高寒丘陵区为主的马铃薯和小杂粮生产区域。经过布局优化和产业开发,山西优势农产品总体上已经进入规模扩张阶段,形成了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在此基础上,各粮食品种的产品优质率、商品率、订单率和加工转化率不断提高,促进了粮食产能的稳步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是波澜壮阔的40年。在这40年中,山西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日益提升,人均粮食占有量不断增加。纵观40年的粮食发展,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伴随着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发展和落实,伴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发挥重要作用,伴随着农村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不断发挥,也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型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市或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者在获取经济收入过程中,对农村以外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依赖性日益增强;新一代农民相继走出本乡本土,拓展和延伸增收、创收的渠道和路径,外出务工已成为现阶段广大农民实现增收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广大农民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复杂,就业取向和从业标准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也使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面临新的挑战。展望山西未来的粮食产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重农抓粮,切实端正粮食生产态度,真正实现“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山西以“功能农业”和“有机旱作农业”为重点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将更加深入推进,绿色化、特色化、标准化生产持续发展,生产方式将更加科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不断提高,从而实现总量更加充裕、品种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更加绿色生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山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责编:zp032348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