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中学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模拟试题 >> 2020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分试题(九)

2020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分试题(九)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20年09月29日 ]  【

  一.单项选择题

  1. A 夸美纽斯

  2. C 永恒性

  3. A 社会流动功能

  4. D 爱弥儿

  5. B 社会环境

  6. C 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

  7. D 差异性

  8. A 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现有到的发展水平之前的矛盾

  9. C 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

  10. A 以分科课程为主

  11. B 课程标准

  12. A 关键期

  13. A 整体性

  14. C 建立自我同一性

  15. A 对教学重点在语音,语调上予以强调

  16. B 精细加工策略

  17. A 下位学习

  18. B 理智感

  19. D 强迫行为

  20. D 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1.C 期待效应

  二.辨析题

  22.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德育过程一般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3.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赖于其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首先,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思想都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做基础,其次,知识学习的本身是艰苦的劳动,这个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正如赫尔巴特说的:“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24. 答案要点

  错。短时间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条件是复述。

  25. 答案要点

  错。本质上不相同。负强化:撤去消极刺激增加行为几率。惩罚:施加消极刺激减少行为几率。

  26. 答案要点

  (1)信息技术教育

  (2)劳动技术教育

  (3)社区服务

  (4)社会实践

  (5)研究性学习

  27. 答案要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4)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

  (5)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6)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28. 答案要点

  (一)知识观:

  1. 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2. 只是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

  3. 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构建起来。

  (二)学习观:

  1. 主动建构性

  2. 社会互动性

  3. 情境性

  (三)学生观:

  1.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

  2.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29. 答案要点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此时个体对道德规范行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压力(如奖惩),而不是内在的需要。这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

  (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30. 【参考答案】

  (1)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是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共性、免费性、基础性。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赖于教育平等思想以及教育公平与正义理论。该市教育局出台改革措施,制定评价体系,对效益高的学校实行倾斜政策,加大投资力度等一系列举措,都体现了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

  (3)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着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现状。该市教育评出高效益学校,并加大对这些学校投资力度,保证了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一程度上加大了该市学校之间的教育经费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发展

  (4)该市教育局指定了统一的评价体系,这一举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平衡和公平,有利于该市学校标准化建设

  31. 【参考答案】

  (1)贾德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概括说学习迁移理论。

  (2)第一,在先期学习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期学习时获得了一般原理,第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他们之间的共同原理。第三,强调经验概括化的重要性,认为学生需要先掌握原理,形成类化,才能迁移到具体的类似的活动去。

  (3)依据该理论,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他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4)该理论启示教师在教授学生新知识时要先教会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概括处原理的新知识的共同点,让学生在新旧知识件形成类化,这样才能达成迁移的效果。

12
责编:yuanyijing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