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统考地区

省考地区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幼儿 >> 保教知识与能力 >> 复习资料 >> 2019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第一章第七节

2019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第一章第七节 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 2019年02月14日 ]  【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1.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2.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伙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等。

  (1)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既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人际关系),又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社会性因素;

  (2)性别角色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社会性的主要方面;

  (3)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则属于儿童道德发展的范畴。

  3.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乃至其未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幼儿社会性发展更是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

  (1)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培养身心健全的人是教育的最根本目标。社会性发展是儿童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从现代教育观念看,让儿童“学会做人”的教育远较知识和智能教育重要。重视社会性教育这一主题,已经成为现

  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

  (2)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

  础。幼儿社会性发展在人的一生的社会性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其未来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此阶段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未来人格发展的方向和水平。这是由于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在此阶段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开始逐渐显示出较为明显的个人特点,某些行为方式已经成为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因此,幼儿期应该注重发展儿童的社会性,为孩子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1.幼儿亲子关系的发展

  (1)亲子关系的概念及其价值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人的一生中,无论是孩提时代对父母亲的依赖眷恋还是身为父母者对子女的关爱之心,其间所涌动的亲情令人刻骨铭心,而随之建立起来的亲子关系更是维系着人的终身发展。很多发展心理学家认为,早期的发展,尤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为个体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开辟了一条健康的道路。

  (2)亲子关系的类型

  亲子关系通常被分成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及放任型。不同的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同的。研究证明,民主型的亲子关系最有益于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①民主型

  父母对孩子是慈祥的、诚恳的,善于与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积极支持子女的爱好、兴趣;同时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常对孩子提出明确又合理的要求,将控制、引导性的训练与积极鼓励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结合。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发展较好。

  ②专制型

  父母给孩子的温暖、培养、慈祥、同情较少。对孩子过多地干预和禁止,对子女态度粗暴,甚至不通情达理,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不予满足,不支持子女的爱好兴趣,更不允许孩子对父母的决定和规定有不同的表示。这类家庭中培养的孩子或是变得驯服、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是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

  ③放任型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一般关怀过度,百依百顺,宠爱娇惯;或是消极的,不关心,不信任,缺乏交谈,忽视他们的要求;或只看到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对子女否定过多,或任其自然发展。这类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担心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有礼貌,清高孤傲,自命不凡,害怕困难,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 (2)婴儿期的依恋

  ①母亲——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必然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的角色。首先,

  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母亲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身体的等大量刺激,极大地满足了婴儿生长的需要,为婴儿早期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起了基本的图式。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比如有关母子正常交往和母亲缺失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对婴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究表明,母亲对婴儿语言发展影响极大,母子正常交往有助于婴儿语言正常、顺利地发展,而母亲缺失,即使父亲健在,

  也会使婴儿的语言发展受损。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母亲给予婴儿的日常照料和抚育,成为最有效的情感刺激,提供了最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反应。因此,母亲在婴儿积极

  情感的发展中起着发动和保障的作用,同时,母亲又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依恋──婴幼儿的最初情感联结

  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并不仅仅表现在母亲对婴儿的态度和作用上。事实上,婴儿也在积极地影响着母亲。婴儿从出生后的第一天起,就会对别人发生反应。到了 6~7 个月,一个的发展──特定性依恋开始了。这时,婴儿表现为积极寻求与特定的照看人联系并拒绝他们离去的倾向,这一特定的照看人主要是母亲。依恋是一种强烈的持久的情感联系。正是这种情感联系,使得婴幼儿最愿意与母亲在一

  起。它的生物意义在于个体可以从中获得关爱和安全感。而它的社会意义在于奠定了儿童日后情感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依恋的发展过程

  a.依恋建立的前提依恋是心理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儿童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依恋的发生与建立有其特定的标志,其前后相继的阶段性发展过程也是儿童心理逐渐趋向成熟的过程。

  第一,识别记忆

  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有一个从未分化到分化的过程。当儿童能够把作为依恋对象的特定个体与其他人区分开来时,就有可能形成对特定个体的集中依恋。这种使知觉对象从知觉背景中分化出来的认知技能,就是儿童的识别记忆。儿童识别记忆产生的时间可以因感觉器官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各种感觉器官的活动逐渐协调起来发挥作用,通过对多通道信息的收集、加工、鉴别,儿童能更准确、更生动、更完整地确认依恋对象第二,客体永久性与“人物永久性”

  我们已经知道,在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获得客体永久性的概念是一个重大成就。正是这种认识能力使婴儿在头脑中始终保持着母亲的形象,我们称之为“人物永久性”。于是,当母亲离开婴儿时,婴儿才会寻找。客体永久性的认知能力,是儿童依恋形成的认知前提。

  婴儿的识别记忆和客体永久性的出现并非彼此孤立,两者具有发展上的相继性以及功能的相辅相成性。

  b.依恋形成的标志

  儿童对他人的依恋有着一系列的反应和表现。如,当母亲走进房间,孩子就张开嘴,朝她友好地微笑;当母亲把他抱起来,孩子会拍母亲的脸,摸她的头发,依偎在她身上;当孩子感到焦虑和恐惧时,他会追随母亲,甚至抓住母亲的腿,抱得紧紧的等等。这里,以什么样的行为反应作为判断依恋真正建立的标志,直接影响到依恋形成时间的确定,以及对依恋关系的特殊性乃至依恋质量与性质的判定。因此,科学地确立依恋形成的标志在依恋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英国心理学家谢弗(R.Schaffer)认为,依恋形成的标志需要符合以下三条原则:第一,代表性,即能反映依恋这一行为表现不同于其他社会关系的本质规定性;第二,稳定性,即在依恋一般应出现的时期内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存在,如孩子的行为今

  日出现,明日消失,则不具有稳定性;第三,普遍性,即不因个体间的差异而影响该依恋现象的普遍存在,如在一般情况下某种行为甲具有,而乙在同期并不出现,那么这种标志就很难认为具有普遍性。

  ④依恋的形成阶段

  在儿童的早期发展过程中,依恋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的。鲍尔比提出依恋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a.无分化阶段(0~3 个月)

  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环境,尤其是人,表现为倾听、追视、吸吮。婴儿对人的探索只能借助于哭泣、微笑和咿呀语等。一旦成人给予回应,或是留在孩子身边,或是抱起孩子轻轻摇晃,都能使之高兴、兴奋,并且感到愉快、满足。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是不加区分,没有差别,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同时,所有的人对婴儿的影响也是一样的。因为此时的儿童还未能实现对人际关系客体的分化,他们并不介意被陌生人抱起。

  b.低分化阶段(3~6 个月)

  婴儿继续探索环境,开始识别熟悉的人(如父母)与不熟悉的人的差别,也能区别一个熟悉的人与另一个熟悉的人。如婴儿用不同的微笑和发声区别不同的人。对熟悉的人表现为更敏感。他们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而在其他熟悉的人面

  前这些反应就要相对少一些,若是面对陌生人这些反应则更少。但此时的儿童除了能从人群中找出母亲,仍旧不会介意和父母分开。

  c.依恋形成阶段(6 个月~2.5 岁)

  从这时候起,孩子对母亲的存在尤其关注,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与母亲在一起就很高兴,而当母亲离开时则非常不安,表现出一种分离焦虑。同时,当陌生人出现时,孩子则会显得谨慎、恐惧甚至哭泣、大喊大叫,表现出怯生、无所适从。不过,这时候的孩子已经明白成人不在视野范围内后还会继续出现,所以他们以母亲为安全保障,在新环境中探寻、冒险,然后又回来寻求保护。

  d.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5 岁以后)

  随着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待问题。亲子之间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关系,具有“目标—矫正”的“伙伴关系”性质。儿童能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他们已经理解父母离去的原因,也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这样分离焦虑便降低了。如 2 岁的孩子会问妈妈去哪儿(到超市买东西),什么时候回来(过一会儿就回来),这些解释使孩子相信母亲肯定会回来。有时他们会要求母亲离开前给他讲个故事,再把他交给保姆。总之,这时的儿童会同父母协商,向成人提出要求,亲子之间的合作性加强,而不是跟在他们后面或拉住他们。

  ⑤依恋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虽然每个家庭的儿童都对熟悉的照看者表现出依恋,但到了第二年末,这种关系的表现程度却大不一样。照看者在场时有些孩子能安详自在、无忧无虑,他们明白自己能得到照看者的保护和帮助。而有些孩子却显得神情恍惚、焦虑不安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

加入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648031666。教师资格考试报名 ,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责编:limingjuan2018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