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幼儿 >> 综合素质 >> 模拟试题 >> 2020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巩固试题(8)

2020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巩固试题(8)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20年03月09日 ]  【

  二、材料分析题

  1、试评析《聪明的喜羊羊》一课的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听音乐《大家一起喜羊羊》做手指律动,通过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复习8的组成。

  小朋友们,刚才的歌曲里都唱到了谁?你喜欢喜羊羊吗?为什么喜欢他?(因为喜羊羊很聪明)

  知道我是谁吗?今天,我是羊村的村长慢羊羊,你们想当聪明勇敢的喜羊羊吗?那我慢羊羊就先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很聪明:前段时间我们喜羊羊把八捆青草分别送给了沸羊羊和美羊羊,当时有几种分法分给他俩的?(七种分法)分别是几捆和几捆?(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

  二、幼儿尝试9的分解

  每位幼儿一盒棋子、一张大图片。今天,慢羊羊想请喜羊羊帮忙,请你们帮助我把这些礼物分给美羊羊和沸羊羊,大家愿意帮忙吗?幼儿第一次进行9的自由分配。提醒幼儿注意合作。

  幼儿进行第二次自由分配,提出要求:不能和上次分的一样。依此类推,一直到第八次自由分配。

  三、教师出示分解结果,幼儿对比、验证

  请幼儿观看课件,带领幼儿验证自己分配和记录的结果。

  讨论:9还能不能再分?得出结论:9一共有8种不同的分法。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分法和老师的分法有什么不一样。

  四、引导幼儿学习9的组成,并能根据9的分合法,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观看课件,引导幼儿理解9可以分成l和8,1和8合起来是9,合起来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教师列出加法算式1+8—9。

  通过课件演示,请幼儿仿照老师刚才的例子,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2+7—9;3+6=9;4+5—9;5+4—9;6+3=9;7+2=9;8+1—9。

  五、引导幼儿理解交换规律,感知交换“+”号两边数字的位置得数不变的事实,找出存在互换关系的几组加法算式

  请小朋友看1+8—9,8+1=9这两道加法算式,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请你从剩下的加法算式中,也找出存在这种互换关系的加法算式:

  2+7—9,7+2=9;3+6=9,6+3=9;4+5=9,5+4=9。

  六、游戏,复习9的组成和加法

  1.游戏“拔草”

  目的: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任务意识,复习9的组成。

  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孩子能够尽量完成自己的任务。玩法:

  (1)教师准备好绿色的大泡沫板,在上面插上很多的小草。在游戏进行前老师会告诉每个小朋友一个数字密码,数字密码是几就拔几棵草,请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2)提问:谁拔了8棵草,那8和几可以组成97(拔了l棵草的小朋友起立)幼儿一起说:8

  和1组成9。

  (3)依次提问。

  2.游戏“打倒灰太狼”

  目的: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复习存在互换关系的几道加法算式,体验成功的快乐心情。玩法:羊村的警报响了,灰太狼来了,怎么来了这么多的灰太狼?原来灰太狼发明了克隆机器,克隆出好多的灰太狼。

  (1)请幼儿点数灰太狼的个数。(9只)

  (2)喜羊羊们把准备好的武器——沙包拿出来当石头砸向灰太狼。(3)打倒了几个?请幼儿列算式,如l+8—9或8+1—9等。

  (4)带幼儿到室外庆祝战胜了灰太狼,活动结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材料中的教学活动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应注意结合游戏,提高幼儿学习与认识的兴趣。该教学活动一开始,教师引用了幼儿们最熟悉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角色,一下子抓住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把幼儿吸引到课程中来,有助于课程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进行。

  接着教学活动以生活化和游戏化的形式,进行数学教学,使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直观,提高了幼儿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性.使本来枯燥的数的分解和组成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有助于幼儿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的效果。

  2、裤子尿湿以后晚饭后,小朋友都到活动区玩玩具,等待家长的到来。只有媛媛小朋友躲在厕所里哭着不肯出来。我(老师)走过去,轻声问她:“你怎么了,可以告诉我吗?”她说:“刚才上厕所时,我的裤带儿太紧,脱不下来,所以……”听了孩子的一番话,我向她笑了笑,说:“没关系,别的小朋友不知道,老师替你保密,咱们不跟别人说。”她听我这么一说,马上点了点头。为让她放心,我还跟她拉钩儿,发誓保密。

  我把她带到寝室,帮她把裤子换下来,盖上被子,等她家长来接她。

  我看她表情很不自然,便问她:“你在家帮妈妈干活儿吗?”她马上兴奋地说:“我有时帮妈妈干活儿,妈妈夸我是好孩子。”我说:“老师也觉得你很能干,是个好孩子。不小心尿一次裤子算不了什么,以后有尿要早点尿,不要穿裤带太紧的裤子,万一解不开裤带要及时告诉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老师小时候也尿过床呢,每个大人小时候都尿过床,也都尿过裤子!”她听了先是一脸的惊讶,随后露出了轻松的笑容,笑得那么真诚。

  以上案例中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幼儿德育过程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请结合案例具体说明老师的言行如何体现了这一原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把对学生严格的要求与爱护、尊重、理解、信任结合起来。这条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严格要求学生。

  (3)对学生存在的缺点错误,既要严肃批评,又要热忱帮助,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杜绝冷嘲热讽、揶揄挖苦等伤害学生感情的做法。案例中的老师在幼儿尿裤子之后,既没有责备她,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稳定了幼儿焦急的情绪,又帮助幼儿换掉裤子,同时又真诚地与幼儿交流小时候的经验,反映了对幼儿的爱与尊重;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幼儿以后要注意避免该问题再次出现,表现了对幼儿的严格要求。这位教师用实际行动体现了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12
责编:shunning阳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