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小学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模拟试题 >>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题:教育基础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题:教育基础(一)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8年12月21日 ]  【

  热点关注:2019年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VIP班5大经典课程:精讲班+模考内训班+习题精析班+真题解析班+面试精讲班对考试考核形式要求及流程进行全面介绍送6类特色学习资料,笔试试题、复习重点,全线解答!

  不想错过教师资格证面试备考?考试交流?欢迎加入教师资格证学习群号:879169238。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抑或  扫码进群

赶紧扫描下面二维码!!!

  二、简答题

  1.简述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答: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普及性。作为初等教育的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因而要求其具有最大的普及性。小学教育的普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凡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一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做到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和少

  年不入学或中途辍学,并且使他们每个人都能达到基本的教育要求;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所有的入学儿童负责,爱护、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2)基础性。我国的教育体系,一般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立的性质和任务,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从个人来讲,小学教育阶段是一个人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阶段,对每个公民个人的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小学教育是接受中等教育的基础。从国家来讲,只有小学教育普及和提高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才能逐级普及和提高,小学教育是国家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基础。

  (3)强制性。义务教育不仅是受教育者的权利,也是受教育者的义务;不仅是受教育者个人的义务,也是由社会各阶层、各方面和国家各部门共同承担的义务。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法律的强制力量,这就是义务教育的强制性。

  2.试分析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特殊任务。

  答: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小学教育的特殊任务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教育的总任务

  小学教育是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要求学生学好语文、数学,打好读、写、算的基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要使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自己的手和脑,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体力,为自己成为具有高素质的公民打下基础。做到以上这一切,实际上也是为我们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2)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

  根据童年期儿童的生理发展水平,老师应允许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但不应过度疲劳和过度紧张。老师要培养小学生坐、立、写字与看书的正确姿势,注意锻炼儿童的小肌肉,逐步锻炼手部的细微动作,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培养小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要求并及时予以提示,使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得到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发展其逻辑思维,并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要让小学生了解学习在人一生中的重大价值,培养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优良学习品质。培养小学生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发展其对道德的理解能力,使之能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思考、逐步学会科学地看待社会和人生各种问题,提高其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3.小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答:(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所谓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系统。它是组成一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揭示了学科研究对象的规律性,反映了科学文化发展的现代水平。所谓技能,是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而基本技能,则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技能通过多次操作,可以发展成为技巧。今天,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加强“双基”教学,而“双基”教学是我国的优势和传统。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所谓智力,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能力不仅是智力发展的高级形式,而且是学

  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决心的体现。发展智力,培养创造能力,形成学习能力,是当今世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体力。所谓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教学特别要注意教学卫生,要求学生在坐、立、阅读、书写和其他学习活动中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护学生的视力,防止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使学生有规律、有节奏学习与生活,保持旺盛的精力,发展健康的体魄。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小学生的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正处在急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诸方面的认识,而且教学活动本身也具有教育性。学生在教学中进行的学习和交往,是他们生活中认识世界和进行社会交往的组成部分;他们在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联系实际过程中,同时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他们在班级的集体教学活动中,也依据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来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教学在强调共性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通过教学,激发每个学生的主性,使他们不仅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而且具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

  热点关注:2019年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VIP班5大经典课程:精讲班+模考内训班+习题精析班+真题解析班+面试精讲班对考试考核形式要求及流程进行全面介绍送6类特色学习资料,笔试试题、复习重点,全线解答!

  不想错过教师资格证面试备考?考试交流?欢迎加入教师资格证学习群号:879169238。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抑或  扫码进群

赶紧扫描下面二维码!!!

12
责编:limingjuan2018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