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小学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模拟试题 >>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测试卷(九)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测试卷(九)

来源:考试网  [ 2016年08月08日 ]  【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测试卷(九)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小学教育是在(D)。

  A.1878年B.1920年

  C.1903年D.1904年

  2.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于(B)。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3.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B)。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学制

  4.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5.“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6.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7.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D)。

  A.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的需要

  B.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需要

  C.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的需要

  D.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8.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D)的课程评价。

  A.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

  B.综合学科考试成绩

  C.学科考试或考查成绩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

  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A)。

  A.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

  B.推进党的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C.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

  D.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教育质量

  10.贯穿于教育活动全过程,以改进工作为目标的教育评价是(A)。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

  C.绝对评价D.相对评价

  1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C)。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D.②④

  12.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13.新课程改革倡导(D)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14.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A)。

  A.教学方法

  B.教学内容

  C.教学组织形式

  D.考试制度

  15.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是指

  (C)。

  A.读、写、画B.读、算、画

  C.读、写、算D.画、写、算

  16.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B)。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17.教育科学研究的展开环节是(C)。

  A.组织B.实施

  C.组织与实施D.组织与发展

  18.教育科学工作者必须把(C)作为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和依据。

  A.教学质量

  B.教学方法

  C.为学生发展服务

  D.为科学服务

  19.教育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整个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之一是(A)。

  A.研究课题的选择

  B.研究课题的评价

  C.研究假设的提出

  D.研究方案的设计

  20.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

  假设的研究方法是(A)。

  A.实验法B.个案法

  C.观察法D.调查示

  21.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

  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

  的研究方法属于(A)。

  A.行动研究法B.观察法

  C.实验法D.调查法

  22.中国学校教育的形态产生于(A)。

  A.夏代B.商代

  C.西周D.汉代

  23.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C)。

  A.《雄辩术原理》

  B.《康德论教育》

  C.《大教学论》

  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24.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A)。

  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

  C.教育问题D.教育规律

  25.(C)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水平

  C.生产力水平

  D.文化发展程度

  2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C)。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

  D.学生亚文化

  27.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C)。

  A.神话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28.197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D)思想。

  A.最优化教学B.范例教学

  C.发展教育D.终身教育

  29.以“产婆术”著称的提倡启发式教学是古代先哲是(C)。

  A.孔子B.孟子

  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

  30.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D)。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12
责编:二二莉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