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小学 >> 综合素质 >> 模拟试题 >>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密卷题(一)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密卷题(一)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20年09月30日 ]  【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因此,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因材施教,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故选C。

  2.【答案】D。解析:新的课程体系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不属于其中。故选D。

  3.【答案】A。解析:教育改革涉及观念的变革、实践的拓展等环节,但改革的起点是观念上的变革,思想观念具有先导作用,真正实现教育观念上的变革,是教育改革的起点和依据。故选A。

  4.【答案】C。解析: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全面推进,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倡导发展性评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弱化学科体系,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经验,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故选C。

  5.【答案】C。解析:《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故选C。

  6.【答案】B。解析:根据《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为3—5年。故选B。

  7.【答案】C。解析:《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故选C。

  8.【答案】D。解析:按照《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故选D。

  9.【答案】A。解析: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故选A。

  10.【答案】D。解析:《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故选D。

  11.【答案】D。解析:《教育法》第二十八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章程自主管理。故选D。

  12.【答案】C。解析:《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故选C。

  13.【答案】C。解析:教育教学权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故选C。

  14.【答案】B。解析:疏导原则是指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故选B。

  15.【答案】C。解析:坦诚相见、赞美欣赏是教师同事之间良好沟通的基础。故选C。

  16.【答案】B。解析:师表美最重要的是道德的美。道德美是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故选B。

  17.【答案】B。解析:“础润而雨”指柱子的基石湿润了,是要下雨的征兆。从气象科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下雨前空气湿度高、接近饱和,而石柱的表面温度低,当湿润的空气碰到它们,温度降低、饱和度上升,就会因过饱和而在石柱表面凝结成水珠。故选B。

  18.【答案】B。解析: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是供给机体热能的主要营养素,所以又称生热营养素或三大营养素。故选B。

  19.【答案】B。解析:B项运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故选B。

  20.【答案】B。解析: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故选B。

  21.【答案】B。解析:《诗经》中作品的分类有三类,分别是:风、雅、颂。故选B。

  22.【答案】C。解析:六经论五行者,始见于《尚书·洪范》,日:“五行,一日水、二日火、置日木、四曰金、五日土。”故选C。

  23.【答案】A。解析:硝石、硫磺、木炭等都是制作火药的重要成分。故选A。

  24.【答案】B。解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当年汴京近郊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堪称风俗画的典范。故选B。

  25.【答案】B。解析:《高山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相传战国时伯牙鼓琴、子期知音,所奏即为此曲。乐曲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隐喻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故选B。

  26.【答案】A。解析:A选项既说这个问题“时时刻刻”缠绕着我,又说“暂时抛开”这个问题,“顾不上去想它了”,同时肯定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违反了矛盾律;B选项中所列举的理由是“我的当事人”的部分生活状况,不能推出他“不可能去抢劫银行”这个结论,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违反了“充足理由律”;C选项中甲所说的“影响别人”这一概念包括了甲本人在内,而乙所说的“影响别人”这一概念把甲排除在外,乙在这里偷换了概念,违反了同一律;D选项前半句否定了“一切金属都是固体”,后半句否定了“有的金属不是固体”,同时否定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违反了排中律。故选A。

  27.【答案】A。解析:考查概念间的关系。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大连人真包含于北方人:福州人和北方人是全异关系。若两个特长生都是共产党员,则最多有两个北方人(包括大连人),一个福州人,三个共产党员(包括两个特长生),共有6个人,与题干矛盾,因此A项是不可能的;其他选项都是可能的。故选A。

  28.【答案】C。解析:当Excel工作簿中既有工作表又有图表时,执行“保存文件”命令则将工作表和图表一起保存。故选C。

  29.【答案】C。解析: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三种,分别为全文搜索引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故选C。

  二、材料分析题

  30.【答案要点】本案中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李老师的做法不妥,它侵犯了李老师对学生的指导评价权,属于违法行为。同时,李老师没有正确客观行使自己的指导评价权,也是不妥当的。我国《教师法》第七条第三款规定: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的权利。因此,教师有权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和生活表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的指导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干涉。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做法,侵犯了李老师的学生评价权。同时,教师的指导评价权要求:教师所作的评价必须是客观的、公正的、实事求是的,不能有教师个人的偏见与私心。李老师不应该迫于压力而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他的这种行为属于没有正确行使对学生的指导评价权,属于滥用权利的行为。,

  31.【答案要点】这名教师所运用的教育方法是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建立在教师良好的为人师表、为人表率、以身作则的基础之上的。张老师看到学生屡次不倒痰盂,并屡次说教不改,便转变了教育方法。但是,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屡次不倒痰盂、嫌脏的现象呢?张老师也应该反思是不是自己先前的教育出现了某种问题呢?对于学生,教师除了尊重、信任以外,还要严格要求。马卡连柯曾说:“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学生。"因为,严格要求学生是对学生的爱。

  32.【答案要点】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四项的规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本案例中,学校领导对野游活动有倡导,班主任在带领学生外出活动之前并未进行任何安全教育。且在活动中,教师也未尽到对学生的安全管理责任,在风浪很大的情况下仍然放任学生下水游泳。因教师是学校内的工作人员,其带领学生外出活动的行为应视为职务行为,因此,此次事故的损害责任应完全由学校承担。

  三、写作题

  【范文】

  活到老 学到老

  师旷和晋平公的对话,突出“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的主题。从少年、壮年到老年,每个阶段虽然学习的效果不同,但是学习是始终不能放弃的事业。这是每个向上者的需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终身学习无疑是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必要保证,更是能胜任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陶行知先生在《教师自己主动进修》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现在提倡教师应“终身学习”,要经常性的“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华罗庚生于江苏金坛县,父亲以开杂货铺为生。他从小爱动脑筋,初中毕业后,曾入上海职业学校就读,但因家境不好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在父亲的杂货店里当店员,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失学以后他开始顽强自学,每天达10个小时以上,由于刻苦自学,终于在数学上初露锋芒,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先生的高度重视,经过他的推荐,于1931年任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负责管理图书、公文、打字等。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论文。华罗庚的勤奋好学感动了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推荐他去剑桥学习深造,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向上者所必要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厌烦之心。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学习就成为整个人类及每一个个体的一项基本活动,之所以提出“终身学习”的观点,是因为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文化,仅仅只用几十年是学不完的,故先贤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何况现代社会的知识寿命大为缩短,个人用十几年所学习的知识,会很快过时。如果不再学习更新,马上就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

  “生有涯,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实践知识,还要不断充实理论知识。因为知识也在日新月异,旧的知识会不适应这个社会快速前进的车轮。如果你不努力去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人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要学为含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做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教师。

  【解析】本题为材料作文。需要理解故事内涵,提炼中心思想。题目通过师旷和晋平公讨论“人到晚年,是否需要学习”的故事,引发了我们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时间”的思考,体现出“活到老,学到老”的主题。故事中师旷在劝诫晋平公学习的同时,也是在启示我们当代的教师,要不断学习,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因为教学需要输入新鲜血液,只有将社会上、国际上最新、最热的知识不断地传授给学生,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应对这个飞速变化的社会。

  通过对终身学习重要性的阐述,呼吁教师们不断学习,学习实践知识,充实理论知识,以新的知识、先进的理念教育学生。第二段通过陶行知的话引出终身学习,即“提倡教师应‘终身学习’,要经常性的‘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第三段列举华罗庚终身学习成就非凡的例子,第四段通过先贤的名言进行道理论证,说明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结尾呼吁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更好的为教书育人做贡献。本文大篇幅的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进行论述,运用名人名言作道理论证,列举数学家的正面事例作举例论证,层层剥茧地论述“终身学习”这一主题。行文体系是“论点——论证(事例+道理)——结论+引申”。

12
责编:yuanyijing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