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二级建造师 >>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 模拟试题 >> 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阶段测试试卷第五套

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阶段测试试卷第五套_第5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3月14日] 【

  32 背景:某公司中标某工程,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与建设单位签订总承包施工合同。按公司成本管理规定,首先进行该项目成本预测(其中:人工费287.4万元,材料费504.5万元,机械使用费155.3万元,施工措施费104.2万元,施工管理费46.2万元,税金30.6万元),然后将成本预测结果下达给项目经理部进行具体施工成本管理。总承包施工合同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固定单价合同,合同约定当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差异幅度在±5%以内的按清单价结算,超出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0.9倍结算,减少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 1.1倍结算(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合同单价与工程量统计表

  总承包施工合同中还约定C分项工程为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C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导致C分项工程停工7d,专业分包单位就停工造成的损失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索赔。总承包单位认为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损失,专业分包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事件二:甲方指定专业分包单位现场管理混乱、安全管理薄弱,建设单位责令总承包单位加强管理并提出整改,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属专业分包单位责任,非总承包单位责任范围。

  事件三:C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专业分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上报C分项工程施工档案,建设单位通知总承包单位接收。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属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其工程档案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

  问题:

  1.根据成本预测资料,计算该项目的直接成本(保留一位小数)。

  2.根据背景资料,项目经理部的具体施工成本管理任务还应包括哪些?

  3.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单价是否存在调整?分别列式计算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结算的工程价款(单位:元)。

  4.指出事件一、二、三中总承包单位说法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或给出正确做法。

  参考解析:

  1.问题1

  参考答案:

  直接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措施费=287.4+504.5+155.3+104.2=1051.4万元

  考点解析:此题考察工程施工成本的构成。本题考核的是项目的直接成本,也就是施工现场发生的、与建筑物本身直接相关的成本。本题中所指的管理费是指的施工管理费,明显不是施工现场所发生的费用,是该项目经理部的上级单位(企业)管理本工程所发生的费用。而税金不属于成本范围,因此本工程的直接成本应是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措施费,总计1051.4万元。

  2.问题2

  参考答案:

  项目经理部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还包括: (1)施工成本计划; (2)施工成本控制; (3)施工成本核算; (4)施工成本分析; (5)施工成本考核。

  考点解析:

  此题考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项目成本管理应从工程投标报价开始,直到项目竣工结算完成为止,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成本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性目标,包括责任成本目标和计划成本目标,它们的性质和作用不同。前者反映组织对项目成本目标的要求,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把项目成本在组织管理层和项目经理部的运行有机地连接起来。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第13.1.1条,项目全面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应包括两个层次: (1)组织管理层。负责项目全面成本管理的决策,确定项目的合同价格和成本计划,确定项目管理层的成本目标。 (2)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成本的管理,实施成本控制,实现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的成本目标。由此可见,成本预测的环节在投标阶段由企业负责,中标后,项目的成本目标由企业直接下达给项目经理部,也不属于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管理内容。于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第13.1.2条中规定: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管理应包括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管理是一个综合课题,或者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不同的管理过程。在项目施工前,根据自身掌握的市场要素等按照成本构成的要素进行成本计划;然后将成本计划按照不同的岗位进行分配,形成全员的成本管控;每月将成本实际发生情况进行归集和汇总核算,将汇总核算的成本对照成本节点计划,分析哪项成本超支或者节约,究其缘由,是客观造成的还是主观造成的,按照各自承担的责任进行考核。只有如此,成本管理的工作才能扎实到位,成本管理的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成本管理工作才能不断得到提升。

  3.问题3

  参考答案:

  A分项工程工程量增减幅度:=7.4%,增加幅度大于5%,故存在调整。单价不可调部分工程量:5400×(1+5%)=5670m3;单价可调部分工程量:5800―5670=130m3;调整后的价款为:5670×42+130×(42×0.9)=243054元。B分项工程工程量增减幅度:|一5.3%,减少幅度大于5%,故存在调整。调整后的价款为:5870×(560×1.1)=3615920元。考点解析:此题考查合同价款的约定与调整。首先是按照合同约定计算出工程价款调整的点是多少,然后根据合同约定的调整方式调整合同价款。同一工程量清单的单价调整有两种方式,是符合国际惯例的,避免因为部分工程清单量的调整,造成一些费用忽高忽低的情况发生,尤其是一些与工程施工联系不是十分紧密的费用,例如企业管理费。这种调整分两种情况: (1)工程量增加当工程量增加幅度超过合同约定,价款调整只针对工程量超过合同约定幅度外的部分。在本题中,即只调整原工程量5400(1+5%)m3以外的部分。 (2)工程量减少当工程量减少幅度超过合同约定,全部工程量的价款均需调整。

  4.问题4

  参考答案:

  事件一中不妥之处:专业分包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理由:专业分包单位与建设单位无合同关系,专业分包单位只能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索赔,总承包单位再向建设单位索赔。事件二中不妥之处:专业分包单位安全管理责任非总承包单位责任范围。理由:总承包单位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总负责人,应对专业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承担连带责任(或专业分包单位项目安全管理应纳入总承包单位统一管理)。事件三中不妥之处:专业分包单位的工程档案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正确做法:专业分包工程的档案应由专业分包单位编制整理,由总承包单位汇总归档后,一并上报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应接收专业分包单位的工程档案)。考点解析:此题考查施工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程竣工资料的编制。首先理清楚索赔的定义与概念,索赔是一个合同术语,只有存在合同关系,才能发生索赔,合同甲乙双方中任一方均可以提出向对方的索赔。但并不是每项索赔都成立、均合法,索赔成立的前提主要有三点: (1)双方存在合同关系;(2)造成工期损失或费用损失(增加); (3)非提出方原因。由此判断,事件一中专业分包单位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是错误的。随着工程体量的加大以及社会分工专业化的发展,将专业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分包单位的现象十分普遍。在专业分包管理工作中,总承包单位不能存在类似问题中“以包代管”的做法,而是将专业分包各项工作纳入自己的管理工作中,认真履行总包管理的职责,对专业分包工程进行协调、指导、监督、检查等相应的管理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专业分包单位必须服从总包单位的管理,承担自身的各项管理责任。故事件二中,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施工范围同样承担管理责任。根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 185-2009的规定,工程资料移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施工资料。 (2)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各专业承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移交施工资料。 (3)监理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监理资料。 (4)工程资料移交时应及时办理相关移交手续,填写工程资料移交书、移交目录。 (5)建设单位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规定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工程档案,并办理相关手续。有条件时,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的工程档案应为原件。显然,专业分包单位的工程档案不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应报总承包单位。

责编:daibenhua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在线题库

编辑推荐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