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二级建造师 >>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 模拟试题 >> 2017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模拟试题(4)

2017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模拟试题(4)_第4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4月7日] 【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1】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标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

  (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 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问题】

  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的基本原则:早喷锚、勤量测。

  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

  【答案】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及改正:

  (1)错误做法:进洞50m 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

  正确做法:掘进前应先做好隧道洞口工程,做好洞口边坡、仰坡及天沟、边沟等排水设施,确保地表水不危及隧道施工安全。

  (2)错误做法: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正确做法:洞内支护,宜随挖随支护,支护至开挖面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4m。

  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答案】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石灰岩、页岩、泥灰岩等可溶性地层,当有充水的溶槽、溶洞或暗河等与隧道相连通时可能会造成水害。

  4)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答案】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中隧道。理由:隧道按照长度分为特长隧道:L>3000m,长隧道:3000≥L≥1000m,中隧道:1000>L>500m,短隧道:L<500m。本案例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其长度为(16050-15270)m=780m,因此属于中隧道。

  【案例2】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桥梁和一条隧道施工任务。桥梁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承台混凝土体积约为300m3,基坑开挖深度为4m,原地面往下地层依次为:0-50cm 腐殖土,50-280cm 黏土,其下为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处于原地面以下200cm,由于受周围地物影响,施工现场场地有限。

  根据该桥墩的水文地质,施工单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采取了挡板支撑的加固措施,以防止边坡不稳造成塌方;在挖除基础底部底层松软土、换填10-30cm 厚砂砾土垫层、使其符合基底的设计标高并整平后,即立模灌筑承台混凝土。为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施工单位采取了以下措施:

  (1)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2)选用中、粗砂,石子选用的碎石和卵石;

  (3)选用复合型外加剂和粉煤灰以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延缓凝结时间。

  在隧道施工中,由于有大量爆破施工。为了方便管理,爆破器材放在紧靠办公室的一个小仓库里,并且由专人进行发放。在进行洞口的大型爆破之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经过计算确定了爆破药量、爆破方式以及安全距离,让民工甲领取了炸药和雷管,用自行车运到施工现场,然后爆破作演示,安排民工乙负责在爆破安全距离外来回走动进行警戒。

  【问题】

  1.施工单位采用挡板支撑防护措施是否合理?简要说明理由。并列举出该桥墩基坑开挖还可以采取的支撑措施。

  2.指出施工方为保证承台立模及混凝土浇筑所采取的措施的不完善之处。

  3.施工单位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是否合理?除此之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4.大型爆破的安全距离要考虑哪些因素?

  5.指出隧道施工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答案】

  1.合理。因为根据背景资料所属地质条件,该处由于有地下水,因此基坑开挖时壁坡不易稳定,且受到场地限制,所以可以采取挡板防护支撑措施。适用于该桥墩基坑开挖的支撑防护措施还有混凝土护壁、钢板桩、锚杆支护、地下连续墙等。

  2.施工方为保证承台立模及混凝土浇筑所采取的措施还应在基坑底部设排水沟和集水井。

  3.合理。还有敷设冷水管;分层浇筑、以通过增加表面系数,有利于混凝土的内部散热。

  4.大型爆破的安全距离,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个别飞散物、爆破引起的地震及冲击波对人员、建筑物的影响。

  5.隐患有:爆破器材库选址不当;大型爆破程序不符合规定;爆破器材的管理有问题;现场警戒有问题。

责编:zhangjing0102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在线题库

编辑推荐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