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二级建造师 >>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 模拟试题 >> 2017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模拟试题(2)

2017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模拟试题(2)_第4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3月31日] 【

  31.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35.5km的山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单位采用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现将施工单位的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①确定水泥用量。根据规范“当水泥稳定中、粗粒土做基层时,应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6%水泥剂量”,为达到最佳强度要求,施工时的水泥用量采用规范规定的最大值6%。②纵缝的处理。水泥稳定碎石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不得垂直相接。③水泥稳定碎石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前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前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问题: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除了背景中使用的方法外,还有哪种方法?

  2.逐条改正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点中错误之处。

  3.写出背景中的水泥稳定基层施工的拌和与整形工序应配置的施工机械。

  4.指出图中A的名称,通常适合设置在哪些地段?

  [答案]

  1.【参考答案】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或者厂拌法)。【考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的掌握程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包括路拌法和厂拌法两种,背景中已经采用了路拌法,另一种当然是厂拌法。

  2.【参考答案】①水泥用量应通过配合比设计试验确定。②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得斜接。③水泥稳定碎石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考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的掌握程度。三条都是错误的因为:①水泥用量应通过配合比设计试验确定。②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得斜接。③水泥稳定碎石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3.【参考答案】干拌应配置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湿拌应配备洒水车和稳定土拌和机。整形应配置平地机。【考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填隙碎石施工方法的掌握程度。路拌法分为干拌法和湿拌法两种,它们对机械的配置稍有区别。本题要对拌和与整平两道工序配置机械,干拌应配置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湿拌应配备洒水车和稳定土拌和机。整形应配置平地机。本题没有提到运输,故运输车、装载机等就不再答题之列。

  4.【参考答案】边沟,边沟通常设置在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考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边沟设置的掌握程度。通过读图,A设置在路基挖方的右侧位置,并标注有“排水设施”,并且,A结构物有明显的沟形,这就清晰地提醒我们,这是路基边沟。边沟通常设置在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

  [解析]

  32.

  背景资料:某桥梁工程,合同工期15个月,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2017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模拟试题(2)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事件一:项目监理机构对G工作进行验收时发现该工程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需加固补强,导致直接经济损失60万元。事件二:在第5个月初到第8个月末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使施工进度受到较大影响。截至第8个月末,未完工作尚需作业时间见下表。施工单位按索赔程序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工程延期的要求。

2017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模拟试题(2)

  问题:

  1.该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关键工作和非关键工作分别有哪些?C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多少?

  2.事件一为哪一类质量事故?对于该质量事故,事故发生单位该怎么处理?

  3.质量事故报告的内容有哪些?

  4.事件二中,逐项分析第8个月末E、F工作的拖后时间及对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参考答案】关键工作A、B、D、E、G、I;非关键工作C、F、H;C工作总时差3天;自由时差3天。【考点解析】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就叫关键工作,非关键线路上的工作为非关键工作。总时差指的是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用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i-j与最早开始时间ESi-j之差表示或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自由时差指的是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自由时差一紧后最早开始时间一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本题中有2条关键线路:A→D→E→G→I和B→E→G→I。所以关键工作为A、B、D、E、G、I,非关键工作为C、F、H。C工作总时差3天;此题的网络图为时标网络图,在时标网络计划中,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这些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其自由时差,由时标网络图可以看出,C工作的自由时差为3天。

  2.【参考答案】由于工程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需加固补强,且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150万元之间,可以判定该事故为二级一般质量事故。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同时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报告。在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的类别性质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在3天内书面上报质量监督站.同时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省级质量监督站。【考点解析】公路工程质量事故分质量问题、一般质量事故及重大质量事故三类。第一类:质量问题:质量较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用)在20万元以下。第二类:一般质量事故:质量低劣或达不到合格标准,需加固补强,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用)在20万元至300万元之间的事故。第三类:重大质量事故:由于责任过失造成工程倒塌、报废和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其中一般质量事故分三个等级:①一级一般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50万~300万元之间。②二级一般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150万元之间。③三级一般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20万~50万元之间。所以事件1中的事故,可以判定为二级一般质量事故。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同时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报告。在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的类别性质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在3天内书面上报质量监督站,同时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省级质量监督站。

  3.【参考答案】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内容:(1)工程项目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名称。(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造成工程损伤状况、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5)事故报告单位。【考点解析】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内容:①工程项目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名称。②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造成工程损伤状况、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③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④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⑤事故报告单位。

  4.【参考答案】E工作拖后2个月,工期和后续工作均延期2个月。理由:E工作为关键线路上的工作。F工作拖后2个月,对总工期和后续工作均无影响。理由:F工作总时差为3个月,拖后2个月不会影响总工期,自由时差为2个月,拖后2天不影响后续工作。【考点解析】E工作为关键线路上的工作,8月末,E工作尚需1个月完成,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所造成的工期延后,E工作尚需3个月才能完成,故E工作拖后2个月,工期和后续工作均延期2个月。F工作是非关键工作,按照原计划,F工作本应在7月末完成,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所造成的工期延后,F工作尚需1个月才能完成,故F工作拖后2个月。由于F工作为非关键工作,且其本身就有2个月的自由时差,所以它的延后对总工期和后续工作均无影响。

责编:zhangjing0102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在线题库

编辑推荐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