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教师招聘考试 >> 模拟试题 >>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4)_第3页

中华考试网  2017-05-05  【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对的打 “√”,错的打“×”)

  1.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是德育的客体。 ( )

  2. 目标管理模式最早是由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 ( )

  3. 学习动机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唯一条件。 ( )

  4. 德育起于道德知识教育,终于道德行为。 ( )

  5. 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大约是2秒到5秒。 ( )

  6. 新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的知识量不同。 ( )

  7. 学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 ( )

  8.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

  9.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与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是互相排斥对立的。 ( )

  10.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 ( )

  11.中国古代的庄子是内发论的代表。 ( )

  12.教育历史上的“儿童中心论”是学生观的一种典型代表。 ( )

  13.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 )

  14.布鲁纳提出了著名的掌握学习理论,即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 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 ( )

  15.客体内容丰富、新颖又富于变化有助于注意的稳定。 ( )

  16.痕迹衰退说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解释。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 发展。 ( )

  17.人格中的性格是后天的,是社会文化模式的刻印,有可能改变,无好坏之分。 ( )

  18.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 )

  19.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比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早。 ( )

  20.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所以教育者要因材施教。 ( )

纠错评论责编:982585523ya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