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技术导则与标准 >> 模拟试题 >> 2018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技术导则与标准专项习题二

2018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技术导则与标准专项习题二

中华考试网  [ 2017年6月17日 ]  【

  1.【单选题】

  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数不应少于(  )个。

  A10

  B8

  C6

  D3

  正确答案C,笔记解析: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位不少于6个。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个监测点。

  2.【单选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以下各监测期大气现状监测点位设置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

  A各监测期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监测点位置应重合,加密监测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B所有监测点位均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C敏感点监测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加密监测点位不变

  D所有监测点位不随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正确答案A,笔记解析:根据大气各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布点原则规定:①当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时,监测点数≥10;②布点方法为极坐标布点法;③布点方位,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等方向布点,并且在下风向加密,也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④布点要求,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敏感区域、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各监测期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监测点位置应重合。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监测点位,应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3.【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以下关于“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

  A仅考虑评价区主导风向

  B以评价区污染源分布为主

  C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

  D仅考虑评价区地形特点

  正确答案C,笔记解析:

  各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布点原则汇总见下表。

  在进行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时,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环境功能区划和主要的环境敏感区,收集评价范围内各例行监测点、断面或站位的近期环境监测资料或背景值调查资料,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布设现状监测点位。

  4.【单选题】

  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分别为38km和55km。下列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中,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

  A调查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调查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C调查距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D调查距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声空气象探测资料

  正确答案A,笔记解析: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为:①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②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 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

  5.【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不属于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内容。

  A探空层数数据

  B探空层每层高度

  C总云量低云量

  D探空层每层的露点温度

  正确答案C,笔记解析: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的时次根据所调查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际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每日1次(北京时间08点)的距地面1500 m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包括:时间(年、月、日、时)、探空数据层数、每层的气压、高度、气温、风速、风向(以角度或按16个方位表示)。

  6.【单选题】

  某建设项目拟使用所在地附近气象站资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判断该资料使用价值的依据是(  )。

  A气象站等级

  B气象站方位

  C气象站海拔高度

  D气象站与项目之间的距离及二者地理环境条件差异

  正确答案D,笔记解析:一级评价项目气象资料的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气象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气象资料。如果气象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进行补充气象观测,或者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

  7.【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的气象观测资料是(  )。

  A评价范围20年以上气候统计资料

  B评价范围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C评价范围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D评价范围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资料

  正确答案A,笔记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包括年平均风速和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还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8.【单选题】

  某二级大气评价项目位于山谷,最近的地面气象站位于平原,距项目52km,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距项目7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面关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B应调查高空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C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3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D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要求,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正确答案D,笔记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其中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是:当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时,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9.【单选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其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可不包括(  )。

  A各月的风向玫瑰图

  B各季的风向玫瑰图

  C各年的风向玫瑰图

  D20年以上的风向玫瑰图

  正确答案A,笔记解析: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在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各季及长期平均各风向风频变化情况。统计在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静风频率单独统计;并在极坐标中按各风向标出其频率的大小,绘制各季及年平均风向玫瑰图。风向玫瑰图应同时附当地气象台站多年(20年以上)气候统计资料的统计结果。

  10.【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说法正确的(  )。

  A气象观测资枓的调查要求与污染物排放情况无关

  B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气象观测的位置无关

  C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区域地表特征有关

  D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区域污染源分布有关

  正确答案C,笔记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还与评价范围内地形复杂程度、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有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1 2
纠错评论责编:lzy080201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