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技术导则与标准 >> 模拟试题 >> 2018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技术导则与标准专项习题四

2018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技术导则与标准专项习题四

中华考试网  [ 2017年6月19日 ]  【

  1.【单选题】

  一级大气环境评价项目,至少应获得最近(  )的常规气象资料。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冬夏两季

  正确答案C,笔记解析:一级大气环境评价项目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为,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

  2.【单选题】

  监测点设置应根据项目的(  ),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

  A规模和性质

  B特点和性质

  C规模和特点

  D性质和所处环境

  正确答案A,笔记解析:监测点设置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6个。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个监测点。

  3.【单选题】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的规定,二级大气评价项目的现状监测点数不应少于(  )。

  A3个

  B6个

  C8个

  D10个

  正确答案B,笔记解析: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的规定:①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②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6个;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③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个监测点。若评价范围内没有其他污染源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可适当减少监测点位。

  4.【单选题】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应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  )范围内应没有局地排放源。

  A10m

  B15m

  C20m

  D25m

  正确答案C,笔记解析: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30。;监测点周围应有270。采样捕集空间,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20m应没有局地排放源;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15~20m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同时注意监测点的可到达性和电力保证。

  5.【单选题】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基本要求分两种情况,分别为(  )。

  A评价范围小于50km和大于50km

  B评价范围小于30km和大于30km

  C评价范围小于20km和大于20km

  D评价范围小于10km和大于10km

  正确答案A,笔记解析:对于一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基本要求分以下两种情况:①评价范围小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调查必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②评价范围大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6.【单选题】

  —级大气评价项目利用所在地附近气象台站现有常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时,至少应使用(  )的常规气象资料。

  A最近一年

  B最近三年的冬夏两季

  C最近三年

  D最近一年的冬夏两季

  正确答案C,笔记解析: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7.【单选题】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  )内的格点气象资料。

  A30km

  B50km

  C80km

  D100km

  正确答案B,笔记解析: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为: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

  8.【单选题】

  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  )。

  A≤30%

  B≥20%

  C≥30%

  D≤20%

  正确答案C,笔记解析: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风向角范围一般在连续45°左右,对于以十六方位角表示的风向,主导风向范围一般是指连续两到三个风向角的范围。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30%,否则可称该区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

  9.【单选题】

  以下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多源叠加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

  A计算该建设项目每期建成后各大气污染源的地面浓度,并在接收点上进行叠加

  B计算该建设项目每期建成后各大气污染源的地面浓度,并在主污染源上进行叠加

  C对于改扩建项目,还应计算现有全部大气污染源的叠加地面浓度

  D对于改扩建项目,背景值可用从评价区现状检测浓度中减去该项目现状计算浓度的方法估计

  正确答案B,笔记解析: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的叠加影响。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即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一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一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若评价范围内还有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也应考虑其建成后对评价范围的共同影响。

  10.【单选题】

  大气环境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选取有(  )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

  A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B国家环境空气排放标准

  C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D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正确答案C,笔记解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中第一步为确定预测因子。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

1 2
纠错评论责编:lzy080201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