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四川高考 >> 四川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6届四川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项强化练(12)

2016届四川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项强化练(12)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5-11-08  【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27分)

  王温舒,阳陵人也。少时椎埋为奸。为吏,以治狱至廷尉史。督盗贼,杀伤甚多,稍迁至广平都尉。择郡中豪敢任吏十余人,以为爪牙,皆把其阴重罪,而纵使督盗贼,快其意所欲得。此人虽有百罪,弗法,即有避,因其事夷之,亦灭宗。以其故齐赵之郊盗贼不敢近广平,广平声为道不拾遗。上闻,迁为河内太守。

  素居广平时,皆知河内豪奸之家,及往,九月而至。令郡具私马五十匹,为驿自河内至长安,部吏如居广平时方略,捕郡中豪猾,相连坐千余家。上书请,大者至族,小者乃死。奏行不过二三日,得可事。论报,至流血十余里。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其颇不得,失之旁郡,追求。会春,温舒顿足叹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卒吾事矣!”其好杀伐行威不爱人如此。

  18.与“少时椎埋为奸”中的“少”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B.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C.险以远,则至者少

  D.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19.与“为吏,以治狱至廷尉史”中的“治”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不效,则治臣之罪

  C.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D.不治将恐深

  20.与“皆把其阴重罪”中的“阴”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21.与“即有避,因其事夷之”中的“即”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B.项伯即入见沛公

  C.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

  22.与“迁为河内太守”的“迁”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及其所知既倦,情随事迁 B.稍迁至栘中厩监

  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D.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23.与“令郡具私马五十匹”中的“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私见张良

  D.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24.与“相连坐千余家”中的“坐”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因击沛公于坐 B.以手抚膺坐长叹

  C.齐人也,坐盗 D.停车坐爱枫林晚

  25.与“上书请,大者至族”中的“族”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族庖月更刀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士大夫之族

  D.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26.与“其好杀伐行威不爱人如此”中的“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D.使六国各爱其人专项强化练(十三) 常考的65个文言实词(二)

  (时间:40分钟 满分:7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27分)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杀之,,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27.与“使妇人载以过朝”中的“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于是入朝见威王

  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D.序八州而朝同列

  28.与“问其故,而患之”中的“故”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既克,公问其故

  B.君安与项伯有故

  C.故遣将守关者

  D.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29.与“则莫之继也”中的“莫”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D.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30.与“吾知所过矣”中的“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今公子故过之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C.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1.与“鲜克有终”中的“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B.然操遂能克绍

  C.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D.克己奉公

  32.与“则社稷之固也”中的“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固请,召有司案图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3.与“坐而假寐”中的“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4.与“弃君之命,不信”中的“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B.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C.言必信,行必果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5.与“有一于此,不如死也”中的“如”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C.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D.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