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山西高考 >> 山西高考政治模拟题 >> 2017年山西高考政治基础复习(一)

2017年山西高考政治基础复习(一)

中华考试网  2016-11-19  【

2017年山西高考政治基础复习(一)

易错点1 将物质等同于物质具体形态

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该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水”是(  )。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D.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易错点2 人可以改变规律

3.世界旅游胜地敦煌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党河、疏勒河下游断流,湿地萎缩,树林锐减,沙化面积平均每年增加近2万亩。“沙进人退”趋势如得不到遏制,敦煌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楼兰,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也将不复存在。上述材料说明(  )。

①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②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④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方式不会发生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每年夏天和冬天,针对台风和冷空气的到来,中央气象台都会发布各级预警,中国气象局也会迅速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中央气象台和中国气象局的这些做法体现了(  )。

A.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B.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C.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规律

易错点3 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5.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说,最大的恐惧莫过于恐惧本身。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际,温家宝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罗斯福和温家宝总理的话共同表明(  )。

A.精神活动对实践活动的重要性B.信心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C.意识对人类活动具有促进作用D.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重要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  )。

A.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发展

C.错误的意识对社会发展有阻碍作用D.正确的意识直接推动事物的发展

易错点4 认识的来源就是认识的途径

7.“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告诉我们(  )。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人们可以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认识

C.人们可以通过间接经验获得认识D.离开了实践人们也可以获得认识

8.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等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各大新闻媒体派记者深入到工厂、农村、学校、军营和工人、农民、教师、士兵交朋友、谈心、拉家常,采访报道了许多鲜活的新闻。此活动的举办是基于(  )。

A.深入基层就能获得正确的认识B.实践是获得认识的重要来源

C.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D.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易错点5 认识的目的和根本任务是获得知识

9.漫画《君子动口不动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实践不一定决定认识B.认识对实践没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C.指导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D.获得认识的途径是书本

10.毛主席说过,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根本任务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错因分析 考生因将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看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错选A。

解析 本题易误选A,原因是对哲学上所讲的物质概念理解不准确。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他们所理解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已经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水”了,他们已经给“水”赋予了普遍性和抽象性的意义。因此,作为世界本原的“水”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水”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答案为B。

2.解析 客观实在是指从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共同本质,而不是万事万物的总和,故A、B、C说法均错误。答案 D

易错点2 人可以改变规律

3.错因分析 考生由于对规律的认识不全面而错选④。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人们利用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这是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①②③正确,选A。

4.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故C项正确,A项偏离题意;D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变;B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答案 C

易错点3 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5.错因分析 没有掌握住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是导致本题选错的重要原因之一。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

解析 本题易错选C,错在没有认识到意识有正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人类活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人类活动具有阻碍作用。信心是一种正确的意识,有利于人们克服困难,罗斯福和温家宝总理的话共同表明精神活动对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A正确;B不符合题意;D的观点错误。答案 A

6.解析 本题易错选A、D。选A错在没有正确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无论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反映,故A错。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B错。题干强调的是错误的意识,故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 C

易错点4 认识的来源就是认识的途径

7.错因分析 本题误选B项,考生辨别不清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解析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但这并不排除通过读书获得间接经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实践并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获得认识的途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告诉我们可以通过间接经验获得认识,故选C。

8.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材料中记者深入基层亲身参与实践,这样能够更好地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B符合题意。A说法太绝对,排除。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获得认识的途径,C错误,排除。D在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 B

9.错因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认识的途径与目的的区分能力。

解析 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漫画,漫画中的人有“浪费水资源真可耻”的正确认识,但却不能以此来指导“关水龙头”的实践。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而不是获得知识。故选C。

10.解析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认识的最终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这二者并不是一回事。毛主席的话强调的是认识对实践的作用,故选D。

123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