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上海高考 >> 上海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7年上海高考历史综合提升复习(二)

2017年上海高考历史综合提升复习(二)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7-02-20  【

7.(2015·湖北宜昌二模)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出生于公元前4年的罗马悲剧作家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是“向公众展示身体”,公元79年因观察维苏威火山爆发窒息而死的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气概”。公元555年受查士丁尼大帝派遣的两名在中国传播景教的教士成功地将中国的蚕蛹偷运回君士坦丁堡,从此罗马终于有了自己的蚕丝业。由此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是(  )

A.古欧洲内需 B.中国的强盛

C.中间商牟利 D.张骞通西域

解析:选A。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古欧洲就有了消费中国丝绸的群体,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是古欧洲的内在需求,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国的强盛,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间商牟利,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张骞通西域,故D项错误。

8.(2015·山东菏泽二模)云南腾冲在清朝是中缅贸易的“丝棉之路”。史料载:“海禁未开,凡闽粤各商贩运珠宝、玉石、犀角,一切缅货,皆由陆路而行,必须过腾越,以故市镇乡场栉比鳞次,询西南一巨区也。”这体现出(  )

A.腾冲主要作为军事防御城市

B.腾冲区域性市场体系逐步建立

C.清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D.西南经济发展领先于东部沿海

解析:选B。材料中腾冲成为“西南一巨区”、中缅贸易的“丝棉之路”,说明腾冲区域性市场体系建立,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腾冲的经济职能,而非军事防御功能,故A项错误;材料主题是陆上“丝棉之路”,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腾冲曾经的繁华,难以说明西南经济领先于东部沿海,故D项错误。

9.(2015·重庆一模)1999年在印尼海域“黑石号”唐代沉船上打捞到近7万件中国瓷器,包括数量不等的越窑青瓷、北方白瓷等,其中有近6万件是唐代长沙窑的瓷器,内有3件完好的青花瓷盘尤为引人注目。瓷器种类多样,部分瓷器的形制、图案、色彩有明显的西亚、波斯艺术风格。这一考古发现(  )

①说明唐代青花瓷技术已经成熟

②印证了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③说明唐代官营瓷窑主要为海外市场而生产

④为研究我国古代瓷器生产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结合史实可知,青花瓷技术成熟是在元代,故①错误;据材料信息“在印尼海域‘黑石号’唐代沉船上打捞到近7万件中国瓷器”可知唐代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印尼通商,且规模很大,故②正确;结合史实可知中国唐代出口的瓷器,大多是为了朝贡贸易,主要用做礼品赏赐和馈赠给外国,不是为海外市场而生产,故③错误;历史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是指当时的实物,出土的瓷器是研究古代瓷器的原始史料,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10.(2015·四川达州一模)下表是不同时期浙江地方志及部分目录,下列选项与该地方志所列史实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

① 《临安志》 皇宫、太庙、禁军、科举、坊市 ② 《四明志》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 ③ 《山阴志》 选举、学堂、新军、警察 ④ 《绍兴志》 名人篇:蔡元培、鲁迅、秋瑾、竺可桢 ①朱熹强调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

②“东方的莎士比亚”关汉卿撰写《窦娥冤》

③张謇提倡实业立宪、孙中山阐发三民主义

④黄宗羲倡用“天下之法”取代“一人之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B。据“《临安志》”“坊市”信息可以判断是宋代,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朱熹、陆九渊是宋朝时期理学代表人物,故①正确;据“《四明志》”“学校考(本路蒙古学)”可以判断是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曲代表,故②正确;据“《山阴志》”“选举、学堂、新军、警察”可知反映的是近代时期,张謇、孙中山是近代人物,故③正确;《绍兴志》名人篇所列是近代人物,而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故④错误,B项符合题意。

11.(2015·郑州三模)《吕氏春秋·上农》有言:“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家产简单),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材料中的观点主要立足于(  )

A.统治阶层利益 B.商业生产能力

C.社会制度 D.争霸需求

解析:选A。题干意为:“舍弃农业这个根本而致力于工商等末业,就会不听从号令,不听从号令就不能守卫国土,不能与敌作战。百姓舍弃农业这个根本而致力于工商等末业,他们的家产就简单,百姓的家产简单,就会轻易迁徙,轻易迁徙,那么国家有了灾难,他们就会存心避而远之,没有安居乐业之心”,可知材料观点的立足点是基于统治阶层利益,故A项符合题意。

12.(2015·江西上饶二模)清代初期,赋税分为地赋和丁赋,分别征收。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规定民间十六岁至六十岁为丁,按人头缴纳丁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赋平均摊入田赋中,按田亩纳税,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地丁银制度的推行(  )

A.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B.抑制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解析:选C。地丁银是政府用货币(银两)征收赋税和徭役,这进一步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实行地丁银制度,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并不是加重百姓的负担,故A项错误;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地丁银并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地丁银按照田亩纳税,使得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促使人口大幅度增长,激化了人地矛盾,故D项错误。

123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