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江苏高考 >> 江苏高考化学模拟题 >> 2016届江苏高考化学复习与增分策略:离子反应

2016届江苏高考化学复习与增分策略:离子反应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5-12-28  【

  11.(2015·西安八校联考)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D.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检验,意在考查考生对离子检验原理的理解能力。该白色沉淀还可以是Ag2SO4,因此溶液中含有SO时也会出现题述现象,A项错误;该气体可以是CO2或SO2等,因此该溶液中含有CO、HCO、SO或HSO等时均会出现题述现象,B项错误;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为BaSO4或AgCl,因此溶液中含有SO或Ag+时均会出现题述现象,C项错误;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说明无Fe3+,加入氯水后溶液变红色,说明生成了Fe3+,因此原溶液中含有Fe2+,D项正确。

  答案:D

  12.(2015·江西八校联考)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Ba2+、SO、I-、S2-中的几种。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A.Na+ B.SO

  C.Ba2+ D.NH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溶液显弱酸性,说明有NH;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I-和S2-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知,溶液中一定有阴离子SO,则无Ba2+,故还需检验的离子是Na+。

  答案:A

  13(2015·可南八市联考)强酸性溶液X中可能含有Na+、K+、NH、Fe2+、Al3+、CO、SO、SO、Cl-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X中肯定存在Na+、Fe2+、Al3+、NH、SO

  B.气体F经催化氧化可直接生成气体D

  C.沉淀C一定是BaSO4、沉淀G一定是Fe(OH)3、沉淀I一定是Al(OH)3

  D.X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Al3+、Na+、K+和Cl-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检验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强酸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CO、SO,由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后产生气体及沉淀知X溶液中含有SO、Fe2+,A是NO,D是NO2。由溶液B与过量NaOH溶液作用产生的现象知X溶液中含有NH,F是氨气。由溶液H中通入CO2后产生沉淀不能确定X溶液中是否含有Al3+。由观察到黄色火焰不能确定X溶液中是否含有Na+,因为实验过程中加入了NaOH。NH3只能直接被催化氧化为NO,B项错误;沉淀Ⅰ可能是BaCO3,C项错误;X中肯定存在Fe2+、NH、SO,不能确定Na+、Al3+、K+、Cl-是否存在,A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二、填空题

  14.(2015·南昌零模)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NH、Mg2+、Fe3+、Al3+、SO、HCO等离子,当向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NaOH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生成的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段沉淀减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bc段沉淀物质的量不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之间的反应及离子的检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由于溶液为无色,则Fe3+不存在;反应过程中有沉淀生成,且部分沉淀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Al3+、Mg2+,一定不含HCO,又0~a段无沉淀产生,则发生的反应为H++OH-===H2O,再由图象变化分析知,b~c段为NH发生反应,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为:H+、NH、Mg2+、Al3+,再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1)ab段生成的沉淀为Al(OH)3和Mg(OH)2。(2)cd段为沉淀的溶解,发生的反应为:Al(OH)3+NaOH===NaAlO2+2H2O。(3)bc段沉淀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的NaOH与原溶液中的NH反应生成NH3·H2O。(4)0~a:H++OH-===H2O;a~b:Mg2++2OH-===Mg(OH)2↓、Al3++3OH-===Al(OH)3↓;b~c:NH+OH-===NH3·H2O;c~d:Al(OH)3+OH-===AlO+2H2O。结合图象中各离子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及溶液呈电中性可计算出原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H+)n(Al3+)n(Mg2+)n(NH)∶n(SO)=22∶3∶4∶9。

  答案:(1) Al(OH)3、Mg(OH)2

  (2)Al(OH)3+NaOH===NaAlO2+2H2O

  (3)加入的NaOH与原溶液中的NH反应生成NH3·H2O

  (4)n(H+)n(Al3+)n(Mg2+)n(NH)∶n(SO)=22∶3∶4∶9

  15.(2015·辽宁五校联考)某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中的若干种:Fe3+、Al3+、Fe2+、Cu2+、Cl-、CO、NO、SO、SiO,有的离子浓度可能较大。

  甲同学为了研究工业废水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Ⅱ.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

  Ⅲ.向Ⅱ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Ⅳ.向Ⅱ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在所得滤液中加入盐酸至酸性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1)该废水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查阅资料后建议用铝粉除去废水中的NO。过滤Ⅳ中的蓝色沉淀,控制滤液的pH为10.7左右时,加入铝粉,产生氨气和氮气,且体积比为1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除去0.2 mol NO,则要消耗铝________g。

  解析:本题考查了离子检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等,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实验Ⅰ说明废水中不含Fe3+;实验Ⅱ说明生成的无色气体为NO,则废水中一定含有Fe2+、NO,一定不含CO、SiO;实验Ⅲ说明废水中含有SO;实验Ⅳ说明废水中含有Cu2+。(2)根据题意可知,铝粉与废水中的NO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放出氨气和氮气,且氨气与氯气的体积比为1∶4,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6Al+9NO+7OH-===16AlO+NH3↑+4N2↑+2H2O。根据方程式计算,若除去0.2 mol NO,则要消耗铝的质量为0.2 mol××27 g/mol=9.6 g。

  答案:(1)Fe3+、CO、SiO Fe2+、Cu2+、NO、SO

  (2)16Al+9NO+7OH-===16AlO+NH3↑+4N2↑+2H2O 9.6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