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河南高考 >> 河南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7年河南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模拟习题

2017年河南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模拟习题

中华考试网  2016-09-08  【

  1.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这样一首顺口溜:“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作木柴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C.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中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故选A。

  答案 A

  2.“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享乐消费观( )

  A.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

  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

  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

  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

  解析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导致过度消费是导致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经济危机原因,不是摆脱方式,故B项错误;凯恩斯主义理论主张有计划消费,不是盲目消费,故C项错误;享乐消费观只能导致危机加剧,不可能解决当前欧债危机,故D项错误。

  答案 A

  3.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解析 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南京国民政府对非资本主义道路的态度,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但不是主张非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1929至1933年大危机,资本主义弊端的暴露使得部分中国人对资本主义道路产生怀疑,因此提出非资本主义道路,故C项正确;1933年是南京国民政府执政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 C

  4.《全球文明史》记述:“大萧条起因于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的新问题。世界其他地区长期以来的衰弱也是原因之一。”材料中的“新问题”是指( )

  A.“垄断”加剧了无序竞争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恶性发展

  C.国家干预经济造成“滞胀”

  D.殖民体系内部的各种矛盾激化

  解析 “垄断”加剧了竞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并不是新问题,故A项错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经不适合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滞胀”出现于1973年,并不是大萧条,故C项错误;“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的新问题”并不涉及殖民体系内部矛盾的激化,故D项错误。

  答案 B

  5.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

  A.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解析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体现了罗斯福政府采取目的明确的货币政策以抑制外国商品进口、刺激本国商品出口进而保护美国民族经济,具有鲜明的经济民族主义色彩,故A项正确。

  答案 A

  6.列宁有言:“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一种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下列罗斯福新政措施中最能佐证“牧师”职能的是( )

  A.调整工业产销,防止恶性竞争

  B.实施美元贬值,扩大外销

  C.制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权益

  D.整饬财政金融,重建公信

  解析 题干强调“安慰被压迫者”和“减少痛苦和牺牲”,由此判断是针对底层百姓的措施。A项针对资本家,故A项错误;B项针对外国,故B项错误;C项针对底层民众,故C项正确;D项针对银行,故D项错误。

  答案 C

  7.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活来源。”从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段之一是( )

  A.关注民生问题 B.遏制两极分化

  C.削减政府开支 D.控制生产规模

  解析 据材料“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活来源”可知关注民生问题,故A项正确;据材料“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活来源”可知帮扶穷人,但为说明限制富人,不能说明遏制两极分化,故B项错误;材料主张提供穷人生活来源,而未涉及削减政府开支,故C项错误;材料主张提供穷人生活来源,而未涉及控制生产规模,故D项错误。

  答案 A

  8.下列图表反映的是美国20世纪某一经济指数变化的情况,对a区间趋势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通货膨胀加剧,社会购买力下降

  B.大量提供就业机会,导致失业减少

  C.大量销毁农产品,导致价格降低

  D.兴建公共工程,减少政府支出

  解析 1929~1932年是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物价狂跌,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不是当时经济危机的表现,故A项表述与图中1930~1340年a区间的变化趋势不符,故A项错误;1933年开始罗斯福新政,为应对经济危机,采取一系列国家干预经济措施,其中有“以工代赈”等提供就业机会的措施,导致失业率下降,与图中a区间的变化趋势相符,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大量销毁农产品是要提高产品价格,C项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D项兴建公共工程会增加政府支出,故D项错误。

  答案 B

  9.罗斯福提出了新“四大自由”,即:言论、信仰、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前两项是旧四大自由的合并,在西方已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增加的核心就是“免于匮乏”的权利。从此,有人挨饿不仅是私人的事,而是被剥夺了基本权利,政府和全社会有责任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从这一观念出发,罗斯福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作出的重大举措是(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D.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解析 “免于匮乏”是指政府保证人民的最低生活,使人民免于挨饿。整顿金融体系的主要作用是为恢复生产做准备,与民生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是为恢复工业做准备,也和民生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是为恢复农业做准备,也和民生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直接目的是保障人民的最低生活,符合使人们拥有“免于匮乏”的权利,故D项正确。

  答案 D

  10.斯大林在谈到罗斯福新政时说:“美国人所追求的目的,是从经济紊乱、经济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以上材料说明新政( )

  A.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

  B.大力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目的是消灭经济危机

  解析 结合新政史实理解材料,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促进经济恢复发展,不能表述为“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经济”,故A项错误;B项在新政之前就是国家发展的方向,不能体现新政的特点,故B项错误;题干“不希望改变经济基础”体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故C项正确;新政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消除,故D项错误。

  答案 C

  11.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罗斯福新政时期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

年份

GNP总量(10亿美元)

GNP增长率%

失业率%

1930

90.4

-12.3

8.7

1933

55.6

-4.1

24.9

1935

72.2

10.9

20.1

1938

84.7

-6.3

19.0

  ——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A.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

  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D.新政时期的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

  解析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933~1938年间,失业率虽然较高,但总趋势是不断下降,故A项错误;1938年GNP增长率为负6.3%,与1935年相比,明显下降,故B项错误;从1933~1938年间GNP总量、GNP增长率和失业率的数据来看,美国经济仍存在很大问题,与1930年数据相比,很多方面不如1930年,这说明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故C项正确;1933~1938年间GNP总量增加明显,而失业率下降幅度不大,这说明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并未同步,故D项错误。

  答案 C

  12.“‘新政’的执行让政府获得迅速发展,这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材料中的“分水岭”意指美国( )

  A.从民主政体走向集权政体

  B.从经济危机走向经济繁荣

  C.从自由主义走向国家干预

  D.从电气时代走向信息时代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政”指的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政府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这意味着美国从自由主义走向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2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