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广东高考 >> 广东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6届广东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当堂练15

2016届广东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当堂练15

中华考试网  2016-03-21  【

  1.(2013·北京高考)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

  ①《春秋繁露》 ②《四书章句集注》 ③《儒林外史》 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 解题关键注意题干的限制性条件“吸收外来文化”。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将儒家思想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不是外来文化;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吸取佛、道思想形成,而佛教是外来文化;《儒林外史》是讽刺小说;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的著作。故排除含有①、③的选项,即排除A、C、D,答案选B。

  2.(2013·广东高考)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解析:选D 关键是“明理”一词,说明理学已经产生,则A、B可排除。而朱熹是主张格物致知的,是通过处在手段明理,而材料是反对的,因而选D。

  3.(2013·福建高考)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解析:选D 本题具有乡土气息,解题关键在于对“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这段话的理解。A选项“三纲五常”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材料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B、C选项都缩小了材料范围,只提到一个方面“去恶从善”、“保守家业”;所以选D。

  4.(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解析:选D 关键信息: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可知,D项正确;A、B、C项都对题干的曲解,排除。

  5.(2012·海南高考)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解析:选D 魏晋时期,儒学发展受挫,面临来自于佛教的冲击。题干中“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正是儒家的伦理道理,而题干斥责佛教导致“隔、乖、旷、绝”的后果,说明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D项正确;A项具有夸大佛教传入的影响,说法错误;B、C项无从反映。

  6.(2012·海南高考)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解析:选A 依据所学知识,首先排除B、D项;题干认为“阳生万物”,而何为“生”呢?“生,仁也”,其主要阐释的是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A项正确;如果对“阳生万物、阴成万物”不能正确解读,及把握内在关系:生,仁也。易错选C项。

  7.(2013·安徽高考·2007·广东高考合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的县志中有丰富的女性资料,它们清楚地表明,妇女的贞节是当地荣誉的象征……对风俗的描述,列女志的前言,甚至许多地方志的编纂体例都清楚地显示,女性贞节是向外部世界描绘地方道德标准的综合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来自长江下游的一些例子很有说服力,其中有如下描写:“歙欲称闺门邹鲁(指文教兴盛之地),盖山川清淑之气所独钟,抑亦程朱之教泽。”

  ——邓小南等《中国妇女史读本》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朱理学何以对女性贞节作为地方道德标准产生影响。

  材料二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三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注意设问,注意从程朱理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而不是分析其影响。第(2)问首先注意题干中的设问,是分析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的经济、思想原因,可以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回答,找出其对婚姻自主的促进因素即可。第(3)问要注意对史料的真实性的甄别,小说的真实性要差些。

  答案:(1)“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在宋代以后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并成为地方教化的工具;女性贞节观是程朱理学的体现,受到地方推崇和不断强化,从而成为地方道德标准。

  (2)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

  (3)(考生可从材料本身的可靠性或对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如:①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或:小说是现实的反映,可以作为史料使用。)②材料二、三的现象是个案,而且出现在明中后期,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