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复习辅导 >> 英语辅导 >> 2011年高考湖北卷收官之年回归之中

名师评析:2011年高考湖北卷收官之年 回归之中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2011-06-09  【

收官之年  确保高考平稳过渡
回归之中  尽显朴实灵动本色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1年高考湖北卷

  今年是湖北省高考自主命题第八年,也是现行高考模式的收官之年,明年将迎来课改后的首轮新高考。今年湖北卷继续贯彻“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注重传承七年来命题积累的经验和特色,确保考试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同时力求在传承中创新,试题平和朴实而富有灵动创意,理性回归学科测试本体,渐进渗透课改理念,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和中学素质教育,有力发挥高考甄别选拔的测试功能。

  语文:精心建构 稳中开拓创新

  一、精心建构,保持试卷总体稳定

  稳定是保证试卷质量、考生正常发挥和高考平稳过渡的前提。命题者精心建构,从三个方面保持试卷总体稳定。

  一是在试卷的板块结构、考点分布和题型配置上,确保与2010年基本一致。二是试题编拟的语言,表述规范严密,指向具体明确,符合测量学的要求。三是精心调控选文和设题的难度,确保难度稳定。文言文阅读选用西汉文学家刘向上汉成帝疏。文章说理透彻,说服力强,被古人誉为“西京第一书疏”。命题者精心删改以排除疑难、疏通文脉,添加标题注释、归并古今字以扫除阅读障碍,使文本难易适度。科技文阅读选用建筑大师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文章将中国建筑特殊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比作“文法”,论述生动有力且层次分明,能够激发考生的阅读兴趣。命题者按文章递进层次布置考点,使信息相对集中,有利于考生答题。

  二、注重基础,积极引导中学教学www.ExamW.CoM

  注重基础考查,引导中学教学立足教材、理性回归,是湖北卷的优良传统,今年得以发扬光大。

  立足语文本体,扩大基础知识考查的覆盖面。第一大题五个小题落实考试大纲的五个考点;每个小题中的四个选项,各有对应的知识点,不交叉、不重复。如第2小题考查字形,四个选项依次考查音同而别、形近而别、义近而别、音同形近而别的错别字。又如文言文考查中的第13题,三个句子的翻译,涉及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倒装、成分省略等。对考纲知识点的全面覆盖,既能增强试题的测试功能,也能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基础知识。

  加强试题与中学教材的联系,引导中学教学远离题海,务本求实。字音、字形考查题,所选多为课堂常见的词语;文言文考查题,所选“离”“卒”“衣”“去”等,也是见于课文的词语。第22题“为感动心灵的课文人物撰写颁奖词”,设计新颖别致,在检测考生语言素养的同时,也检测考生对课文人物的熟悉和理解程度。

  三、能力立意,渐进渗透课改理念

  能力立意,渐进渗透课改理念,全面检测考生的语文素养,是湖北卷命题的指向与归宿。

  能力的检测力求全面而有层次。全卷覆盖了考纲规定的A、B、C、D、E五个能力层级,兼顾了难易不同的考查。科技文阅读第6题考查概念理解,第7题考查文意理解,第8题考查理解基础上的推断,第9题考查理解基础上的概括,同样是考理解,却由浅入深,有易有难。

  新课程规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散文阅读试题的设计,力求把“三维目标”考查融为一体。《才子赵树理》出自大家手笔,行文如流:状人则白描勾画,惟妙惟肖;叙事则干净利索,简洁畅达。四个小题,第16题由“题眼”切入,要求归纳作品对赵树理“才气”的描写;第17题要求把握作品的语言特色和人物特征;第18题要求体会作品细节描写的效果;第19题指向最后一段,要求把握该段大意及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四题相关,可全面检测考生赏析文学作品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第20题“为校园内公共场所写一条禁烟提示语”,贴近学生实际,关注时代热点。第21题图文转换以宜万铁路的开通为背景推导结论和原因,彰显了湖北卷鲜明的地域特色,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四、开拓创新,彰显博大人文情怀

  稳定,是为了传承;传承,又必须创新。迈小步,不停步,湖北卷一直致力于在传承中开拓创新,寻求新的思路、新的创意。

  试题的编拟追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以丰厚的审美意蕴彰显人文情怀。第2题考查字形,每项都由两个双音节词和一个四字成语、一个五字熟语组成,读来错落有致,富有音韵美。第4、5题考查语病和标点,选用语料涉及信息技术、抗震救灾、汉绣风格、网络社区和书窗夜读,内容鲜活,富有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古诗词鉴赏今年又向“求新、求美”迈出一小步。今年的选材和题型有新意。选用的两首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意境有别,情趣各异。题型由常见的两小题变为三小题,即填空题、结构分析题和审美鉴赏题,综合检测考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考查也有新意。用“刘诗优美,苏诗壮美”提示考生,引导考生去品味江南那水墨丹青般的柔美景致,去体验江南那“雨过潮平”、电驰雷鸣的壮观景象,可谓匠心独运。

  以“旧书”为作文题,体现了命题者的创意。不给材料,不出引言,就一个意蕴深厚的题目,审题没有干扰,行文没有羁绊,给考生叙事怀人、议人论事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每个人都有他的旧书。一部旧书,会打开青春学子尘封的记忆,引发温馨的回忆和深入的思考。他或许会想起爷爷留下的《菜根谭》,想起扉页上爷爷用毛笔工整书写的“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她或许会想起箱底那本《红楼梦》,想起那年暑假躲进“红楼”,伴着林妹妹流了多少眼泪……“旧书”可实写也可虚写。过往的一切,无论个人的还是社会的,无论事大事小,都可比作一部旧书。翻开这部旧书,或回顾人生经历,或审视“旧我”,或鉴往知来,或怀想美好的岁月……翻过这部旧书,或书写人生新的篇章,或展望明天,或塑造“新我”……那些文化积淀和生活积累较为深厚的考生,自能如鱼得水,一展才华。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引导青少年远离现代社会的“喧哗与骚动”,守一方静土,珍惜旧书,热爱新书,专心读书 ——这,正是“旧书”的寓意所在,也应是青年一代应有的文化担当!

  数学:导向鲜明,新旧有效对接

  一、依纲据本,导向鲜明

  今年的数学试卷结构稳定,题型结构与各题分值与近几年基本一致,八大主干知识的重点内容接近全卷的90%,既保持稳中有变,常考常新,平淡之中见真功的特点,又坚持依纲靠本,源于、高于和激活课本的命题特色。在源于教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略加延伸而不盲目拔高。试题的表述方式尽可能与教材保持一致,使考生有亲切感,更能发挥应有的水平。文理科试卷均有100分左右的题,是取自教材的例题习题经加工改造而成的。

  主干知识的考点仍注重基础加灵活。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主干知识,对它的考查在文理科试卷中都占有较大比例。理科卷第2、3、6、10、17、21题,文科卷第3、6、9、19、20题,都直接考查函数与导数及其综合应用;理科卷第8、15、18、20题,文科卷第21题,都是以函数思想立意,蕴含函数的思想和方法。对数列的考查,回避技巧性过强的递推数列,将重点放在基本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上。理科卷第19题取自课本例习题,立意时适度引申,考查基本数列的通性通法和基本量的思想。对不等式的考查力度较往年有所加大,除考查其作为工具的广泛应用性之外,还考查以不等式为结论的证明题(理科卷第21题)和恒成立问题(文科卷第20题),体现了考查学生潜能和贴近新课标的命题思路。立体几何题型题量稳定,难度有所降低,考查最基本的线面位置关系及其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其解题途径仍是一题两法,解法常规,理科卷第18题的第(Ⅱ)问蕴含动态变化之中考查合情推理意识;理科卷第14题则与解析几何交汇,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解析几何的比例比去年有所增加,难度略有提高,文理科试卷相同(理科卷20题、文科卷21题)的解答题,是由课本题整合加工形成的一个一般性结果,两问有机衔接,几何味道浓,主要考查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推理运算的能力,以及分类与整合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概率与统计试题题量适中,题型常规,难度适中,基本都是课本习题的改编,充分体现了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关注课本、跳出题海的命题指向。

12
纠错评论责编:admi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