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重庆高考 >> 重庆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6重庆高考历史考前模拟试题3

2016重庆高考历史考前模拟试题3

中华考试网  2015-10-05  【

  一、选择题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解析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说人民当家作主,C项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还有一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需要完成,排除A项;B项错在“彻底”;D项错在时间,其确立时间为1954年而非1949年。

  答案 C

  2.观察下图,这一示意图(  )

  建国初期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国家:个地区分布示意图

  A.说明建国初期,我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B.说明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C.说明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

  D.是中国坚持“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完全反映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和遏制政策,新中国就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 C

  3.“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新中国初期的这一外交方针被称为(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 “另起炉灶”是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政策。

  答案 A

  4.在日内瓦国际会议期间的1954年6月17日,中英双方同时发表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联合王国政府协议,中央人民政府派遣代办驻在伦敦,其地位和任务与英国驻北京代办的地位和任务相同。”这表明(  )A.中英两国正式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B.资本主义对华敌对体系已经崩溃

  C.英国与中国结成同盟,共反苏美

  D.英国正式承认了新中国合法地位

  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54年”“政府协议”“代办”等,由此判断中国与英国之间仅是互派代办,但由此可以看出英国已承认新中国合法地位,故选D项。A项错在“正式”,B项错在“已经崩溃”,C项错在“结成同盟,共反苏美”,皆排除。

  答案 D

  5.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这样的举动(  )A.是卖国的,美国是中国的头号敌人

  B.是可笑的,置民族尊严大义于不顾

  C.是得体的,民间交流有利于两国关系改善

  D.是正常的,中美关系已经亲密无间

  解析 对特定的历史事件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加以理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以体育交流为契机的,所以周恩来后来说“小球转动了大球”。

  答案 C

  6.对于下图支持中国票数持续增长情况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美苏对中国的战略“扶持”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限定“不正确”,美国对中国的战略一直是“扼杀”,故D项说法不正确。“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获得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得到绝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A、B、C三项说法皆正确。

  答案 D

  7.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的外交活动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英经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

  解析 邓小平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原则是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符合此精神的是A项。中苏是同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排除B项;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香港问题是外交活动,但与材料中的“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不符,排除D项。

  答案 A

  8.对下表中国外交状况结论正确的是(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A.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C.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D.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解析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逐步缓和,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故选C项。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在新时期,排除A项;中国外交受到了文革的影响,排除B项;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不在此时间段,排除D项。

  答案 C

  9.“1980年中美达成协议:由美方提供设备、由中方技术人员操作,在中国新疆的奇台和库尔勒建立监测苏联核武器和导弹试验的监测站,所获情报中美共享。”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中美已结成军事同盟

  B.中美已妥善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关系

  D.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初见成效

  解析 中美两国协议属于国家间的外交关系,而取决两国关系的根源在于国家利益。

  答案 C

  10.2012年9月正值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因钓鱼岛问题而发生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所乘轿车在北京四环路遭袭,车上悬挂的日本国旗也被一名男子抢走。对此事从外交角度分析(  )A.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彰显了民族精神,值得提倡

  C.此事有悖于我国新时期外交精神

  D.中日邦交属国家,无关个人

  解析 注意题干中强调的是“外交角度”,我国新时期的外交精神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环境,题干材料反映的事件与这一精神相悖,故选C项。A项说法正确,是从历史角度认识,排除;B项错在“提倡”,说题干材料体现民族精神也太牵强,排除;国家交往也关系到每个国民,D项说法错误。

  答案 C

  11.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见俄罗斯总理普京时曾说:“中方高度重视对俄关系,始终把发展中俄关系作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之一。”这主要是基于(  )A.苏联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B.履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共同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主导作用

  D.中国的国家利益

  解析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新时期中国外交旨在为经济建设创造安定的国际环境。

  答案 D

  12.以下活动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A.派遣维和部队 B.参加六方会谈

  C.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D.参加亚太经合组织

  解析 “维和行动”是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体现,故选A项。“六方会谈”、“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是属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排除B、C、D三项。

  答案 A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