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会计实操 >> 行业会计 >> 商贸业 >> 文章内容

2016年天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备考题库第八套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2016年3月29日]  【

  二、多项选择题

  (21) 结算方式包括( )。

  A: 汇兑

  B: 托收承付

  C: 委托收款

  D: 电子支付

  答案:A,B,C,D

  解析: 结算方式包括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电子支付等。故选ABCD。

  (22) 会计人员自我教育与修养的方法包括( )。

  A: 自我解剖法

  B: 自重自省法

  C: 自警自励法

  D: 自律慎独法

  答案:A,B,C,D

  解析:会计人员自我教育与修养的方法有自我解剖法、自重自省法、自警自励法、自律慎独法等。故选ABCD。

  (23) 下列各项关于预算单位使用零余额账户的情形中,不正确的有( )。

  A: 通过零余额账户向下级单位账户划拨资金用于支付下级单位的日常办公支出

  B: 通过零余额账户借款给下级单位

  C: 通过零余额账户借款给上级单位

  D: 通过零余额账户向上级单位账户划拨资金用于支付上级单位的日常办公支出

  答案:A,B,C,D

  解析: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用于财政授权支付和清算。该账户可以办理转账、提取现金等结算业务,可以向本单位按账户管理规定保留的相应账户划拨工会经费、住房公积金及提租补贴以及财政部门批准的特殊款项,不得违反规定向本单位其他账户和上级主管单位、所属下级单位账户划拨资金。故选ABCD。

  (24) 计税依据也称计税标准,是指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或标准。计税依据可以分为( )三种类型。

  A: 从价计征

  B: 从量计征

  C: 从额计征

  D: 复合计征

  答案:A,B,D

  解析: 计税依据可以分为从价计征、从量计征、复合计征三种类型。故选ABD。

  (25) 下列关于会计专业职务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 获得博士学位,经考核胜任主要会计工作的,可聘任会计师职务

  B: 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3年,经考核胜任主要会计工作的,可聘任会计师职务

  C:大学专科毕业见习期满后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或大学本科毕业见习期满,经考核胜任一般会计岗位工作的,可聘任助理会计职务

  D: 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见习期满,经考核胜任所任工作的,可聘任会计员职务

  答案:A,B,C,D

  解析:大学专科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在财务会计工作岗位上见习一年期满,可聘任会计员职务 ;大学专科毕业见习期满后从事会计工作满两年,或大学本科毕业见习期满,经考核胜任一般会计岗位工作的,可聘任助理会计师职务 ;获得博士学位,经考核胜任主要会计工作的,可聘任会计师职务 ;获得硕士学位并担任助理会计师职务两年,可聘任会计师职务。故选ABCD。

  (26) 下列选项属于无效票据的为( )。

  A: 更改签发日期的票据

  B: 更改收款单位名称的票据

  C: 出票日期使用中文大写,但未按要求规范填写的票据

  D: 更改中文大写金额的票据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核票据的无效。票据出票日期使用小写填写的,银行不予受理。大写日期未按要求规模填写的,银行可予受理,但由此造成损失的,由出票人自行承担。故选ABD。

  (27)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可以分为( )层次。

  A: 会计法律

  B: 会计法规

  C: 会计规章

  D: 会计政策

  答案:A,B,C

  解析: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故选ABC。

  (28) 下列有关汇兑、银行卡、票据凭证结算业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汇兑的撤销发生在汇出银行已经汇出款项的情况下

  B: 任何单位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凭证

  C: 票据金额的中文大写与小写记载有差异时,以中文大写记载的金额为准

  D: 准贷记卡的透支期限最长为60天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核汇兑、银行卡和票据结算业务的相关规定。根据规定,汇兑的撤销发生在汇出银行尚未汇出款项的时候,汇兑的退汇发生在汇出银行已经汇出款项的情况下,因此选项A 的说法是错误的;票据金额须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字同时记载,两者必须一致,两者不一致的票据无效,选项C错误的。故选BD。

  (29) 内部牵制制度是指凡涉及款项和财物( )的任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人以上分工办理,以起到相互制约作用的一种工作制度。

  A: 核对

  B: 收付

  C: 结算

  D: 登记

  答案:A,B,C,D

  解析:内部牵制制度是指凡涉及款项和财物的核对、收付、结算、登记等环节任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人以上分工办理,以起到相互制约作用的一种工作制度。故选ABCD。

  (30) 国家预算作为财政分配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具有( )作用。

  A:财力保证作用。国家预算既是保障国家机器运转的物质条件,又是政府实施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有效保证

  B:调节制约作用。国家预算作为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财政实行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和主要手段

  C:反映监督作用。国家预算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预算收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水平,预算支出反映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D: 行政干预作用。通过国家预算实施干预部门行政工作

  答案:A,B,C

  解析:国家预算作为财政分配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具有财力保证作用、调节制约作用和反映监督作用。故选ABC。

1 2 3 4 5 6
责编:tanhuifang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