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初级会计师 >> 经济法基础 >> 经济法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20年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预习题及答案一_第4页

华课网校   [2019年5月28日]  【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法的本质与特征

  2.【答案】B

  【解析】选项 A 属于法律事件中的绝对事件;选项 CD 属于法律行为。

  【知识点】 法律事件

  3.【答案】C

  【解析】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选项 BD《公司法》和《会计法》属于法律;选项 A《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是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并发布的,属于部门规章。

  【知识点】 我国法的主要形式

  4.【答案】C

  【解析】民法调整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以及人身关系,所以选项 ABD 属于民法的调整范围;税务局和企业之间的征纳税关系属于行政管理人和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关系,属于行政法的调整范围。

  【知识点】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5.【答案】D

  【解析】仲裁机构是民间性的组织,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

  【知识点】 仲裁的概念与特征

  6.【答案】A

  【解析】(1)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等几种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外,一律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2)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不包括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 3 人以上的单数;(3)法院审理民事或行政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外,应当公开进行,公开审判包括审判过程公开和审判结果公开两项内容,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知识点】 民事诉讼的审判制度

  7.【答案】A

  【解析】法定代理人死亡属于诉讼时效的中止事由,不属于诉讼时效的中断事项。

  【知识点】 诉讼时效的中断

  8.【答案】C

  【解析】选项 C: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知识点】 行政诉讼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9.【答案】B

  【解析】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 15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 10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知识点】 行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

  10.【答案】B

  【解析】总和刑期不满 35 年的,最高不能超过 20 年。

  【知识点】 法律责任-刑事责任

  11.

  【答案】A

  【解析】法的效力等级为:(1)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2)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12.

  【答案】C

  【解析】选项 C: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13.

  【答案】C

  【解析】一人犯数罪,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罚。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 3 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1 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 35 年的,最高不能超过 20 年;总和刑期在 35 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 25 年。

  14.

  【答案】B

  【解析】人身和人格分别代表着人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利益,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方面,人身和人格是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人身权指向的客体。另一方面,人身和人格又是禁止非法拘禁他人、禁止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禁止侮辱或诽谤他人、禁止卖身为奴、禁止卖淫等法律义务所指向的客体。以人身、人格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法律有严格的限制。人的部分是可以作为客体的“物”。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解析】以上内容均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

  【知识点】 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与种类

  2.【答案】ABCD

  【解析】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物、人格人身、行为、非物质财富。本题 AB 选项属于物,C 选项属于行为,D 选项属于非物质财富。

  【知识点】 法律关系的客体

  3.【答案】AC

  【解析】民法调整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以及人身关系。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行政法的调整范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法律关系为社会法的调整范围。

  【知识点】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4.【答案】AD

  【解析】因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等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民事案件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因此选项 A 正确;因经济法、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的争议,法律规定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如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等,因此选项 D 正确;选项 BC 应当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知识点】 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

  5.【答案】BCD

  【解析】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的是胜诉权(选项 D),即丧失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选项 B)。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 不得请求返还(选项 C)。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选项 A)。

  【知识点】 诉讼时效的概念及期间的具体规定

  6.【答案】AC

  【解析】(1)选项 B: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2)选项 D:行政复议决定书自“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知识点】 行政复议决定

  7.【答案】ABCD

  【解析】

  【知识点】 行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

  8.【答案】ABCD

  【解析】剥夺的具体政治权利是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知识点】 法律责任-刑事责任

  9.

  【答案】ABCD

  【解析】法律事实包含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1)选项 AB:属于法律行为;(2)选项 CD:属于法律事件。

  10.

  【答案】AD

  【解析】(1)选项 B:最长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2)选项 C: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事由。

  11.

  【答案】AD

  【解析】(1)选项 B: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应该由“被申请人”(A 市工商局)承担,而非由申请人承担;(2)选项 C: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12.

  【答案】ABCD

  【解析】选项 B: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法律关系主体的数目因法律关系的具体情况而定,但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体,

  因为最少要有两个主体,才能在它们之间形成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

  【知识点】 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与种类

  2.【答案】√

  【解析】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知识点】 法律事件

  3.【答案】√

  【解析】

  【知识点】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4.【答案】√

  【解析】本题表述正确。

  【知识点】 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

  5.【答案】×

  【解析】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不适用诉讼时效。

  【知识点】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

  6.【答案】√

  【解析】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3)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4)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知识点】 行政复议决定

  7.【答案】×

  【解析】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类。

  【知识点】 法律责任-行政责任

  8.

  【答案】×

  【解析】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的是胜诉权,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并不消灭,债务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

  9.

  【答案】×

  【解析】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十一种: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10.

  【答案】√

  11.

  【答案】√

1 2 3 4
责编:zp032348

初级会计师备考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报考指南

网校课程指南

热点资讯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