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成人高考 >> 专升本模拟试题 >> 语文 >> 文章内容

报考指南

招生简章

点击排行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强化题及答案(三)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 2020年5月11日 ]  【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2.【答案】B

  【解析】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3.【答案】B

  4.【答案】A

  【解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世家是《史记》的编写体例之一。

  5.【答案】A

  6.【答案】A

  【解析】曹操《短歌行》是一首乐府旧题诗,属于汉乐府《相和歌·平调曲》。

  7.【答案】C

  8.【答案】C

  【解析】陆游的诗现存九千三百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创作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

  9.【答案】A

  【解析】《无题》这首诗的末尾两句,成功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是比喻忧愁的千古名句。忧愁本来是一种情绪,但作者将之比作一江东去的春水,连绵不绝,使这种抽象的东西有了可感知的形象,使读者受到直接的感染。因此A项正确。

  10.【答案】B

  【解析】宋词表现生活内容狭窄的局面到苏轼才开始有所转变,苏轼以其志向高远、托情言志、胸襟开阔、激情豪放的创作手法,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因此,本题应选择B项。

  11.【答案】A

  【解析】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宗臣(1525--1560),明代嘉靖年间,严嵩父子把持朝政,一些无耻之徒奔走钻营于严府门下,趋炎附势,丑态百出。在这种情况下,宗臣在回复刘一丈的信中,借题发挥,尖刻地讽刺了明代官场中的丑恶现象。故本题A项正确。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D

  15.【答案】D

  16.【答案】A

  17.【答案】A

  18.【答案】C

  19.【答案】A

  20.【答案】A

  二、文言文阅读

  21.孳:繁殖得多。

  天:自然生长的规律。

  爪:用指甲抓破。

  离:被破坏。

  22.栽种时要像养育自己的子女一样,种完之后,放到那里就如同扔掉一样。这句话是郭橐驼所说的树之天性:“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23.“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24.沉吟:沉思吟味,意谓整日在心头回旋。

  枉:屈驾。

  存:问候。

  契阔:聚散、合离。

  25.那穿着青领的衣服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26.这段接连化用《诗经》中表达思念情感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慕。这句话是化用《诗经·郑风·子矜》中的“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一句。作者据此表达了渴望天下贤才,与之共成统一大业的心情,表现出要求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27.这首诗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了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手法,写出了山村宁静优美的景色。傍晚,秋雨过后,明月初照,清新而静谧。但诗人并没有一味写山村如何宁静,而是写静中之动,写清泉在石上流淌,写洗衣女子在竹林中说笑,写渔船归来搅动莲花,给这幽静的画面增添了生趣,多了一种宜人的情调。动静互相映衬,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28.《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也鲜明地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画家的眼光来观察景物,并在诗中成功地描绘出完整的画面。开头两句就给这幅画定下了暗淡而清新的色调:秋天的傍晚,刚刚下过雨。三四句写景,月光透过松树的缝隙照到地上。清泉从石上流过。五六句写景和人,竹林中的女子,莲花中的渔船,诗中既有总体的色调渲染,又有具体的景物描写,山月、清泉、竹林、莲花、浣女、渔舟,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29.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优美的画卷中,充满着宜人的情趣,它表明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三、现代文阅读

  30.作者通过人物的外部动作和表情的描写来揭示德拉下决心卖掉头发的心理活动。

  31.它不是直接的心理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外部行为和表情间接地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让读者通过小说主人公的神情和动作这些动态画面去仔细品味其中的含义,透视人物的心灵。

  32.德拉十分珍爱、留恋自己美丽的头发,是不忍割舍的。但是为了给心爱的丈夫买一件他最喜爱、向往的礼物,她最终不惜牺牲自己的头发,坚定了卖掉头发的决心,轻快地走出了房门。

  33.可以理解为诗人不愿张扬来康桥寻梦一事,更不愿让人知道个人复杂难言的情感。他与康桥的告别是深沉而又含蓄的。

  34.一方面说明诗人的洒脱,另一方面“不带走一片云彩”也表现了诗人对昔日的旧情的珍视,不愿意损坏其完好无缺的本质。

  35.一再重复,主要表现诗人对故地康桥的那种眷恋和珍视。

  36.谈海意在表达一种人生哲学。

  37.温柔而沉静,超绝而威严,神秘而有容,虚怀、广博。

  38.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 2 3 4
责编:jiaojiao95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