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成人高考 >> 专升本模拟试题 >> 语文 >> 文章内容

报考指南

招生简章

点击排行

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_第7页

来源:考试网  [ 2016年1月28日 ]  【

  三、现代文阅读

  30.语言(对话)描写。

  31.作者把“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从而收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姚纳与马的谈话,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的关系完全映衬出来。姚纳的孤独和无助,反映出了社会的冷漠与人们精神的麻木。

  32.他的苦恼是经历了丧子之痛,却找不到诉说苦恼的对象,最后只好把一腔苦恼讲给自己的小马听。

  33.比喻。在驳斥穆勒有关“快乐”的见解时,也引用了“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两个比喻,这里“痛苦的苏格拉底”主要喻指精神上的快乐,“快乐的猪”是指肉体上的快乐。

  34.文中这些比喻的使用使文章说理显得生动、有说服力。

  35.这段文字在写作上的特色有两点:一是见解深湛、征引繁富、联想丰赡、妙趣横生、词采精妙。作者在提出和论证“快乐由精神来决定”这一论点时,引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许多例证来阐明自己深湛的见解。他引用穆勒的观点,穆勒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作比较来说明快乐是有肉体和精神之别的。针对这一观点,作者首先驳斥穆勒观点的荒谬性,提出“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作者在驳斥穆勒对快乐所下的定义时,很风趣地指出:“猪是否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二是作者的选词用语也很有特点,不仅词采精妙,而且富于机智。作者善于使用警策语,顺手拈来,即成妙语。如作者描述人在快乐和悲伤时的不同心情和感受时,为反驳将“快乐”两分法的荒谬性,作者指出“一切快乐都是精神上的”。作者举例说明:“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

  36.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37.在这节诗中,作者写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但一直被埋在地下,到今天才得以重见天光。诗中其实蕴涵两层含义:一是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长期埋藏在心底,直到今天才得以喷发。二是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民族在五四运动之后终于焕发了青春活力和生机。

  38.“年青的女郎”主要比喻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

1 2 3 4 5 6 7
责编:lige123456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