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成人高考 >> 专升本模拟试题 >> 教育理论 >> 文章内容

报考指南

招生简章

点击排行

2018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习题及答案(12)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 2018年5月10日 ]  【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2.【答案】A (成人高考更多完整资料免费提供加 微信/QQ:29838818)

  3.【答案】C

  【解析】该题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理解“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社会生产方式、人的发展需要。根据这三点,再看四个选项,A、D两项没有,可以不考虑,而B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不变的,C项“社会生产方式”是不断变化的,其变化就引起了教育目的的变化,所以正确答案应是C。

  4.【答案】D

  【解析】该题的关键点是对“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因此正确答案是D。

  5.【答案】D

  【解析】对于这一题,有些考生容易选A,因为题目中涉及“学生自主选择”。但是考生只要记住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就不会选错,因为,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中没有独立性。“学生自主选择”可以理解为自愿性,所以正确答案是D。

  6.【答案】A

  7.【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和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考生学习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时,要掌握三点:第一,课外校外教育是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的教育活动;第二,利用课余时间;第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是按照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因此,它们的共同点是B。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A

  二、辨析题

  13.【答案】错误。

  它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解析】该题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理解;二是对德育的方向性原则概念的理解。只要这两个关键点解决了,这道题也就能够准确解答了。

  14.【答案】错误。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这是因为班主任可以经常深入学生学习、劳动、课余和课外生活中去观察与了解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获取真实材料。问卷法只是辅助手段。

  【解析】从考题提到的“基本方法”来看,我们可以推测到它应该是经常使用的,且容易使用的。这样逐步缩小选择的范围,然后再使用比较法,就比较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三、简答题

  15.【参考答案】德育的校外途径分为正式途径和非正式途径。

  正式途径有:(1)校外教育;(2)社会实践活动;(3)社区文化教育机构;(4)家庭教育。

  非正式途径有:(1)邻里;(2)非正式社会,文化团化。

  16.【参考答案】(1)自愿性。

  (2)灵活性。

  (3)实践性。

  17.【参考答案】(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四、论述题

  18.【参考答案】(1)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的含义,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和品德现状,因材施教,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贯彻的要求:第一,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学生思想的特点;第二,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第三,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3)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4)之所以出现成人化、模式化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遵循这个原则。

  【解析】要把德育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回答完整,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和问题做一些分析,可以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五、选择题

  19.【答案】D

  【解析】要掌握反射的概念,同时还要注意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20.【答案】B

  21.【答案】C

  【解析】把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含义理解清楚,此题不难回答。

  22.【答案】B

  【解析】可以举一反三,要抓住每个阶段的关键意思。

  23.【答案】D

  24.【答案】D

  25.【答案】B

  26.【答案】D

  27.【答案】C

  28.【答案】D

  29.【答案】D

  30.【答案】A

  【解析】要把公式记清楚,尤其是后面的百分号的表示。

  六、辨析题

  31.【答案】正确。

  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力或支持作用时,这种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或消极作用时,该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32.【答案】错误。

  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还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

  七、简答题

  33.【参考答案】(1)思维与想象的有机统一。

  (2)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

  (3)常有“灵感”出现。

  (4)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

  (5)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

  34.【参考答案】意志与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1)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了认识过程,意志便不可能产生。

  (2)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意志努力,就不可能有认识过程,更不可能使认识过程深入和持久。

  35.【参考答案】(1)宣泄。宣泄使人的侵犯性冲动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现出来。

  (2)运用社会制约。社会增加对侵犯行为处罚的强度,可以实现侵犯行为的外部控制。

  (3)提高道德水平。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情况下,对别人的侵犯是直接与道德水平的低下相关联的。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越低,就越倾向于忽视他人的痛苦、利益和幸福。

  八、论述题

  36.【参考答案】(1)遗传与营养。胎儿及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能影响智力的发展,儿童在胚胎期和出生后,身体和脑都处在迅速发育的时期,脑的机能活动则依靠由血液输送的养料来维持,母亲的乳汁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化学成分,从而保证脑细胞的化学成分的满足及其机能活动的需要,这些都将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

  (2)早期经验。人的智力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在早期阶段所获得的经验,促使能力发展得最快,不少人把学龄前称为智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婴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早期教育和神经系统的成熟与发展关系密切。

  (3)教育与教学。能力不是天生的,教育和教学对能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和教学不但使儿童获得前人的知识和经验,而且能唤起儿童心理能力的发展。

  (4)社会实践。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5)主观努力。环境和教育只是影响能力发展的外因,没有主观努力和个人的勤奋,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就和能力的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培养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重视早期教育,适时进行早期教育;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在科技与课外活动中培养兴趣,促进能力发展;注意能力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解析】在回答本题时可先列出要点,再解释说明,然后举例分析。

1 2 3
责编:jiaojiao95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