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消防工程师 >> 一级消防工程师 >> 模拟试题 >> 2020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章节试题:第一篇第二章

2020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章节试题:第一篇第二章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2019年11月20日]  【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火灾分类。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 4968-2008)的规定,固体物质火灾属于 A 类火灾。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参见教材 P12。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参见教材 P12。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参见教材 P12~13。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1 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上5000 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参见教材 P12~13。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1 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上5000 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参见教材 P12~13。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建筑起火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电气火灾、生产作业类火灾、生活用火不慎、吸烟、玩火、放火和自燃、雷击、静电等其它原因引起火灾等。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二节,参见教材 P14~15。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火风压是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在起火房间内,由于温度上升,气体迅速膨胀,对楼板和四壁形成的压力。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参见教材 P19。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轰燃的发生标志了房间火势的失控,同时,产生的高温会对建筑物的衬里材料及结构造成严重影响。但不是每个火场都会出现轰燃,大空间建筑、比较潮湿的场所就不易发生。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参见教材 P21。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辐射是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参见教材P16。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热传导又称导热,属于接触传热,是连续介质就地传递热量而又没有各部分之间相对的宏观位移的一种传热方式。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参见教材 P16。

  1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辐射是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参见教材P16。

  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热量传递有 3 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建筑火灾中,燃烧物质所放出的热能通常是以上述方式来传播,并影响火热蔓延扩大的。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参见教材 P15。

  1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常见的有干粉灭火剂和七氟丙烷灭火剂。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

  1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在喷水的同时,喷出泡沫,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发挥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

  1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一、冷却灭火;二、隔离灭火;三、窒息灭火;四、化学抑制。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

  1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低于最低氧浓度,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一般氧浓度低于 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

  1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一般,500℃以上热烟所到之处,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起火。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参见教材 P17。

  1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热传导属于接触传热。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参见教材 P16。(2017 年真题)

  1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建筑室内火灾持续燃烧一定时间后,燃烧范围不断扩大,温度升高,室内的可燃物在高温的作用下,不断分解释放出可燃气体,当房间内温度达到 400~600℃时,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这种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轰燃的出现是燃烧释放的热量在室内逐渐累积与对外散热共同作用、燃烧速率急剧增大的结果。影响轰燃发生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辐射和对流情况,即建筑室内上层烟气的热量得失。通常,轰燃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参见教材 P21。

  2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火场中通风孔洞面积愈大,热对流的速度愈快;通风孔洞所处位置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参见教材 P16。

  2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 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B 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C 类火灾:气体火灾;

  D 类火灾:金属火灾;

  E 类火灾:带电火灾;

  F 类火灾:烹饪物火灾。

  A 错误,D 类火灾是金属火灾。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参见教材 P12。(2017 年真题)

  2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参见教材 P12~13。

  2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参见教材 P12~13。

  2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火灾过程中,烟囱效应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参见教材 P19。

  2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 GB/T4968-2008 的规定,火灾分为 A.B.C.D.E.F 六类。

  A 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 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 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

  D 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等。

  E 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

  F 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参见教材 P12。

  2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热对流又称对流,是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引起热量传递的方式。所以热对流中热量的传递与流体流动有密切的关系。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参见教材P16。

  2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A、B 错误,属于 B 类火灾;C 错误,属于 D 类火灾;D 正确。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参见教材 P12。(2017 年真题)

  2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参见教材 P12。

  2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国家标准,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参见教材 P12。

  3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参见教材 P12~13。

  3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一定条件下,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燃烧即会停止。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可能会中止。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参见教材 P12~13。

  2、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火灾的危害有:(1)危害生命安全;

  (2)造成经济损失;

  (3)破坏文明成果;

  (4)影响社会稳定;

  (5)破坏生态环境。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参见教材 P13~14。

  3、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玩火、放火及雷击。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二节,参见教材 P14~15。

  4、

  【正确答案】 BCE

  【答案解析】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在其内的流动扩散一般有 3 条路线:

  (1)第一条,也是最主要的一条是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

  (2)第二条是着火房间→室外;

  (3)第三条是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参见教材 P17。

  5、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对于建筑火灾而言,最初发生在室内的某个房间或某个部位,然后由此蔓延到相邻的房间或区域,以及整个楼层,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参见教材 P20。

  6、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热量传递有 3 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参见教材 P15。

  7、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用水灭火时主要依靠冷却、窒息灭火。

  用水扑火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水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和很高的汽化潜热,冷却性能很好。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大量的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致使火焰熄灭、火势控制、火灾终止。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参见教材 P18。

  水喷雾灭火系统工作时,喷出的水滴吸收热气流热量转变成蒸汽,当空气中水蒸气浓度达到 35%时,燃烧即停止,这是窒息灭火的应用。实务教材第三篇第四章第一节。

  8、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灾害,需要采取以下方法将火扑灭,这些方法的根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这些方法包括冷却灭火、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化学抑制灭火。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参见教材 P23~24。

  9、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2008)的规定,火灾分为 A、B、C、D、E、F6 类。

  A 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 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 类火灾:气体火灾。D 类火灾:

  金属火灾。E 类火灾:带电火灾。F 类火灾:烹饪器具类的火灾。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参见教材 P12。

  10、

  【正确答案】 ACE

  【答案解析】 烟气流动的驱动力包括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火风压、外界风的作用的影响等。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参见教材 P19~20。(2016 年真题)

2020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题库(模拟试题/真题)下载

模拟考场

章节练习

历年考题

每日一练

在线模考测试

专项突破练习

原题实战演练

每天10道新试题

点击试用

点击试用

点击试用 点击试用
责编:sunshine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报名指南

在线题库

编辑推荐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