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消防工程师 >> 一级消防工程师 >> 模拟试题 >> 2019一级消防工程师《综合能力》考前预测题(1)

2019一级消防工程师《综合能力》考前预测题(1)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2019年10月25日]  【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消防安全检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管理是否落实;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是否落实;用火、用电、用气是否存在违章操作,电、气焊及保温防水施工是否执行操作规程;临时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临时消防车道及临时疏散设施是否畅通。

  2、答案: C

  解析:对建筑物防火间距测量的具体方法:(1)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算,当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或难燃构件时,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建筑物与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为建筑外墙至储罐外壁或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2)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为相邻两储罐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储罐与堆场的防火间距为储罐外壁至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3)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为两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4)变压器之间的防火间距为相邻变压器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变压器与建筑物、储罐或堆场的防火间距,为变压器外壁至建筑外墙、储罐外壁或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5)建筑物、储罐或堆场与道路、铁路的防火间距,为建筑外墙、储罐外壁或相邻堆垛外缘距道路最近一侧路边或铁路中心线的最小水平距离。

  3、答案: D

  解析:泡沫灭火系统组件的现场检查主要包括组件的外观质量检查、性能检查、强度和严密性检查等。其中,外观质量检查又包括机械损伤检查、表面涂层检查等。

  4、答案: B

  5、答案: D

  解析: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应包括单位的基本情况、应急组织机构、火情预想、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初起火灾处置程序和措施、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安全防护救护和通信联络的程序和措施、绘制灭火和应急疏散计划图、注意事项等。员工的消防培训计划不属于应急预案编制的编制内容。

  6、答案: B

  解析:对于储压型干粉灭火系统,当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时,喷头的最大安装高度不应大于7 m;当采用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时,喷头的最大安装高度不应大于6 m;对于储气瓶型干粉灭火系统,当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时,喷头的最大安装高度不应大于8 m;当采用局部应用系统时,喷头的最大安装高度不应大于7 m。

  7、答案: D

  解析:干粉灭火系统干粉输送管道安装时,管道末端采用防晃支架固定,支架与末端喷嘴间的距离不大于500 mm。

  8、答案: A

  解析: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有以下几方面:(1)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2)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 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3)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 m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 m2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4)建筑高度大于32 m且设置电梯,任一层工作平台上的人数不超过2人的高层塔架以及局部建筑高度大于32 m,且局部高出部分的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50 m2的丁、戊类厂房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9、答案: B

  解析: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 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建筑高度大于27 m,但不大于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建筑高度不大于27 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2级。(2)除住宅建筑和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外,其他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0 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建筑高度大于24m,但不大于50 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建筑高度不大于24 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2级。

  除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外,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建筑高度大于24 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建筑高度不大于24 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10、答案: A

  解析:考虑到目前国内主战举高消防车——50 m高云梯车的操作要求,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 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以不大于50 m为宜。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病房楼的避难间位置应靠近楼梯间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得超过2个。避难间可以利用平时使用的房间,如利用每层的监护室,也可以利用电梯前室,但合用前室不适合用作避难间,以防病床影响人员通过楼梯疏散。避难间的净面积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0 m2确定。当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须保证其避难安全和可供避难的净面积不变。

  11、答案: D

  12、答案: D

  解析: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13、答案: B

  解析:下列情况不应采用性能化设计评估方法:(1)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有强制性条文规定的。(2)国家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已有明确规定,且无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3)居住建筑。(4)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幼儿园、托儿所、老年人建筑、歌舞娱乐游艺场所。(5)室内净高小于8.0 m的丙、丁、戊类厂房和丙、丁、戊类仓库。(6)甲、乙类厂房、甲、乙类仓库,可燃液体、气体储存设施及其他易燃易爆工程或场所。

  14、答案: A

  解析: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 m。可燃材料库房与固定动火作业场所的最小允许防火间距为7m;可燃材料库房与临时变配电房的最小允许防火间距为5 m;临时厨房操作间与固定动火作业场所的最小允许防火间距为7 m。

  15、答案: C

  解析:穿越防火墙的管道:防火墙内不得设置排气道,以及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对穿过防火墙的其他管道,应检查是否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穿过防火墙处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当管道为难燃及可燃材料时,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

  16、答案: D

  解析:细水喷雾系统进行主要组件安装时要求喷头与管道的连接宜采用端面密封或0型圈密封,不应采用聚四氟乙烯、麻丝、黏结剂等作为密封材料。

  17、答案: A

  解析: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营业厅、展览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增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不应大于2000 m2,故选项A正确。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3层及以上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 m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可采用封闭楼梯间,故选项B错误。地下商场营业厅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故选项C错误。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的承重墙耐火极限为3.0 h,故选项D错误。

  18、答案: D

  解析:干式报警阀组安装时要求充气连接管路的接口安装在报警阀气室充注水位以上部位,充气连接管道的直径不得小于15 mm;止回阀、截止阀安装在充气连接管路上。

  19、答案: B

  解析:对喷头外观标志检查有以下要求:(1)喷头溅水盘或者本体上至少具有型号、规格、生产厂商名称(代号)或者商标、生产时间、响应时间指数等永久性标识。(2)边墙型喷头上有水流方向标识,隐蔽式喷头的盖板上有“不可涂覆”等文字标识。(3)喷头型号、规格的标记由类型特征代号(型号)、性能代号、公称口径和公称动作温度等部分组成,型号、规格所示的性能参数符合设计文件的选型要求。

  20、答案: D

  解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装完毕的水力警铃启动时,警铃声强度不小于70 dB。

  多选题

  1、答案: A,B,E

  解析:下列部位应设置固定支架或防晃支架:(1)配水管宜在中点设一个防晃支架,当管径小于DN50 mm时可不设。(2)配水干管及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长度超过15 m,每15 m长度内应至少设1个防晃支架,当管径不大于DN40 mm可不设。(3)管径大于DN50 mm的管道拐弯、三通及四通位置处应设1个防晃支架。(4)防晃支架的强度,应满足管道、配件及管内水的重量再加50%的水平方向推力时不损坏或不产生永久变形。当管道穿梁安装时,管道再用紧固件固定于混凝土结构上,可作为1个防晃支架处理。

  2、答案: A,C,D,E

  解析:汽车加油、加气站远离人员集中的场所、重要的公共建筑。一级加油站、一级加气站、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和CNG加气母站应设置在城市建成区和中心区域以外的区域。输油、输送可燃气体干管上不得有违法修建的建筑物、构筑物或堆放物质。

  3、答案: C,D,E

  解析:火灾发生时,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按照下列应急程序处置火灾:(1)接到火灾警报后,值班人员立即以最快方式确认火灾。(2)火灾确认后,值班人员立即确认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同时拨打“119”报警电话准确报警;报警时需要说明着火单位地点、起火部位、着火物种类、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和联系电话等。(3)值班人员立即启动单位应急疏散和初起火灾扑救灭火预案,同时报告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

  4、答案: A,B

  解析:消防电梯前室应符合以下要求:(1)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并应在首层直通室外或经过长度不大于30 m的通道通向室外。(2)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 m2,住宅建筑不应小于4.5 m2;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 m2,住宅建筑不应小于6m2。(3)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不应设置卷帘。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从首层至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宜大于60s。

  5、答案: A,C,D,E

  解析:系统检测时,施工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1)竣工检测申请报告、设计变更通知书、竣工图。(2)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3)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检查记录。(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内各设备的检验报告、合格证及相关材料。

  6、答案: A,B,C

  解析:水泵接合器接口的位置应方便操作,安装在便于消防车接近的人行道或非机动车行驶地段,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宜为15~40 m;墙壁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其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0.7 m;与墙面上的门、窗、孔洞的净距离不应小于2.0 m,且不应安装在玻璃幕墙下方。地下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使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大于0.4 m,且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井内应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并应做好防水和排水措施,防止地下水渗入。寒冷地区井内应做防冻保护。

  7、答案: A,D,E

  解析:“三项报告”备案制度是巩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全面落实重点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采取的一项有力举措,是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定期向当地消防机构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记录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情况。“三项报告”备案内容包括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备案、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备案和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报告备案。

  8、答案: A,B,D,E

  解析:《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确定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有:客房数在50间以上的(旅馆、饭店);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老人住宿床位在50张以上的养老院;建筑面积在2000 m2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展览馆;候车厅、候船厅的建筑面积在500m2以上的客运车站和客运码头。

  9、答案: A,B,C,E

  解析:建筑的外立面开口之间的防火措施:建筑外墙上在上、下层开口之间,如果采用实体墙分隔,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墙体的高度不应小于0.80 m,否则墙体的高度不应小于1.20 m;如果采用防火挑檐分隔,挑檐的宽度不应小于1.0 m、长度不应小于开口宽度;如果上、下层开口之间因实体墙设置有困难,采用防火玻璃墙分隔,对于高层建筑,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00h,对于多层建筑,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50 h。对于住宅建筑,还需要检查外墙上相邻户开口之间的墙体宽度,如果小于1.0 m时,开口之间要设置凸出外墙不小于0.6 m的隔板。

  10、答案: A,C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民用木结构建筑之间及其与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 m,题中防火间距不足。两座木结构建筑之间或木结构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外墙均无任何门、窗、洞口时,防火间距可为4 m,故选项A正确。外墙上的门、窗、洞口不正对且开口面积之和不大于外墙面积的10%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按此措施,防火间距需要7.5 m,当前的距离仍不能完全符合要求,故选项B错误。当相邻建筑外墙有一面为防火墙,或建筑物之间设置防火墙且墙体截断不燃性屋面或高出难燃性、可燃性屋面不低于0.5 m时,防火间距不限。240 mm砖墙属于不燃性材料,耐火极限可达5.5 h,可以作为防火墙来用,故选项c正确。而水幕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都不属于缩小防火间距的措施,因此选项D、E错误。

模拟考场

章节练习

历年真题

每日一练

免费模拟试题在线测试

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每年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责编:sunshine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报名指南

在线题库

编辑推荐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