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当前位置:考试网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 银行资格初级 >> 法律法规 >> 模拟试题 >> 文章内容

2019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证法律法规模考试卷(四)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2019年9月14日]  【

  61、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不应集中于同一行业、同一区域,这种风险管理策略是(  )。

  A、风险补偿

  B、风险转移

  C、风险对冲

  D、风险分散

  答案:D

  解析:风险分散是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方法,也就是“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商业银行的业务不应过多集中于同一客户、同一行业或同一区域,通常银行可采取限额管理的方法,避免风险敞口的过于集中。故本题选D。

  62、银行风险是指(  )。

  A、已经确定的将来损失

  B、可以避免的将来损失

  C、银行资产和收益损失的可能性

  D、银行已经发生的损失

  答案:C

  解析:银行风险可简单定义为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资产和收益损失的可能性。故本题选C。

  63、(  )负责对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章程的行为和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

  A、监事会

  B、合规部门

  C、内审部门

  D、董事

  答案:A

  解析:监事会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资产负债比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情况以及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章程的行为和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故本题选A。

  64、下列关于商业银行根据业务需要设立分支机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查批准

  B、可以自行设立

  C、必须经财政部审查批准

  D、必须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

  答案:D

  解析:商业银行根据业务需要可以在人民共和国境内外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必须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在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分支机构,不按行政区划设立。故本题选D。

  65、以下关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说法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不由总行承担,但具有单独的经营许可证

  B、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总行承担,但具有单独的经营许可证

  C、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不由总行承担,也没有单独的经营许可证

  D、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总行承担,也没有单独的经营许可证

  答案:B

  解析:商业银行根据业务需要可以在人民共和国境内外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必须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在总行授权范围内依法开展业务,其民事责任由总行承担。经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经营许可证,并凭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故本题选B。

  66、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存款自愿,取款审查,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

  B、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存入指定银行

  C、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

  D、存款自愿,取款审查,存款有息,存入指定银行

  答案:C

  解析:《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故本题选C。

  67、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  )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A、身份

  B、家庭环境

  C、年龄、智力、精神状况

  D、地位

  答案:C

  解析:限制行为能力,是指行为人只能独立实施与其年龄、智力或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行为的资格。《民法通则》第12条第1款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民法通则》第13条第2款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故本题选C。

  68、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

  A、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B、行为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C、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D、意思表示真实

  答案:B

  解析: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扣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三个条件: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故本题选B。

  69、一物一权原则的含义是(  )。

  A、一个物上不能同时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性质上相互排斥或内容上不相容的物权

  B、物权受法律保护

  C、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登记

  D、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答案:A

  解析: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一物一权原则是指:①一个物之上只能设立一个所有权而不能同时设立两个以上的所有权;②在一个物上不能同时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性质上相互排斥或内容上不相容的物权。故本题选A。

  70、关于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联系和区别,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被依法撤销后,其效力与无效的民事行为一样,自行为开始时无效

  B、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都从行为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C、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都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D、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被依法撤销后,其法律后果与无效民事行为相同

  答案:B

  解析: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因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务件,不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后果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又称为“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以由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的民事行为。B项,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被撤销后其效力自行为开始时无效,若撤销权未在规定的时限内行使,撤销权消灭,相应的民事行为有效。故本题选B。

  71、下列具有法人资格的是(  )。

  A、某银行董事会

  B、个体工商户

  C、某公司财务部

  D、一个公司

  答案:D

  解析: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以法人活动的性质为标准,法人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A、C两项属于企业内部的某个机构或部门,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B项,自然人不具备法人资格。故本题选D。.

  72、进行夫妻财产约定,应当(  )。

  A、采用口头形式

  B、进行公证

  C、采用书面形式

  D、有第三人见证

  答案:C

  解析:《婚姻法》第19条对约定夫妻财产制进行了规定。根据该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故本题选C。

  73、下列关于定金和订金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定金是一种担保方式,而订金不具有担保功能

  B、定金具有预付款性质

  C、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D、订金的数额可由当事人之间自由约定

  答案:B

  解析:定金和订金的区别如下:①性质不同。定金是一种担保方式,而订金一般认为具有预付款性质,不具有担保功能。②效力不同。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而收受订金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时,退还订金即可,无须双倍返还。③数额限制不同。《担保法》规定定金数额不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而订金的数额依当事人之间自由约定,法律未作限制。故本题选B。

  74、信托法律关系中的受益人由(  )指定。

  A、受托人

  B、信托公司

  C、委托人

  D、信托财产管理人

  答案:C

  解析:委托人是信托关系的创设者,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委托人提供信托财产,确定谁是受益人以及受益人享有的受益权。故本题选C。

  75、(  )作为股份公司的权力机构,决定公司战略性的重大问题,选举和更换董事,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公司组织变更、解散、清算,修改公司章程等。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公司经理

  D、监事会

  答案:A

  解析:股东大会(或股东会)作为公司的权力机构,决定公司战略性的重大问题,选举和更换董事,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公司组织更、解散、清算,修改公司章程等。股东大会还有监督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责。故本题选A。

  76、《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所指的票据不包括(  )。

  A、发票

  B、汇票

  C、支票

  D、本票

  答案:A

  解析:票据,是指出票人依法签发,由自己无条件支付或委托他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按照《票据法》的规定,票据包括汇票、本票、支票。故本题选A。

  77、下列金融犯罪中,犯罪主体属于一般主体的是(  )。

  A、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

  B、违法发放贷款罪

  C、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D、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

  答案:C

  解析:C项,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A、B、D三项,犯罪主体均是特殊主体,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故本题选C。

  78、集资诈骗罪区别于非法集资的重要特征是(  )。

  A、使用高端工具

  B、犯罪主体资格

  C、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

  D、集资总量大

  答案:C

  解析:集资诈骗罪主观方面是故意,且要求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是本罪区别于非法集资等行为(主要指《刑法》第176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179条规定的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等)的重要特征之一。故本题选C。

  79、某银行会计花2000元钱购入5万元的假币,然后利用职务之便,用假币换取等额真币,其行为涉嫌构成(  )。

  A、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B、伪造货币罪

  C、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D、持有、使用假币罪

  答案:C

  解析: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故本题选C。

  80、下列银行业犯罪中,其主观方面不是故意的是(  )。

  A、受贿罪

  B、票据诈骗罪

  C、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D、持有、使用假币

  答案:C

  解析: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行为人的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方面要件,有些犯罪的构成还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C项,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故本题选C。

1 2 3 4 5 6 7 8
责编:jianghongying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