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安全工程师 >> 生产技术 >> 考试辅导 >> 2016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讲义第六章第三节

2016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讲义第六章第三节

来源:考试网  [2016年6月29日]  【

第三节 铁路运输安全技术


  一、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包括车务安全、机务安全、车辆安全、电务安全、工务安全和牵引供电安全知识6部分。
  (一)车务安全知识
  1.行车工作的基本原则
  行车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局与局间由铁道部,一个调度区段内由本区段列车调度员统一指挥
  2.行车基本闭塞法
  行车基本闭塞法采用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两种。电话闭塞法,是当基本闭塞设备不能使用时,根据列车调度员的命令所采用的代用闭塞法。
  3.列车的分类和等级
  4.编组列车的一般要求
  列车应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十版)规定及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规定的编挂条件、车组、重量或长度编组。列车重量应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内线路状况及其设备条件确定;列车长度应根据运行区段内各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度,并须预留30 m的附加制动距离确定。
  5.调车作业的有关规定
  6.车站接发列车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车站应坚持安全、迅速、准确、不间断地接发列车,严格按运行图行车的基本原则。接发列车时,车站值班员应亲自办理闭塞、布置进路、开闭信号、交接凭证、接送列车、指示接车或发车。接发列车应在正线或到发线上办理,并应遵守以下原则:客运列车、挂有超限货物车辆的列车,应接入固定线路;特快旅客列车应在正线通过,其他通过列车原则上应在正线通过;原规定为通过的客运列车由正线变更为到发线,接车及特快旅客列车变更进路时必须经列车调度员准许,并预告司机。
  7.各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制定的原则
  各铁路局应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十版)规定的原则,结合各铁路局行车设备的实际情况和运营实践经验来制定《行车组织规则》。
  (二)机务安全知识
  1.机动车装设行车安全等设备的规定
  2.《机动车乘务员一次乘务作业程序标准》的制定原则
  3.《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机车运行资料分析
  4.机车“三项设备”运用管理的规定
  运行机车上必须安装1)机车信号、2)列车无线调度电话、3)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简称“三项设备”)。为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各铁路局应根据实际编制《行车安全装备使用、维修管理实施细则》,并建立铁路局和基层单位各级干部的定期检查、抽查制度。
  5.机车乘务员待乘休息管理的基本要求
  担当夜间乘务工作并一次连续工作时间超过6 h的乘务员,必须实行班前待乘休息制度。乘务员待乘卧床休息时间不得少于4 h,待乘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持IC卡到达待乘室签到,按指定房间休息;段、车间值班干部每天必须检查乘务员待乘休息情况,铁路局应对管内各待乘室的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三)工务安全知识
  1.铁路线路类别
  2.线路标准轨距和曲线线路加宽、超高限度
  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 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直线轨距标准规定为1435 mm。曲线线路轨距加宽限度:300 m≤半径<350 m,加宽5 mm;半径<300 m,加宽15 mm。曲线地段外轨最大超高,客货共线的双线地段不得超过150 mm,单线地段不得超过125mm。
  3.机车车辆上部限界最高、最宽的限度
  机车车辆无论空、重状态,均不得超出机车车辆限界,其上部高度至钢轨顶面的距离不得超过4 800 mm;其两侧最大宽度不得超过3 400 mm
  4.铁路线间距的基本规定
  铁路线间距为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标准距离,线间最小距离的基本规定为:线路允许速度不超过140 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4 000 mm,站内正线、到发线和与其相邻线间为5 000 mm;线路允许速度140 km/h以上至160 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4 200 mm,站内正线与相邻到发线间为5 000 mm,牵出线与其相邻线为6 500 mm。
  (四)电务安全知识
  1.信号机的基本类型
  2.联锁设备的基本类型
  3.信号机的显示距离规定
  各种信号机及表示器在正常情况下的显示距离:
  进站、通过、遮断信号机,不得少于1 000 m;
  高柱出站、高柱进路信号机,不得少于800 m;
  预告、驼峰、驼峰辅助信号机,不得少于400 m;调车、矮型出站、矮型进路、复示信号机,不得少于200 m。
  4.集中联锁设备应保证的基本条件
  5.道口自动信号的技术要求
  (五)车辆安全知识
  1.车辆的基本类型
  2.旅客列车安装轴温报警器的基本规定
  编入直达特快旅客列车、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旅客快车的客车应装有轴温报警装置
  3.车辆轮对基本限度
  4.列车自动制动机试验的基本规定
  5.列车中关门车的限制规定
  编入货物列车的关门车数不得超过现车总辆数的6%,超过时要计算每百吨列车质量换算闸瓦压力,不得低于280 kN。列车中关门车不得挂于机车后部3辆之内,在列车中连续连挂不得超过2辆,旅客列车不准编挂关门车。
  什么是关门车?
  运行中的列车在停站,下坡限制速度、遇事故紧急停车事均要通过制动来完成。
  制动停车是由车下的自动制动机(空气制动机)利用压缩空气产生动力来实现的。
  运行中的某节车辆有时会突然出现自动制动机发生故障情况,此时不必把车甩下,只需简单处理就可继续运行。
  处理方法是:通过关闭截断塞门,遮断分配阀或三通阀与支管的空气通路,使车辆只能通风而不起制动作用,这种状态的车辆叫做制动关门车,简称关门车。
  机后三辆之内编挂关门车,虽然能通风,但进行紧急制动时,由于风管路长,不能产生或延迟紧急制动作用,从而延长了制动距离,容易发生危险;当列车制动时,在列车尚未全部停轮前,各车辆间产生瞬间冲动、冲挤现象。
  关门车本身不制动,冲挤就比较激烈,如关门车连续连挂过多,就很可能因制动冲挤而造成脱轨、断钩、脱钩等现象。所以,关门车限制在连续连挂两辆。
  6.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设置的基本原则
  在干线上,应设红外线轴温探测网,轴温探测站的间距一般按30 km设置。
  (六)牵引供电安全知识
  1.接触网工作电压的限度值
  接触网工作电压为27.5 kV,短时最高工作电压为29 kV;最低工作电压为20 kV,非正常情况下,不得低于19 kV。
  2.接触网导线最大弛度限度
  接触网接触线最大弛度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 500 mm;在区间和中间站,不少于5 700 mm;编组站和区段站,不少于6 200 mm;客运专线为5 300~5 500 mm。
  3.接触网带电部分与固定接地物、机车车辆及货物的距离限度
  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少于300 mm;
  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少于350 mm;
  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少于500 mm。
  4.电气化铁路道口限界架的高度规定
  在电气化铁路上,道口通路两面应设限界架,其通过高度不得超过4.5m。道口两侧不应设置接触网锚柱。
  5.人员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规定
  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少于2000 mm。

1 23
责编:ZCF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