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质量工程师 > 质量工程师初级 > 初级知识 > 文章内容

质量认证体系:ISO9000与质量成本管理(2)

考试网(www.examw.com)  2010年4月17日  
0
 2.质量成本管理原则

  质量成本的管理应遵循下列三项原则

  (1)应以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为目的

  企业的质量成本应与其产品结构、生产能力、设备条件及人员素质等相适应,也就是说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并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目标并有效地控制它。

  (2)应以真实可靠的质量记录、数据为依据

  实施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记录、数据务必真实、可靠。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核算准确、分析透彻、考核真实、控制有效。否则,势必流于形式,无法获取效益。 来源:考试通

  (3)把质量成本管理的职责明文列入各相关职能部门

  质量成本管理是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因此涉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如:财务、检验、生产、售后服务、货仓等部门。只有把质量成本的统计及分析纳入其质量职能中去,才能坚持不懈的开展这项工作。否则,仅靠质量部门是开展不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

  3.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一般程序

  3.1认真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宣传教育

  质量成本管理是一个新课题,推行时涉及很多部门和人员。因此,必须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让各参与的人员理解和支持质量成本管理工作。

  3.2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包括:

  (1)组织结构与职责

  (2)质量成本归集的内容

  (3)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所需的记录表格及统计表、报告等。

  3.3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培训

  包括部门职责培训、记录表格墙报要求、编写分析报告等方面。

  3.4编制质量成本计划

  质量成本计划是指达到适宜的质量成本而筹划的各种措施,每个推行质量成本管理的部门必须编制质量成本计划并付诸实施,并逐渐使质量成本进入受控状态。

  质量成本计划应规定质量成本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要求目标定量(可测量),措施可操作,一般质量成本计划每年编制一次,下一年的计划应充分考虑过去一年的计划实施结果。

  3.5质量成本的统计、计算与分析

  规定质量成本核算期后(一般每月核算一次),核算部门就收集各部门有关质量成本的数据和记录,进行统计、计算并汇总墙报,根据质量成本汇总表,企业责任部门(财务部或品质部或其它指定部门)应进行质量成本的趋势分析,并编写质量成本报告。

  3.6质量成本考核

  一般应每月考核一次。对各部门质量成本的控制状况与经济责任制挂钩。

  3.7提出质量改进计划

  企业领导及相关部门根据质量成本报告,结合企业具体情况,确定以质量改进目标为核心的质量改进计划及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并落实实施改进的部门和进度(时间),凡质量改进与企业质量体系运作文件有关连的,应完善体系文件。

  注1:由于各企业的基础情况不同,质量成本管理不一定一步到位,可以分阶段推行。如可以先统计质量损失,等运作稳定后再统计质量成本,稳定后再进行设置质量成本目标等。

  注2:质量成本管理可以用统计核算方法,今后若有

来源:考试网-质量工程师考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