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质量工程师 > 质量工程师初级 > 初级知识 > 文章内容

质量工程师考试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9

考试网(www.examw.com)  2011年6月3日  
0
(二)质量管理培训的实施

  培训过程由识别培训需要、提供培训和评价培训有效性三个阶段组成。 培训需求的识别

  识别培训需求可从三个方面人手。首先,可根据任职条件、科技发展、标准变更、远景规划与业务扩展的需要,识别现有人员的能力以及相关的培训需要;第二,通过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在拟定纠正、预防措施加以改进时,也会提供培训需要的信息;再次,领导者对下属人员的能力及其发展需要定期的评审,也能识别培训需要。经过识别培训需要后,形成领导的决心,对组织的培训工作制订长期规划。有关部门应根据规划负责编制“岗位质量培训细则”,具体包括:新员工的质量意识培训,各岗位员工提高技能培训,特殊工种培训,专业人员、管理人员质量管理知识培训以及其他培训。 提供培训

  组织有关部门应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规划,根据规划编制质量管理培训计划,分阶段、分部门、分层次地实施培训。具体实施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制订培训程序,明确相关部门职责,规定培训工作流程。

  (2)质量管理培训要自上而下实施,有效地分层推进。

  (3)培训一般以内部培训为主,根据需要也可聘人员任教,也可委外培训。

  (4)选派具有适任资格的人员任教;选、编适合于本单位的教材;配置合适的器材,以保证培训的有效性。

  (5)完善考勤,加强考核,严格要求,讲求实效。

  (6)培训方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除课堂教学外,还可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术讲座、现场参观等形式。

  (7)组织必须识别须经资格鉴定的特殊工种岗位,对岗位人员规定培训要求和鉴定过程。

  (8)做好登记、记录工作,建立个人的业务档案,作为选派工作和识别培训需要的依据。

  (9)评价培训有效性。

  培训的有效性应体现在经培训后的人员能力的提高上,故培训有效性的评价可通过对人员能力变化的度量来测评。具体的评价方式有:受培训者的自我评价;培训者的训后评价;管理者对受培训者的跟踪评价。评价的结果应作好记录,记入个人的业务档案中。此档案应反馈个人教育、培训、技能、经历和经评价后的鉴定情况,鉴定记录要可追溯。

来源:考试网-质量工程师考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