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咨询工程师 >> 政策规划 >> 规划指导 >> 2020咨询工程师《政策规划》复习资料:构建空间发展新格局

2020咨询工程师《政策规划》复习资料:构建空间发展新格局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  [ 2019年11月5日 ]  【

  第三小节: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一)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强化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加快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

  1.推动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

  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推动形成以“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以“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以及可持续的海洋空间开发格局。

  2.健全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体系

  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要求,健全差别化的财政、产业、投资、人口流动、土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政策,实行分类考核的绩效评价办法。

  3.建立空间治理体系

  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二)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

  1.全面推动能源节约

  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和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推进能源综合梯级利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

  2.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

  3.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有效管控新城新区和开发区无序扩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0%。

  4.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和管理

  强化矿产资源规划管控,严格分区管理、总量控制和开采准入制度,加强复合矿区开发的统筹协调。

  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6.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7.建立健全资源高效利用机制

  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目标责任,完善市场调节、标准控制和考核监管。

  (三)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创新环境治理理念和方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排污者主体责任,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1.深入实施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制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计划,严格落实约束性指标,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25%;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和综合防治。实施土壤污染分类分级防治,优先保护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切实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

  2.大力推进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减排

  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控制,全国排放总量下降10%以上。

  3.严密防控环境风险

  4.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5.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

  切实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责任,开展环保督察巡视,建立环境质量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机制。

  (四)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1.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保护培育森林生态系统。加强“三化”草原治理,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达到56%。

  2.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

  坚持源头保护、系统恢复、综合施策,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3.扩大生态产品供给

  4.维护生物多样性

  (五)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主动控制碳排放,落实减排承诺,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1.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有效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推进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

  2.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力布局等经济社会活动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适时制定和调整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实施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计划。

  3.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承担与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落实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国家自主贡献。

  (六)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生态风险防控体系,提升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对能力,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1.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落实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2.加强生态环境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

  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的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网络,完善突发生态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和公开机制。

  (七)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培育服务主体,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支持技术装备和服务模式创新,完善政策机制,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

  1.扩大环保产品和服务供给

  2.发展环保技术装备

  2020咨询工程师培训招生:含四科精讲班+冲刺班+习题班;包含全真摸底评测(评测后老师点评),助力备考。

查看详情 进入购买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525-585 快速联系通道 

12
纠错评论责编:sunshine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