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自考真题 >> 文学类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全国2008年1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试题_第7页

来源:考试网 [ 2011年11月17日 ] 【大 中 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6.就题材而言,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是一首什么词?分析它的思想感情及其主要艺术特点。

37.举出《错斩崔宁》中一个情节片断,说明巧合手法的运用。

38.《西厢记》中莺莺唱道:“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弟”,“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表现了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39.简述宗臣《报刘一丈书》中所描述的三类反面人物的形象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0.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和张炎《解连环》(楚江空晚)都是咏雁之作,试联系作者所处时代和个人遭遇,分析它们思想内容上的不同,进而分析它们在艺术表现上的差异。

41.赵孟  《岳鄂王墓》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2.刘鹗《明湖边美人绝唱》如何为白妞的演唱作铺垫的?这种铺垫起什么作用?

五、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43.阅读下列片段,回答问题:

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豹蛇虺均为民害邪?(邓牧《吏道》)

(1)“今之为民”,“为民”指什么人?文中指出他们与盗贼有何异同?

(2)文中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天之生斯民也

窃人货殖

随起随仆

崇淫长奸

 

首页 1 2 3 4 5 6 7 尾页
责编:snrvge